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运的赵襄子,不走运的宋襄公

时间:2022-10-14 05:51:04

春秋时,中牟城的守将趁赵简子病故之机,叛变投降了齐国。继承王位的赵襄子在办完了父亲的丧事后,立刻发兵攻打中牟城。但包围还没有合拢,中牟城的城墙突然自行倒塌十来丈,这可真是天赐良机,赵襄子的部队欢呼雀跃,准备立刻发起进攻,没想到赵襄子却下令鸣金收兵。

将士们十分不解,问赵襄子说:“大王亲率兵马征讨中牟守将的罪行,城墙自行倒塌,这说明老天爷帮助我们去讨伐这些天理难容的罪人,为什么我们要撤退呢?”

赵襄子解释道:“我听叔向说过:‘君子不该在自己有利的形势下去欺凌别人,君子也不该在别人处险境时去逼迫他。’所以让他们将城墙修好后我们方开战进攻吧!”

中牟城内的守将听到赵襄子的这番话,没等大动干戈,便举起白旗投降了。

这是一则让人心生感动的故事,交战的一方讲究信义,不乘人之危;而另一方也懂,于是共同演绎出了一幕喜剧。只是这样的喜剧,并不是总在上演。

也是春秋时,公元前638年冬,宋襄公率军与楚军在泓水对阵,楚军仗着人多势众,强渡泓水以发起进攻。宋国的司马目夷见状,建议宋襄公说:“我们趁着楚军渡河,迎头痛击,肯定大获全胜,快下命令吧!”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说话间,楚军已经渡河上岸。目夷着急地说:“咱们应该趁着敌人立足未稳,赶快打过去,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还没排好,怎么可以打呢?”楚军可没功夫讲什么仁义,一通鼓响,便势不可挡地冲了过来,宋军被打得大败,宋襄公也中箭而亡。

重义守信,是春秋时的一种文化,哪怕兵戎相见的战争,也都有一定的规则,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比如那时以车战为主,双方约好时间,选择好一处平坦开阔的地点后,要列好队伍,鸣起战鼓,正式开打,这就是古籍里所描述的“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这种战争有点像现在的体育竞技,有一种贵族般的绅士风度。问题在于,当信义的规则不被遵守,就像贵族遇到了流氓,讲信义的宋襄公便没有了赵襄子的幸运,他也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笑话。

原来,信义如花,不能光看着好看,也得讲究实力,得清楚时间、地点、条件,因为世界上的规则都是强者制定的,一味地恪守教条,喜剧的花朵也会变成悲剧的泪水。

(摘自《羊城晚报》)

上一篇:浅谈对幼儿教育中的两点思考 下一篇:浅析如何指导幼儿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