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房梁是一句诺言

时间:2022-10-14 01:42:26

家,一个温暖幸福的字眼,一个女人孜孜寻求的终身依靠、避风港湾。但对李莉来说,家是一个用责任和承诺支撑起来的地方。

16年前,安徽姑娘李莉来到无锡前洲镇,在一家小饭店打工。此后,她与塘村一位工人丁仲军相识,从此,命运的红线将两人系在了一起。丁仲军经历过一次婚姻,前妻几年前突然离家出走,留下一个女儿、一身重债。淳朴的李莉不顾世俗冷眼,毅然与老实的丁仲军结为夫妻。

婚后,李莉把贫寒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不仅悉心照顾公婆,还经常看望丈夫前妻的父母。见到李莉,两位老人家总是紧握她的双手,泪流不止,泪中满怀感激,也饱含歉意。许多人都说李莉傻,李莉回应:“他们曾是丁仲军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父母,我理所当然该对他们好。”李莉并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却践行着这个传统美德。婚后一年,李莉生下了小女儿,又经过几年打拼,欠下的债一一还清,生活终于有了起色。

平静恬淡的生活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随后,厄运接踵而至。2003年,李莉公公患食道癌去世。两年后,丁仲军遭遇车祸,落下终身残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拖着病体赶去上班,坚持了十几天就倒下了,经医院检查,竟已是胃癌晚期。

丁仲军不想拖累李莉,想放弃治疗,但李莉说自己承诺过“不离不弃”,坚持把他送进了医院。她一边奔走于亲友之间,四处筹钱,一边日夜守护在病榻前,强忍悲痛陪丈夫说笑,希望舒缓他的痛苦。她每天为丈夫送去可口的饭菜,自己只吃剩饭剩汤;她天天为丈夫擦身按摩,自己却连梳头洗漱也顾不上。晚上,安顿好病重的丈夫,她才能歇下来,在一张小小的方凳上打个盹。日复一日,她身心疲惫。好几次,亲友来病房探望时,说话间,她不知怎的就晕倒过去,让人既心疼又感慨。

这节骨眼上,婆婆又病倒了,上吐下泻,大小便失禁。李莉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她不停地奔走在丈夫和婆婆的病榻之间。在微曦初露的马路上,在夜深人静的小巷里,在心情沉重的病榻前,在风雨飘摇的陋室中,多少个难眠的日日夜夜,多少次揪心的危急时刻,连接起她艰辛生活的全部脉络。她被折磨得心力交瘁、骨瘦如柴,心中那份坚持却始终没被压垮。

2006年,李莉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婆婆和丈夫依然先后离开人世。此时,大女儿14岁,小女儿才9岁。临终前,丁仲军用尽气力与李莉含泪话别:“我对不起你,对不起这个家,大女儿不是你亲生的,我只希望你能供她读完初中就行了。”此刻的李莉泪早已哭干,剩下的只有冷静与坚强。她握住丈夫的手,咬紧牙关说:“女儿们就是我活下去的动力。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俩上大学。”

为了还清给丈夫生前治病欠下的大笔债务,为了供两个女儿上学,李莉接下了四份工作,还在家里开了个小卖铺。每天凌晨三点,她就去清扫道路,五点多收工回来做早饭,然后马不停蹄地去做家政,下午又挨家挨户送饮用水。晚上,来不及正经吃顿饭,她就又得跑去照看小卖铺,一天工作的时间往往长达二十个小时。

她的辛劳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不约而同地到她家小店买东西。前洲镇民政部门也给她家办了低保,街道妇联将她列为“贫困母亲”,每年给予照顾,塘村村委和其丈夫生前所在工厂也很关照她。但李莉从没因此产生一点依赖之心,她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就绝不去麻烦别人。”

整整16年,青丝变白发,李莉省吃俭用,以清汤淡粥度日,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家。如今,她的大女儿已走出了这个简朴却温暖的小家,如愿成为一名大学生,小女儿也已考上惠山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李莉入选“中国好人榜”。

对爱情,她忠贞不渝,坚守清贫,用无悔的慰种种不幸;对长辈,她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在每个细节中编织着温情;对女儿,她含辛茹苦,无微不至,把伟大的母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让我们于平凡中深受触动,体会到人间善与美的真谛。

上一篇:小鬼当家,美了谁 下一篇:“小额贷款让我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