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谁动了我的奶酪》在二十一世纪的价值

时间:2022-10-14 04:18:39

[摘 要]《谁动了我的奶酪》自1998年9月出版后,迅速跃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成为20世界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书广受推崇并非是因其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学价值,而是紧扣住了时代的旋律,抓住了当下社会生活中最广大人民所面临的问题,从心理暗示的角度上给予迷茫的一代人正确的提示,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做出改变,从而适应社会。该书在21世纪这个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不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价值尤为突出。

[关键词]全球化;改变;价值

中图分类号:TS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70-02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主要讲述4个“人物”,两只名为“嗅嗅”和“匆匆”的小老鼠和两个名为“哼哼”和“唧唧”的小矮人。他们都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和赖以生存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原地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1 主要人物分析

书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名字分别代表了其鲜明的性格特点。在梦想的国度――奶酪C站消失时,他们所做出的反应诠释了各自性格品质。

老鼠嗅嗅,他能够及早嗅出变化的气息。说明他始终保持着警惕,并不沉迷于安逸现状,无所作为。即使在遍地美味奶酪的环境下,也能时刻注意着微小的变化,管中窥豹并未雨绸缪。

老鼠匆匆,他能够迅速行动。在奶酪消失后,没有犹豫不决,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掌握当前情况,快速分析出最佳做法,放弃空空如也的奶酪站,立即行动,开辟新方向,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小矮人哼哼,他因为害怕改变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当他认为拥有了全世界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当他失去所拥有时,歇斯底里的抱怨整个世界,不从自身寻找问题所在,甚至自欺欺人,幻想着有一天失去的东西会再等回来。于是乎,只得饥肠辘辘头晕目眩的在原地苦等永不复返的奶酪。

小矮人唧唧,他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他也曾浑浑噩噩的在自己编织的迷惘中醉醺醺地活着,当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时,他也曾手足无措,他也曾幻想,他也曾抱怨,但当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时,他能看清现状,在最后关键时刻选择改变。

2 书中典型事物的寓意

奶酪: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所谓的奶酪就只是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人们生命中最需要的东西,就像是书中四位主人公赖以生存的食物;它也可以使人们在生命的某个时期最想得到的东西,譬如,它可能是一份高薪工作、一段幸福美满的恋情、一个健康有魄力的身体、一种心灵深处的宁静。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有着不同种类的奶酪。而奶酪的消失则代表着日常生活中失业、感情破裂等。而奶酪又不可能永远新鲜高质量,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质,就像生活中人们旁边的环境事物一样,虽然没有消失,但是其本质已然改变。

迷宫:迷宫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现实的社会,另一种则是内心的世界。现实社会有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大迷宫,人们在里面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却好似永远找不到出口,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角落,最终还是逃不出迷宫的手掌心,只得在原地徘徊。现实世界不断在变化着,每一次改变都增加了迷宫的复杂程度,让人们更加迷茫。而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是一个迷宫,多少人随波逐流,没有认真倾听过内心的声音,漫无目的地前进,不知自己渴望的方向和目的地。日鸵蝗昭规蹈矩,机械化的行动早已使原始的内心与现在的世界格格不入,心中的迷茫也扭成了一团乱麻,像迷宫一般,理不出头绪。

鞋子:书中匆匆的鞋子自始至终挂在脖子上,似乎给人一种傻里傻气的感觉,实则不然。脖子上的鞋子代表着匆匆超乎常人的行动力和决心。在生活中的改变猝不及防的出现时,匆匆能够迅速穿上鞋子,调转方向,向新的目的地前进。这不仅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魄力,还是许多人都望之莫及的能力。而唧唧的鞋子,在他寻找到自以为的理想的天堂的时候,就已经束之高阁了。这就代表了他已经被美好的现状冲昏了头脑,被暂时的成功蒙蔽了双眼,丢失了行动能力。终于有一天,他幡然悔悟,穿上久置不用的鞋子,这说明他已经开始踏入崭新而又充满希望的征程。

