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掌握论据

时间:2022-10-14 05:11:48

大家知道。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据是其中之一。通常打比方。总是说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是议论文的躯体。所以。就要素而言。可以看出论据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从躯体来看,可以品出论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对于论据,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准确掌握呢?

就论据要求而言,最重要的有三性:

一是从的性。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必须围绕论点,为证明论点服务;或者说必须紧扣论点,为支撑论点效力。换句话说。论据必须从属于论点。与论点保持高度统一:论据必须依附于论点。与论点保有本质联系。当然。从全文来看,分论点就是论点的沦据。就分论点而言,事实和事理就是分论点的论据。比如拙作《走出困境》,围绕“摆脱挫折,走出困境”的论点。拟制了四个分论点:1,要坚定信念,永不灰心。2,要保持乐观。毫不悲观。3,要坚持抗争。决不退缩。4,要学会忍耐。从不放弃。稍加揣摩。不难发现:分论点都是从属于论点“摆脱挫折”的,为论点“走出困境”服务的。还有。在论证“要学会忍耐。从不放弃”分论点时+选取了司马迁的事例:司马迁隐忍奇耻大辱,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天大的屈辱。显然,所选事例从属于论点“学会忍耐”,为支撑论点“从不放弃”效力。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论据的基石,是论据的生命。因为论据真实,论点才能成立;如果论据不真实,论点就无法成立。具体一点,作为事实论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掺假虚构,必须是经过核实的实例。因为只有经过核实。才能让人感到真实,增强说服力。如果胡编乱造,即便论点再正确,议论再深刻,也会大大降低说服力。比如说,讲东坡在北海放羊十九年。说霍金是美丽可爱的女孩:那不光会留下笑柄,而且还会降低了论证力。而作为理论论据。必须是被实践检验了的。被历史证明了的。简言之。必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道理。因为只有符合规律。才能让人相信,增强论证的信度。如果引用名言张冠李戴。使用警句错误百出。那么,即使论证再有力,语言再生动,也会极大降低可信度。譬如说,将爱迪生的名言与爱因斯坦的颠倒过来,将李煜的警句与李清照的混为一谈,那不仅会变为笑话,而且还会影响论证的信度。

三是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论据的代表性。因为要想证明某一观点,论据可能有许许多多。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用上,那就必须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如果论据具有代表性,那就能让人信服,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论据没有代表性,那就难以让人信服,只能是事倍功半。例如,吴晗在《谈骨气》中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的论点:用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的事例,论证“富贵不能淫”;用齐民虽然贫贱、却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贫贱不能移”;用闻一多宁可倒下、不愿屈服的事例,论证“威武不能屈”。很显然,文天祥是封建社会的高官权贵,齐民是奴隶社会的平民百姓,闻一多是现代社会的民主战士。他们代表了中国不同的时期,代表了中国不同的阶层,代表了不同环境的骨气。所以,无论是从历史角度,也无论是从个人地位,还是从所处环境,他们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自然,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从论据选择来说。最为关键的有三条:

其一是紧扣论点。选择论据。必须紧扣论点。也就是说。必须以论点为原则,以论点为标准:与论点吻合的就选择使用,反之就弃之不用。试想想,如果所选的论据与论点不尽吻合,或者毫不相关。那就不能证明论点。而不能证明论点,那论据即使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处。而没有什么用处,那论据自然就是个废例,必须坚决加以删除。比方说,《理想的阶梯》一文在论证“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论点时。紧紧扣住论点。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一是鲁迅珍惜分分秒秒。对时间惜如生命:二是巴尔扎克如痴如狂地拼搏,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三是爱迪生拼命挤时间,连续工作24小时,甚至36小时。联系论点,结合事例,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鲁迅的事例,也无论是巴尔扎克的事例,还是爱迪生的事例,都是扣住“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的论点选取的,都能推出“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的结论。

其二是切身感悟。选择论据,必须选择自己非常熟悉的,有真切感悟的;而且最好选择亲身经历的,有深切体会的。因为非常熟悉的,往往会有真切感悟,如果经过科学概括,能与观点相吻合,那就能使议论深入下去。同样。亲身经历的,常常会有深切体会,如果上升到理性,能用来证明观点,那就能使论证深刻起来。譬如说,拙作《慢》拟制了四个分论点:慢,有时是一种循序渐进;慢,有时是一种日积月累;慢,有时是一种细针密缝;慢,有时是一种精益求精。应该说,分论点都是以非常熟悉为基础,经过加工而成的;用它们做论据,必然能使议论深入一步。再者,在论证“慢,有时是一种循序渐进”分论点时,选取了上世纪开设几何的事例:在初中时,只学习平面几何;进入高中,先学习立体几何,再学习解析几何;到了大学,才学习微积分几何。稍稍一看,就会明白:此例属于亲身经历。只是略加升华而已。进而,使论证更上一层,更为深刻。

