例谈如何培养与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14 08:31:47

例谈如何培养与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习和阅读大量教育著作的过程中,我对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以下看法。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张扬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meguess.”或“Follow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强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提高。其次增强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境,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境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境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境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Doyoulikebaozi?”这一内容时,笔者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操练,很好地激发兴趣。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做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母语习得及外语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的能力。

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课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the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不妨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快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四、开展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2001.1重印).

[3]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朱永新.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申宜真.小学心理百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