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治

时间:2022-10-14 04:53:14

食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治

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300150)

关键词 食道型颈椎病 咽部症状 椎体移位 综合治疗 拉旋复位

颈椎病发病类型多样,证型复杂,各类型之间,颈椎病与其他颈椎病之间在症状上较难区分 。特别是食道型颈椎病较其它类型颈椎病临床少见,因此对其认识常有不足之处,有待加强 诊断及治疗上的总结。笔者自1988年~1998年诊治千余例颈椎病疾患中,属于食道型也仅有 60例。现分析归纳如下,以求同人斧正。

1 资料分析

以咽喉及食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伴颈椎病其它症状,如手麻、颈项背部不适等,均经过颈 椎X线侧位片证实病变存在。总计70例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1岁 ,其中40~60岁发病最多,为50例。X线片显示生理曲度变直31例,反张24例,合并颈椎4~ 6椎体后移41例;前曲加大4例,合并椎体前缘增生38例;无其它颈椎病伴随症状29例;单纯 咽喉部症状患者7例;经钡餐证实食道后壁病变存在11例。

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而分别采用手法复位、推拿、牵引、电脑中频中药渗透、电运动刺激、中 药口服、颈围固定等方法。给予连续治疗,每日1次,最多采用3种治疗方法,最少1种。治 疗时间最长为30天,最短为10天。

3 结果

症状完全消失,X线颈椎片病理变化改善明显,治疗后3个月无复发为痊愈,共34例;咽喉部 及食道症状基本消失,X线片无明显变化为好转,共19例;症状改善不明显或经治疗后3个月 内复发为无效,共计7例。

4 结论

食道型颈椎病是以咽喉干涩、咽喉部疼痛、明显异物、吞咽困难、音哑等咽喉、食道症状。 X线侧位片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张、前曲度加大、椎体移位、椎体前缘增生,以及食道后壁粘膜炎性渗出、不同程度的溃疡、憩室形成等病理改变为诊断依据的颈椎病。

其症状的轻重于曲度变化的大小、骨赘形成程度,椎体移位的形式及位置、患者的发病年 龄、病程长短有直接关系。

食道型颈椎病咽喉部疼痛、干涩的程度及部位不同于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疼痛、干涩等症状 多局限于咽颊部,症状时轻时重,并可受上呼吸道感染等其它疾病的影响加重。食道型颈 椎病疼痛、干涩感位置靠下,多数病人喉结上部疼痛,随颈项部的活动加强而有逐渐减轻的 可能。其咽喉部干涩疼痛较重,异物感不明显。而且异物感症状多在吞咽时发生,不同于梅 核气的异物感受情绪影响明显。使用治疗咽喉部和梅核气药物对食道型颈椎病多无作用 。或仅在某种程度上减轻,随后又恢复到原程度。而在使用颈椎病治疗方法时症状减轻明显 ,特别是在纠正椎体移位后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个别患者因椎体前缘增生严重,导致治疗中 症状减轻缓慢,相对治疗时间延长,但仍有一定疗效。

食道及咽喉症状形成除椎体前缘增生产生的直接刺激外,与生理曲度变化,特别是颈4~6椎 体移位对食道的牵拉、挤压而产生的软组织位移有直接关系。咽喉部位的感觉较食道部更为 明 显,因此在症状上也常占主导。病变部位的粘膜分泌物的减少,炎性渗出的增加或溃疡部位 的大小,憩室形成的程度,同症状轻重也成正比关系,憩室形成原因与反复的炎性刺激之间 的关系尚不明确。

笔者临床常用的拉旋复位法是纠正椎体移位,改善生理曲度和椎体小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同其他复位手法相比较有更安全可靠、不受年龄限制等特点。治疗中使用其他治疗手段时, 如牵引,必须根据生理曲度变化的程度、角度来决定牵引力度和作用力的角度。辨证施用 中药口服,对伴随症状的消除,病程较长或增生较重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对食道型颈 椎病多采用2~3种以上的综合治疗方法为最佳。

其他类型颈椎病X线片中也可以显示因椎体移位、增生或曲度变化而导致食道的炎性渗出、 溃疡、憩室形成等病变,但临床症状则以其他型颈椎病为主症,患者即使有轻度食道型颈椎 病症状,也常需详细询问才被确认。由此可见,食道型颈椎病也可以同其他型颈椎病相同, 出现混合型发病的特征。二者可有明显的主次关系,或随着对主型颈椎病的治疗而出现主次 关系的倒置。单纯食道型颈椎病临床发病率反而相对较少。对此应有明确认识,以减少误诊 率。食道型颈椎病和其他类型颈椎病相比治愈时间更长,而且症状更易反复和复发。治疗时 必须同时纠正患者的睡眠姿态,改变平时不良颈项部及胸背的姿态。适度加强颈项部的活动 ,对治疗结果都有直接的影响,并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预防症状反复和复发行之 有效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徐军.颈椎病防治90问.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

[2] 张长红,等.脊柱相关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 阎海.颈椎骨质增生诊治大成.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4] 丰贵康.脊柱相关疾病.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5] 倪文才.颈椎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6] 实用中医新技术集粹(首届全国中医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1993

上一篇: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分析及评... 下一篇:让不喜欢你的人喜欢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