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统一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14 02:01:40

关于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统一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务预算管理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满足经济管理需要。对于高校传统的会计管理来讲,将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开进行存在很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会计需求。因此,要对高校财政体制进行改革,使得高校中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学校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事业会计;基建会计;统一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起初,为了满足我国财政方面的需要,高校实施的财政管理制度将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开进行。但是,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使得高校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对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进行统一,是会计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统一的必要性

首先,实现统一是为了满足预算管理的要求。以往对学校的基本建设资金进行财政拨款时,以建设单位作为主体,对项目进行分别的会计核算。对预算进行改革后,对部门的预算提出了规范化与细化的要求,这也是对高校资金的核算以及运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日常的核算与决算报表的数据口径相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与报表项目相对应,而高校对两份报表进行填写时,是分开进行的,使得年度的数据分析与比对受到限制。为了使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得到全面的反映,必须对财务平台进行统一,从而就要实现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的统一。

其次,实现统一是为了让会计反映出的信息更加准确与完整。对于高校事业会计核算中,基建会计被置于核算之外,对高校基建项目成本进行核算时,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反映到事业会计中,而在基建会计账本上没有进行全面的反映;对于内财政性投资资金紧预算时,在基建会计账户中反映,不在事业会计中反映。高校中,与基建相关的费用,只是在会计账本中以经费支出的形式列入,不对其进行费用的归集,从而使得基建会计的核算不完整,使得决算报表与部门的决算报表出现重复与脱节现象,没有将真实的资金情况反映。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与完整,实施二者的统一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实现统一可以避免资金流失,使得财务风险得以防范。在对财务进行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没有列入到基建计划中的项目,资金来源形式由原来的单一形式,向多渠道方向发展,使得资金筹集渠道增多。对于这一部分资金,没有一个具体的核算要求,使得高校基建与事业会计出现问题,费用在事业会计方面支出的,只进行列支,没有将实际的增的固定资产反映,一旦基建项目成为固定资产,会计便无法对其进行监督,从而使得固定资产流失。另外,还存在基建资金在事业与基建会计两头挂的现象,使得资金的挪用与套取更加便利,使得基建资金缺口出现,相关管理部门又无法对其进行审定,使得资金风险出现。因此,将二者统一,可以提高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高校资金出现流失以及资金风险问题。

二、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统一的具体实施

第一,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实施。对于高校会计核算来讲,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以此为基础,收付实现制指的是一切收入以及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列入内容,一些支出以实际的支出为列入内容。会计事项具有不及时性,很多事项是无法进行当时确认的,从而采取此制度时,使得高校中很多经济事项无法反应,弄虚作假等现象会时常出现,使得高校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与完整性。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事业会计工作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履行该有的责任,实现经济效益。要想对学校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使得各项业务都能够合理地计量、确认与报告,尤其是对高校基建项目的建设,采取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是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必须采取新的核算制度,实施权责发生制,无论资金是否实现收付,都要进行及时地入账,将高校中的各项收支情况进行准确、全面的反映。

第二,对与之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增设。当高校实现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统一后,会使得资金流出与流入出现变化,当前的高校会计科目是无法将具体问题进行准确且全面的反映。这需要高校根据当前的财政管理特点,适当增加与之有关的会计科目,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管理体制。

首先,制定基建拨款科目,对基建拨款方面进行核算。在收入类科目中,对高校基建拨款问题进行科目设置,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对基建款项进行管理。设置基建财政拨款收入,对政府部门为学校建设而拨发的款项进行核算;上级对基建资金的补助收入,对上级部门拨下的基建费用进行核算;事业结余上对基建拨款的资金,对高校通过使用事业结余资金进行学校建设的资金进行核算。

其次,在资产科目下进行一级会计科目的建设。此科目对高校中进行基本建设实际产生的支出进行核算,如对高校新建、高校扩建以及相应的改建工程所产生的支出进行核算。对不需要进行安装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购入后,要将其录入到相应的科目中,不用在本科目中进行核算。将安装工程科目与建筑工程科目设置在在建工程科目下,作为二级科目。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时,按照单项工程进行。当建设工程结束后,要将在建工程转入到基本建设支出中,而在建工程的年末数中,是对未完工的工程投入进行表示。

第三,将支出类的结转自筹基建以基本建设支出代替,对其进行明细核算时,按照工程项目进行。对本科目进行核算的结果,算在年度完工基建项目的全部支出中。由借方反映出完工结算需要在在建工程中转入数,而贷方所反映的是年末转入基建结余数,在此科目中,年末时,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余额的。

最后,将基建结余科目增设在净资产类别中,在对本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时,要按照工程项目设置的明细账进行。年末时,如果是贷方的余额,此余额表示的是工程完工后拨款的累计余额;若年末时的余额为借方的,则此余额表示的是工程完工后学校自筹资金的额度。到年底终结时,要以明细账记载的内容为依据,对完工项目的基建结余进行处理,使得借方的余额转入到事业基金借方,如果工程项目在完工后,有贷方余额出现,要根据相关的处理规定进行,没有批准的返还,经过批准后留用的,要将资金转入到事业基金的贷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来讲,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进行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的统一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两者统一更有利高校财务管理,使得管理效果更好,促进各项资金都能够合理地使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民.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探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03).

[2]王华.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构思[J].会计之友,2006(12).

[3]孟胜银.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5).

作者简介:赵九利(1969-),女,河北吴桥人,研究生,高级会计师,从事会计、财务管理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下一篇: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