其三是避俗求新。选择论据时,要学会回避,力图出新。从论据来看。要避开那些最常见的,寻找那些最独特的;要躲避那些最陈旧的,寻求那些最新鲜的。就习惯而言,要回避大家都会想到的,追求别人都想不到的;要躲开大家都会使用的。追寻别人都不使用的。因为材料常见陈旧,必然没有新鲜感,让人兴味索然;论据重复雷同,肯定没有鲜活感,让人厌倦讨厌。但如果材料新鲜。就会耳目一新,令人兴趣盎然;如果论据鲜活,就会震撼人心。令人拍案叫绝。而要想避俗求新,就必须与时俱进。要联系社会实际,选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使文章注入时代活水:要联系现实生活,选取拥有生活气息的论据。让文章加入现代气息。同时。还必须另辟蹊径。选择只有你有而别人没有的,形成一种独家新闻。具体一点,一是选用你印象最深的。二是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三是选取你兴趣最浓的。四是挑选你感受最深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俗套,新人耳目。

由论据使用来说。特别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是典例法。一般说来,是指选用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方法。具体一点。为了证明论点,选用有代表性的例子,或者说选用不同方面的例子。因为例子具有代表性,就使议论有了科学性,显得缜密而深入;因为例子代表不同方面,就使论证有了立体感,显得厚重而深刻。譬如习作《预约精彩》,为了证明三个分论点:用自信做明灯,预约精彩。用勤奋做刀剑,预约精彩。用梦想作定金。预约精彩。先后选用了达尔文、刘邦、果戈理、颜真卿、项羽、曹操等六个事例。应该说,每个分论点举两个事例;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采用典例法,每个分论点最好只举一例。如果只选用达尔文、果戈理和曹操的例子,那论据就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因

为达尔文是英国的科学家,果戈理是俄国的文学家,曹操是中国的政治家。他们不光领域不同,成就不同,而且还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如此说来,还能没有典型性?他们代表了不同侧面,那自然就会使证明走向深入,进入深刻。

第二是切割法。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在议论文中,用例以少为贵。有一两个即可,最好是一例贯之。所谓一例贯之。就是整整一篇议论文,只用一个例子。而要想全文只用一例,那就必须采用切割法。也就是将你选中的那一个事例,切割成几个小块。或者说是分解成几个小点,分别用来证明几个小论点。而几个小块就是几个不同侧面。几个小点就是几个不同方面。像拙作《预约精彩》,就采用了切割法。全文只用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一个例子,将它切割成四个不同的小块,分别用来证明四个分论点:用第一小块超前的设计理念证明第一个分论点预约精彩要理念超前。用第二小块准确的设计定位证明第二个分论点预约精彩要定位准确,用第三小块使用ETFE膜材料有其科学依据证明第三个分论点预约精彩要依据科学,用第四小块设计后多侧面地展示效果证明第四个分论点预约精彩要效果预览。很明显,采用切割法,最大好处就是用例俭省,以一当十。

第三是组合法。在证明某一观点时,可以单用某一事实论据,也可以单用某一事理论据;但也可以采取组合法,既用事实论据,又用事理论据。而组合使用,既有事实又有事理,可以强化议论的效果。增强论证的力量。请看下列论证:谚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那需要多少时日?是如何的一种演变?滴水穿石,那需要多少时间?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一言以蔽之,是慢够的演变,是慢透的过程。再者,摩天大楼的建造也是如此。从设计到竣工,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一张一张地画图,那是何等的缓缓慢慢?一砖一砖地砌墙,那是何等的慢慢悠悠?一层一层地粉刷。那是何等的慢慢腾腾?但就在这慢慢的积累中,摩天大楼终会拔地而起,辉煌壮丽。稍稍体会,就会知道:前面先使用事理论据,后面再使用事实论据。两者组合一起,配合使用,有力地证明了“慢,有时是一种日积月累”观点。

最后,说说论据的表述。述例前,要围绕论点,有所取舍。述例时,要有所侧重,简明扼要。特别是述例后,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因为只有分析,论点与论据才会水融;否则,论点和论据就会油水分离。因此,论据的表述至关重要,很有讲究。

上一篇:趣说错觉描写 下一篇:九江,遥想公瑾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