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思想探微

时间:2022-10-14 03:27:19

《兰亭集序》思想探微

摘要:《兰亭集序》表现了王羲之对老庄思想、儒家思想有选择的吸收。他否定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说,又崇尚道家虚静无为的审美理想;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和谐生活,曾积极用世;他同时又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感伤情绪的影响,文章的后半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老庄思想;儒家思想;感伤情绪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95-01

《兰亭集序》以其“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艺术价值和传奇的真迹下落之谜吸引了很多人,同时,以其巨大的文学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晋书・王羲之传》云:“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可见,这篇序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及对人生、生活的基本态度。本文就着重探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申之“志”。

《兰亭集序》和一般的序一样,包括叙事和议论两部分。首先前一部分写兰亭环境之美,文人宴游修禊之乐。后一部分则是论叙人生情趣各异,求乐却是相同的,抒发作者对死生的感慨,同时说明感慨的原因及作序的目的。这部分集中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是最值得研究的部分。

这一部分反映了王羲之反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同时反映出对庄子部分思想的推崇以及浓厚的儒家思想成分。由于王羲之处于东晋那样一个思想极复杂的年代,他的思想中不仅有道家儒家思想,还杂有佛义及当时士大夫阶层所普遍具有的感伤悲观情绪,同时,王羲之作为东晋的清谈名士,必然深受玄学影响。这样种种思想交汇融合,使王羲之的思想非常复杂,因此在《兰亭集序》中也就表现出了深刻复杂的思想。

一、《兰亭集序》和老庄思想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就是明确地反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相对主义思想。

庄子《大宗师》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在庄子的意识中死亡不过是“然而往,然而来而已”。他觉得:人的生死犹如大块中的出进,人生在世就要像生前和死后一样;一切的大小生死毁灭对宇宙而言只是长河中的波纹,波纹有起伏,但长河永远有增无减,流动不息。庄子将生和死融于和谐之中,而且完全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如梦”。而王羲之直接地否定这种观点,认为这乃是“虚诞”。同时,他在自己的《兰亭诗》中写道:“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综竟安在,即顺理自泰”,充分肯定了自然新陈代谢的客观性。他在《兰亭集序》中写道:“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他不但意识到死和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对死亡充满了畏惧。

庄子《齐物论》云:“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天地与他是并存的,万物与他合为一体,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分别的。而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则直接提出“齐彭殇为妄作”,否定他这一观点。正是由于庄子讲“齐物论”,因此 “他不沉湎于尘世的生活,又无觉于外在世界的纷扰,无视于大世界的诱惑。”庄子否定因外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王羲之则比较在乎自己的喜好得失,“及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他会因外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种思想也是一般人所共有的,而在东晋这种思想表现的特别强烈。事实上,人的确很难完全无视外物的影响和诱惑。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否定庄子的相对主义,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庄子思想。他在某些方面还是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

庄子《天道》云:“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庄子追求虚静恬淡,并将它置于很高的地位。王羲之明显受到庄子这种思想的影响。他在《答许询诗》中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这句诗表现他无寻无求的生活态度,以及崇尚自然和虚静无为的审美理想。“庄子以艺术的心态,将人类存在及其存在境域予以无限美化”,王羲之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热爱自然,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生活。他在兰亭诗及这篇序文中有大量的自然景色描写,展示自然环境的幽雅和谐。在王羲之看来,自然之美中蕴藏着强烈的生命力及勃勃的生机,它孕育万物,欣欣向荣,有无限生意,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兰亭集序》与儒家思想

《兰亭集序》中表现出的思想不单单是对老庄的批判与继承,还有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论语・先进篇》孔子赞赏弟子曾点的生活理想:“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儒家追求和谐淡薄功利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和庄子思想有相通之处。曾点所言“暮春之事”实际上就是《兰亭集序》中所说的“修禊事也”。王羲之作为东道主发起了这次修禊,一方面是传统三月三祓除之习,另一方面也是追求儒家的生活方式。他自己在兰亭诗中就说过:“咏彼舞雩,异世同流”,意思就是自己和孔门弟子虽然处于不同时代却有共同的生活追求,他将孔子作为追慕的对象。既然是“悠悠大象运,轮转不停际”,人生处于永不停息的代谢中,那又何妨“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遇到所喜欢的事物一时感到自足。王羲之追求和谐生活,淡化实际功利的气质,沉浸在安适闲逸的生活情趣中。《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亦居焉。”可见王羲之早就醉心于山水之中,希望过优游闲适的生活,追求超越尘俗、摆脱物累的洒脱境界,与曾点的确是“异世同流”。

三、《兰亭集序》与感伤情绪

《兰亭集序》中否定庄子思想的某些观点,对儒家生活理想推崇,同时也流露出当时士大夫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悲观、彷徨的情绪。

东晋时期很多作品都流露出消极感伤的情绪。孙绰《兰亭后序》云:“耀灵纵辔,急景而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由于东晋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佛教势力虽然开始膨胀,但还不普遍,缺少精神麻痹,加上政治混乱,给时人造成朝不保夕的错觉,产生消极感伤的情绪。由此导致了大量名士嗜酒或好“五石散”,他们用短暂的生命来放肆的享受生活,纵情物欲,及时行乐。王羲之是反对纵情物欲的,但受到感伤情绪的影响。他在很多书简中都有丧亡、感伤悲痛的话。如,他在《誓墓文》中:“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写“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种潜藏在内心的苦闷和感伤情绪油然而现,文字里充满了彷徨苦闷,这就是王羲之不及庄子之处,庄子的“人生如梦”绝对没有一丝的悲凉。“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充分显示了他的悲伤情绪。“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更是抒发了人生的急促与匆忙,短短的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悲伤与感慨。

总之,就王羲之本身而言其思想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的,是儒道思想的融合,同时又受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感伤情绪的影响。《兰亭集序》就表现出了王羲之思想的深刻性复杂性,耐人寻味,这也是这篇序文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浅谈儿科青年医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道德认知环境条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