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平板车

时间:2022-10-14 04:23:33

她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刚满月的时候,就被母亲遗弃在冬日的马路边。这个冬日的早晨,有位拉着平板车的拾荒老人路过这里,她当时脸冻得青紫,哭声已经很微弱,老人毫不犹豫地把她抱起来,他边用一只胳膊牢牢地抱着她边拉着平板车。旁边围观的人提醒说:“大爷,你把孩子放在车上多省劲啊!”爷爷说:“这不一样,我车上拉的是废品!而这个孩子是个宝贝,宝贝怎么可以与废品放在一起啊。”

收养她的时候,爷爷已经56岁了,于是,在她牙牙学语的时候,爷爷就叫她称呼他为“爷爷”。

爷爷与奶奶一辈子没有生育,收养孩子时候,很多乡亲都劝说:“你们这么大年龄了,以后能享到这孩子的福吗?就别给自己添麻烦了!”

爷爷说:“我收养孩子,可不是享什么福,我都快六十岁的人了,哪天说走就走了,我就是想尽量把这孩子养大,这是一条命啊!”

奶奶身体不好,平时就在家干点家务,这个家主要靠爷爷拾废品卖点钱来维持。从此,爷爷开始更加辛苦地拾破烂,为了多挣钱,常常跑到十里之外的地方。

爷爷多年来唯一的爱好就是每天晚上喝点散白酒,为了给她省钱多买点奶粉,爷爷晚上想喝白酒的时候,就咕咚咕咚地喝温白开水。就这样,爷爷以水代酒,硬是把多年戒不掉的酒瘾一下子就戒掉了。

冬天的时候,风刮得很大,她就说:“爷爷,外面挺冷的,您就别出去了!”爷爷总是慈爱地用手指在她鼻子上轻轻地刮一下:“小乖乖,知道心疼爷爷了!天冷了好啊,天冷了,拣废品的人少了,爷爷就可以多拣些废品了,就可以让我的宝贝孙女吃得饱些穿得暖些……”

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她艰难而快乐地成长着。

小学三年级快读完的时候,奶奶病逝了,为了安葬奶奶,爷爷把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借了乡邻一些钱,爷爷、奶奶的感情很好,奶奶的去世,对爷爷的打击非常大,可是,为了她能够正常地上学,爷爷振作起精神继续拉着板车出去捡破烂。

家里的厨房漏得很厉害,因为没有钱翻修,爷爷就用砖头在院子里垒起个简单的地灶,然后支起小锅做饭。

阴天下雨的时候,因为柴禾潮湿,灶火不旺,有时候,火苗奄奄一息。爷爷打把破伞趴在地上又是用嘴吹又是用扇子扇的,做一顿饭,有时候能折腾两个多小时。她就劝爷爷把地灶垒在堂屋里做饭。爷爷总是很固执地不同意:“不能在屋里,柴禾潮,烟雾大,不能熏着你。”爷爷在院子里做顿简单的饭,总是折腾得鼻子脸上都是灰,看着爷爷滑稽的“大花脸”,有时候,她禁不住地乐,可是,笑着笑着,她却流出了眼泪……

她初中毕业后,考进了全县最好的中学――县一中。

她读高中那年,爷爷已经七十二岁的高龄了。为了能让孙女的生活好一些,他不顾年老体弱,继续拣垃圾。每个周末,爷爷都会步行25里路去学校给她送钱,有时候,给她带几个煮鸡蛋,她每次捧着鸡蛋,总是心酸不已,这几个鸡蛋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连咸菜都吃不上的爷爷来说,却是他最深沉的爱。

爷爷对她的读书很重视,一般不会打搅他,一年冬天,比往年提前下了大雪,爷爷一大早就步行去给她送棉裤,当时,她上午的课刚开始上,门卫让爷爷在值班室里等,可是,不喜欢打搅人家的爷爷拒绝了门卫的好意,坐在了教学楼下的花池边上,用块雨布包裹着她的棉裤,在雪中一直等到她中午放学。

把棉裤送给她后,爷爷坚决拒绝留下吃饭,他拉着平板车回去了,她知道爷爷在这雪天里,一定会边走边扒开路边的积雪捡拾废品的,望着爷爷佝偻着身子拉着板车离去的苍老、孤独的背影,她咬紧嘴唇呆呆地站着,此时,她多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那年高考,尽管她的成绩很优异,但是,她只报考了当地的一所师范院校,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方便双休日回去照顾爷爷。

