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与发展

时间:2022-10-14 05:46:44

存活与发展

冬天来了,树叶飘落,河水流量减少,生物界里的一些动物昆虫已经进入了蛰伏期。在北京,人们已经换上了厚重的冬装,以抵御寒冷的北风。

季节交替是自然界的常态,人类社会经济周期的转变其实也是规律,总会出现波峰波谷变化。进入2008年后,多年发展良好的世界经济,被卷入了一场由美国次贷风波引起的金融危机,当这场金融风暴横扫全球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有一种寒冷的感觉:难道经济发展的冬天来了?

被金融危机波及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失业率正在上升,人们的消费明显减少,这一升一降的表现似乎仍在加剧,而整个危机似乎有进一步传导至其他经济体的可能,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不断紧急出台救助经济的计划。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对于正在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被危机的影响自然是情理之中。根据10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中国前3季度GDP增速为9.9%,5年来首次减至个位数。而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由于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外需疲软的影响,9月出口增幅比7月回落5 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本来跟次贷危机看似毫不相关的纺织业,却遭遇了世界经济链条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可避免受到间接的影响。从不久前结束的第104届广交会所传来的消息,虽然主办方大幅增加参展企业和展位,但一期164.5亿美元的成交量,还是比上届下降10 8%,其中来自欧美订单的严重缩水,从纺织品服装的情况看也不尽人意。

很多纺织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深深感受到经济寒冬所带来的切肤之痛,很多企业的外单减少了20%~30%。一些纺织服装类企业甚至包括大企业在内,出现了或倒闭或重组的局面,比如香港的佑威国际、浙江的江龙集团等,虽然有其内部的原因,但是经济总体环境这个外因我们绝不能忽视。例如金融政策上银根紧缩后,不少企业很快便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尴尬困境,如迫于资金压力而从其他途径高息融资,一旦市场环境不好,后果可想而知。

最近,上海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纱线展、产业用纺织品展等几大展会相继落幕,从现场观察情况看,虽然外部环境不好,但纺织业广阔前景依然存在。同时,很多纺织企业都有着很高的风险意识和警惕性,也在尽力做好过冬的准备。

近段时期来,国家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温总理也指出“谨防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8月1日和11月1日国家两次上调出口退税,纺织业无疑是其中最大受益者,即使上调的幅度还没达到业界人士的期待,但其姿态不言而喻。同时,一个多月内3次降息,也多少能给纺织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好处。财政部官员日前也表示,“下一步财政政策将着力扩大内需,保障民生。”这些都是一个信号。

在复杂的形势下,纺织业如何应对?在寒冷冬天里蛰伏的那些动物昆虫,并没有跟寒冷“碰硬”,而是先保护好自己,等到来年春天再迎来生命的活跃期。也许,纺织企业亦应如此。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在生产规模、扩张领地、资金运作等多个方面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安全,在确保安全之下再谈其他谋划。事物都是两面的,危险的背后也孕育着未来的机会,但在危险的时候,安全最重要。

上一篇:市场分析 第12期 下一篇:科技之光耀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