3 《谁动了我的奶酪》在二十一世纪的价值

3.1 二十一世纪的特征

21世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特征就是其日新月异的变化,变化发生在诸多领域,其中科技的变化尤为突出。科学技术发生时刻着巨大变革,从一般性渐变式进步走向飞秒型突破。现如今,科技已经成为和人类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工具,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与之相关的知识领域,教育领域,工作领域全都随其变化而调整。21世纪在科技的牵头带动下,不断进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全球化,各国形式以及社会内部都不再是一成不变,也不会像历史一样,缓慢的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为了跟上社会的步伐,所以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每个人都应有随时接受变化,坦然面对变化的态度以及正确处理变化的能力。

3.2 如何利用二十一世纪的优势做出改变

3.2.1 二十一世纪的优势

书中的嗅嗅和匆匆坚持每天在C站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所以他们对才对那里的变化了如指掌。但是21世纪生活中的变化其实并非是温水煮青蛙般让人难以察觉,新生事物淘汰落后事物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变化也都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行着。这就为身边每每出现新事物或对身边已有事物的恶化或幻灭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和可接受程度。嗅嗅和匆匆因为对一切早有察觉,所以面临困境的时候他们能从容应对,且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相应的决策,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奶酪。正如上述所提,二十一世纪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其特征正是其优势。所以这也从心理上为人们接受这种看似突如其来的打击奠定了基础。因此人的心理接受程度对自己的行动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二十一世纪有着独特的优势,就是在于心理层面上。通过无数已然发生的事实,来给人们传递出变化时刻都在发生的信息,好让大多数人在关键时刻,不至于五雷轰顶般不可接受现状,不至于精神层面上经受不起打击。

3.2.2 如何利用优势

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接受改变无处不在的信息后,就需要心理和精神上适应改变。这体现在生活中处处学习,时时刻刻改变上。不但要有具体的行为知识上的变化,更要有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在纷乱复杂的社会迷宫中,要想做到积极适应变化绝非易事。这就需要人们摒弃先前对工作和学习造成消极影响的态度和性格。比如书中哼哼和唧唧看到无数各式各样的奶酪堆积成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就忘乎所以的扑上去,尽情享受着美味,沉浸在成功的现实巨大满足感和喜悦感当中。而后漫长时间中,他们每天一成不变的来到奶酪C站,心无旁骛的享受着奶酪,做着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幻想着奶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这种不劳而获且被眼前胜利冲昏头脑的假象是十分危险的。生活中人们也是如此,实现了短期目标或者获得当前利益后就容易停滞不前,这是由于人天性中的惰性引起的。所谓惰性就是指因主观因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懒惰的本性,不易改变落后的习性,不想改变旧思想、旧行为方式的倾向。当一个人有惰性心理时,做事就会一拖再拖,迟迟不肯行动,人的惰性就像惰性气体的作用,阻碍化学反应的发生,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所以首先应该客服惰性。像哼哼和唧唧一样被惰性牵着鼻子走,就是错误的例证。在正确的榜样,嗅嗅和匆匆身上,看不到惰性的影子。因为他们俩始终保持警惕,不懈怠不放松,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消沉,不被胜利的果实夺取上进心。最大的难度和最有利的支撑都是心理和精神,所以首要任务要客服思想上的惰性。

3.3 二十一世纪更为复杂的现状与书中情况的对比以及改变方法

3.3.1 二十一世纪的现状与书中的情况对比

书中的情况一目了然,奶酪突然消失,一去不复返,嗅嗅和匆匆拒绝坐以待毙,立即放弃C站,而哼哼和唧唧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守株待兔。与此同时,他们也忍饥受冻,终日不得进食,但别无他法。所以聪明人总能一眼洞察出绝佳方案,与其在此处空等,不如到他处寻求奶酪,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如若心存侥幸,幻想失去的奶酪还会出现,也可而后返回原地查看情况,这不失为两全齐美的办法。但是榆木脑壳的哼哼和唧唧却选择了最不该选择的做法,保持现状。最终当唧唧意识到如此下去的可怕后果,纠结一番后,走向正确的道路。不幸的是,哼哼仍选择死守原地,等待他的也只有灭亡。