她在这年的暑假中,虽然得到了五千元的特困补助,但是,孝敬的她还是到县城里的一家饭店里打工,为的就是自己读大学后,可以给爷爷留下一些钱。爷爷多年来为了抚养自己,实在是太辛苦了,早就应该休息了。

在饭馆里端了一个多月的盘子,她挣了五百元钱,离家上大学的时候,她把这五百元钱都给了爷爷。爷爷急了:“你那五千元特困补助交了第一学年的学费以及住宿费后,你都没有生活费了,我在家里怎么都好对付,你在外面可不能受委屈啊!这钱你还是自己带着去学校花吧。”她表面答应了,但是,离家去大学那天,她还是坚决把这钱留给了爷爷:“爷爷,我在学校里可以做家教挣生活费,你如果不收下这钱,我就不去读大学了!”在孙女的“威胁”下,爷爷无奈地收下了钱。

到了大学后,她的生活就三件事情:爷爷、学业、挣钱。她在紧张的课余时间还做了几个家教。因为是贫困生,她的学费可以用助学贷款来交,她做家教挣的钱完全够自己与爷爷的生活。

怕孙女生气,爷爷在双休日她回家的时候“歇业”,当孙女去学校后,他就悄悄地又出去拣废品,为的是悄悄地给孙女攒“嫁妆钱”。

她的成绩很好,大四的时候,一些老师与同学劝她读研究生,还有的劝说她去大城市里的外企做体面的白领,她婉言拒绝了这些建议,回到了老家,与县城里的一所中学签了就业合同。

她的亲生父母离她不过十多里路,多年来,一直通过熟人打听她的生活状况。

他父亲经营着一个砖厂,生活比较富裕。虽然把女儿遗弃的第二年,他生养了个儿子,但是,他现在对不争气不孝顺的儿子非常失望,于是,他们夫妻俩就想把既出息又孝敬的女儿“赎”回来。父母给爷爷送来五万块钱,算是爷爷多年来抚育他们女儿的“酬劳”。

爷爷没有接这五万块钱,而是颤抖着手打开一个小木箱子,把码得很整齐的几沓零钞递给了孙女:“孩子!你与你爹、娘回去吧,跟着爹妈能过上好日子,跟着爷爷,只能让你受苦受穷,爷爷老了,那五万块也用不着,你拿着以后嫁人的时候用,另外,这些钱是爷爷给你攒的嫁妆,你收着吧!”

一直强忍着不哭的她泪水一下子汹涌而出,泪水朦胧中,眼前浮现的是爷爷拉着板车拾荒的佝偻背影,这个佝偻背影在泪光中闪现在村中的土路上,闪现在通往县城的马路上,闪现在她读书的中学校门外……年迈体弱的爷爷多年来拉着平板车艰辛地把自己养大,亲生没有养身重啊!

积在心中的泪水欢快淋漓地流了出来,她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她终于稳定下情绪,对站在面前尴尬不已的父母说:“爷爷靠着拾荒把我养大,这里面的艰辛不是你们能体会到的,你们走吧!我要与爷爷在一起,我要给他养老送终!你们的钱也拿走吧,靠自己的能力,我能与爷爷生活得很好!”她冷冷地把钱塞进了父亲的皮包里,父亲与母亲窘迫地对视了一眼,低着头走了。

爷爷见她拒绝了父母,心里既欣慰又伤感:“你这孩子脾气还像小时候一样倔强!你不要你爸妈的钱,你这以后结婚的嫁妆咋整?爷爷没本事,给你攒的可不多……”

她俏皮地对爷爷说:“我结婚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就要你平时拉着的平板车!这就是你给我最好的嫁妆,我要拉着爷爷出嫁……”

爷爷听说她要把那辆平板车当成嫁妆,笑着说:“别出洋相了,爷爷的这破车子,你咋就当成了宝贝?”她没说话,边走上前边给爷爷捶背边默默地望着院子里的平板车,自从爷爷收养了自己后,这辆平板车就伴着爷爷走了很多年艰辛的路,他是爷爷对她一世恩情的见证,值得她用一辈子去珍惜……

责编/梅子

上一篇:借力民俗风情,叩开成功之门 下一篇:萧萧的美食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