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14 05:25:11

淮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摘 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淮安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论述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入手,进一步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淮安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立足淮安农业发展实际,提出四种意在实现淮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淮安市 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意义 路径研究

现阶段,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必须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在我国现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唯一的途径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逐步建立起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的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

作为农业大市的淮安市,其更迫切需要尽快研究如何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高效配置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界定

结构是指组成一切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相联结的方式。世界上存在的所有客观事物都是由不同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结构转换,解释经济增长的本质因素也是结构转换。因此,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有效地调整改变经济结构,会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相反,经济结构转换过慢或转换方向无效,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

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当然也不例外。农业分为“大农业”和“小农业”,“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小农业”仅指种植业。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结构是指农业生产结构,即种植业内部结构和农、林、牧、副、渔五业之间的比例与关系。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农业改革实践的一个中心议题,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结构”的含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刘中一等认为,“农业结构指农业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种成分、各类组织及农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国风等认为,“狭义地说,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各种资源在农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形成部门间的动态比例关系”。三是等认为,“农业结构主要是指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或经济结构及其以价值形态所表现的经济结构。具体来说,农业结构主要是指农、林、牧、副、渔各业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同时也指农业各部门内部各类产品之间的构成状态”。

笔者认为,农业产业结构就是在现代大农业观念下,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各业所占的比例及其各部门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或构成状态,同时指农村三次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二、淮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淮安是一个农业大市,实现农业现代化事关整个经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调整与优化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淮安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在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立足淮安农业发展实际,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对促进淮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竞争与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面对这一新形势、新趋势,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要想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洞察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及时正确地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升级。唯有这样,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况且,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于农产品总体竞争力不强,我国农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农产品“卖难”现象将会日益严重,因此,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国必须尽快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淮安市也必须如此。

2.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解决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就是确立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促使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健康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农村二、三产业之间产值比重的变化情况密切相关。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迁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农村二产、三产业的发展不完全依赖当地第一产业的发展;另一种是农村二产、三产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当地第一产业的深化而发展起来的。譬如,围绕种植某种农产品而发展起来的该农产品的加工工业、物流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从淮安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看,由于受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因素的制约,淮安市采用第一种方式来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淮安市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走第二个发展路子。

3.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淮安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经济总量在全省一直处于下游水平,因此,农业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如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并以此推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尽快缩小与苏南之间的差距,为江苏“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已成为淮安市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必须对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新一轮的大调整,以实现农村经济的新一轮大发展,从而为淮安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淮安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的主要内容。

淮安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我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并提出到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壮大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规模。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推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中加快崛起,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1]。

三、淮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优化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淮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优化,是促进淮安地区农业大发展的关键,并且刻不容缓。淮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路径主要有:

1.依据资源禀赋,突出区域农业特色,合理发展大农业。

农业自然资源和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淮安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本着各县区的农业发展实际,依据现有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发展本地区的特色大农业,培育具有本地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3],宜种则种,以牧则牧,宜渔则渔。种植业如淮安大米产业,“淮安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并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市级地理证明商标。加快洪泽、新丰等四个粮食物流园和盐河、爱特福等三个粮食产业园,以及环白马湖优质中粳稻区、淮北优质中籼稻区、淮南优质中籼稻区三大优质稻米生产区建设,到2015年,全市优质水稻种植面积400万亩,总产量240万吨以上,水稻优质化率达90%以上,商品率达35%。畜牧业如生猪与家禽产业,苏淮猪优质品种,以淮阴、涟水、盱眙为重点,形成以南温氏、中正大、北双汇为格局的600万头,年加工200万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生猪产业规模;积极发展以淮阴、盱眙为中心的奶牛产业,洪泽、盱眙的草食畜禽产业,形成饲养奶牛3万头,出栏肉牛10万头的产业规模。加大扶持温氏、老侯食品等骨干龙头龙头企业力度,促进上规模上水平,不断增强带动能力;大力发展盱眙、淮阴、涟水的肉鸡产业,洪泽、金湖的水禽产业,楚州的蛋鸡产业,形成年出栏优质肉鸡5000万只,优质洪泽湖鹅2000万只,优质鸡蛋10万吨的特色家禽养殖基地。渔业如龙虾养殖,总面积达46万亩,河蟹无公害养殖基地20个万亩以上;特色鱼类养殖规模,在金湖、楚州建设千亩连片鳜鱼养殖基地,在楚州、洪泽建设千亩连片黄颡鱼养殖基地,在洪泽建设万亩连片斑点叉尾养殖基地,在盱眙、淮阴建设千亩连片鱼养殖基地,在金湖建设千亩以上连片龟鳖养殖基地等[1]。只有这样,才能依据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有当地特色的种植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并立足实际,合理调整这些部门的比例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依靠科技,依托龙头企业,增加农村工业比重。

充分发挥并利用好驻淮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注重农业人才引进,强化农产品加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与竞争力。大力支持现有龙头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扩张经营,尽快促成一批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如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户,总量达150户,其中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0户,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超过1.2:1[1]。同时,依托这些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乡镇工业,科学规划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如棉花庄食品加工、高沟食品酿造等特色工业园区,推动其整体上规模上水平。这样,促进农村工业发展,增加农村工业产值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3.凭借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淮安地区,有的田园风光好,有的自然景观优美,有的特色产业发展好,有的传统文化悠久,等等,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些地区优势,发展具有“农家乐”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如淮安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建设洪泽三河健康产业园、金湖荷花荡、盱眙铁山寺等20个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发展观光农业,就可以带动这些地区的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以此提升这些地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时,加强与外国或外省知名企业的合作,强化农产品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引入社会资本加入农业发展行列,带动当地旅游、餐饮、娱乐、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从而扩大第三产业在当地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有率。

4.发挥政府服务职能,营造顺畅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环境。

淮安市各级政府要高度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大力支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制定有效政策,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保障。各级政府要从当地发展农业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切实解决好当地发展农业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如解决好农民发展农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引导与发展问题、龙头企业的扶持、农民技术的培训、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农产品的研发与精加工、观光旅游农业的开发、农产品的包装与出口、与社会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等。在这些方面,各级政府都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为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并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从而早日实现淮安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变。

参考文献:

[1]淮安市科技局,淮安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2]王青.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以淮安市为例.生产力研究,2010,7.44-46,49.

[3]陈从亮.适时决策扎实推进――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结构调整方略及成效.中国农业教育,实践与思考,3-5.

上一篇:低年级听说训练的巧招妙计 下一篇:对教师进行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