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36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4 01:18:00

摘 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2组在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地塞米松;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双硫仑样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32-01

双硫仑样反应是临床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而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比例也明显增加,部分患者甚至诱发心绞痛、低血压休克等急危重症。临床治疗一般主要采取补液、促进乙醇代谢等方法对症处理。本院急诊科近年收治了此类患者68例,通过临床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优于一般常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了68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5~45岁;为使用头孢米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头孢类药物后3~72 h内,饮酒约20~100 mL后出现不适症状。主要共同症状包括:气短胸闷、心悸,头晕、头痛,恶心欲吐或呕吐,全身潮红。其中气短胸闷及心悸共占88%,全身潮红占66%,头晕、头痛占30%,恶心欲吐或呕吐占11%;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占88%,ST-T改变占29%,血压下降占14%。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发病至用药时间、平素平均动脉压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5%葡萄糖500 mL加维生素C 3.0 g,维生素B6 0.2 g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予5%葡萄糖250 mL加地塞米松10 mg,5%葡萄糖250 mL加生脉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治疗。其中恶心呕吐明显者,给予甲氧氯普胺肌注;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者给予低流量吸氧。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心电图,血压变化情况。

2 治疗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完全缓解,心电图ST-T改变及血压恢复正常。但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双硫仑样反应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常人饮酒后乙醇在体内经过乙醇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醛,乙醛经过乙醛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酸,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1~2],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在体内过度聚集。研究发现[3]:乙醛具有肝毒性、心肌毒性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造成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类似过敏性休克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地塞米松能够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具有抗过敏作用,另外研究[4]也证实其能够明显增加乙醛脱氢酶活性,从而加快乙醛代谢,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生脉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五味子按比例配伍组成,现代医学研究发现[5]:人参含有人参皂苷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抗过敏及其他多种原因导致休克的作用;麦冬具有提高机体适应性,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抗休克等多种作用;五味子能改善心肌及组织细胞的微循环,加快有害物质的代谢,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该方具有强心,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调节血压,纠正微循环障碍等多重作用[6]。故临床将地塞米松及生脉射液联合用于治疗双硫仑样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Gemma S Vichi S Testai E.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 and alcohol effects: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spects[J].Ann Ist Super Sanita,2006,(42):8.

[2]裘丽珍,钟文涛,龚兴国.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1/*2多态性与酒精性疾病[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4):164.

[3]虞宁娜,吴笑春,辛华雯.警惕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6):381.

[4]刘非凡,唐瑛.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14(4):205~206.

[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3~194.

[6]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7~568.

(收稿日期:2011-04-06)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25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