而21世纪的情况却不像书中描绘的这般简单。数不清的人不愿意做出改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现有的工作岗位或生活状态下,还能够得到些许物质利益,能够保证其基本生存,不至于一事无成,虽然这并不是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奶酪,但只能违背自己的内心维持着现状,做着让自己心灵得不到寄托的工作。而一旦放弃现状,转向一个从未涉足的角落,他们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否顺畅,也不知目的地是否有飘香的奶酪在招手。最重要的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一旦离开原有的岗位和职责,那么下一秒它将被别人取代,之前所放弃的,可能就是别人觊觎已久的奶酪。所以想要再回首重拾所谓遗失的美好时,它已然是别人的囊中之物。这样纷杂的前进后退之路着实为改变增添了万分的恐惧和风险,所以人们就像唧唧一样,内心充满纠结,犹豫不决,感到进退两难。

现实和书中是有差距的,这并不意味着书的情况不适用21世纪的现状,其本质是相同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是享誉全球、深孚众望的思想先锋、演说家和作家。他的许多观点,使成千上万的人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简单真理,其方法就是简化现状,但又不改变其内涵。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人们也自然的想到复杂的解决办法,却发现如此复杂,以至于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不靠个人之力改变现状。而本书则提出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做出改变。所以不要束缚于现状,不要被恐惧打到,而是要利用恐惧,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3.3.2 如何利用恐惧,战胜恐惧,落实行动。

大多数人只是恐惧改变,并不恐惧现状。而残酷的事实证明,现状才是罪魁祸首,才最需要去恐惧。在社会这样一个迷宫中,且不说奶酪会在将来冷不丁的某一天远去,人们尚且不能保证其质量能否一成不变。在二十一世纪,数不清的因素威{着奶酪的存在以及它的质量,这就需要引起恐惧。作为直接相关方,人们若是冷眼旁观的看着奶酪离自己远去,或是对其变质束手无策,这是何其的令人恐惧。所以应在两种恐惧之间加一个天平秤,到底孰轻孰重,应有一个判断。最有利于判断的方法则是要预测保持现状的结果,而非只关注于保持现状能够得到的东西。利用对安于现状所带来后果的恐惧,去战胜改变的恐惧。

改变并不可怕,因为在二十一世纪,改变绝非放弃已然拥有的,转而寻找新的奶酪,这也只是其中一种做法。另一种做法作则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保证自己已有的奶酪不变质,或者越变越美味,越变越充足。根据自身的现有状况,拿捏哪种改变能够使个人追求最大化。

3.3.3 改变,在二十一世纪带来的奶酪

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人,最有感触且最能参与其中的改变莫过于手机的更新换代。从初期的大哥大、小灵通到后来翻盖、滑板手机,这些科技用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但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以年为计量单位。直到2010年,福布斯团队苹果4引领潮流,占据市场,给其他手机供应商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也对消费群众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影响。面对消失的市场,其余手机制造商并没有墨守成规,企图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而是采取的了改变的正确方法。既然当前产品不具备市场优势,就要像优势产品学习借鉴。他们当然也害怕投资新领域后也可能会功亏一篑,但是如果一直处在目前销售现状,加之销售额在持续下降,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被市场彻底淘汰。这种恐惧要比发展当前技术,投资新领域更令人恐惧。于是,手机行业各品牌供应商争先抓住历史机遇,竞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争取市场的一席之地。事实证明积极做出改变的手机制造商都获取了成功,那些坚守旧理念旧产品的逐渐被人们遗忘。即使到了今天,各种新功能的手机的手机层出不穷。厂家也在不断后台更新系统。手机更新换代以及系统调整的周期不断缩短,也说明了这个行业时刻在根据市场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再找到新奶酪后,也不断改变以保持奶酪的质量。

4 总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谁动了我的奶酪》在21世纪传达出的道理就是:既然事物在永不停歇的变化着,那么在变化的事实面前,就要从心理和精神上坦然接受,克服自身惰性。同时又要勇于变化,改变自身或改变奶酪。勇于战胜恐惧,勇于行动,才能使奶酪不变质,才能找到新的奶酪。

参考文献

[1] (美)斯宾塞・约翰逊著.魏平译。谁动了我的奶酪[M].中信出版社.2010.5.1.

[2] 孔子.易经・周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许洪勋.浅析惰性心理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及其治理[J]党政干部论坛1996年11期.

上一篇:电力调度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下一篇: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GC―MS/MS分析食品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