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

时间:2022-10-14 12:52:24

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

一位研究性医学的专家,在某次会议的间隙郑重地对我说,他在临床上医治女患者时,需要充满美好情趣的性幻想文字辅助治疗。而这类文章在中国几乎完全空白,不知道文学家能否做这件事?

他说这话的时候,很严肃地注视着我。我猜到了那目光后面的含意:您能帮这个忙吗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

我赶紧装作不曾觉察他的微言大义,把话题岔了开去,他也再不提起。但这个题目,却象一枚竹刺扎进指甲,久久地梗在那里,敏感且令人作痛。

我本来想说,让那些女人看看《金瓶梅》吧。但又一想,它不符合美好情趣这一条,再加上也太古老陈旧了。那么当代中国有多少符合美好情趣的性文学呢? 巡视四周,难以寻觅。 当我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哑区。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当代集体失语。

食色,性也。我们是食的大国,我们有非常发达的烹调术语。它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地传递下来了,并有远播世界的可能。在我们悠久的古文化里,也有关于性的文字,但夹杂着对女性的歧视和单纯技术观点,很有分析提炼的必要。可惜近代以来,玉石俱焚,基本中断了,一般人无法得见。

我们现在实用的性语言体系,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民间的俗语,它们生猛下流,把对女性的欣赏求索和强烈的歧视,把对性的生殖本能崇拜和道德伦理层面的蔑视,奇异复杂地纠缠搅拌在一起,色厉内荏,泥沙俱下。那些市井中近乎狎妓和流氓的语言,实在令今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阶层,无法心甘情愿地接纳和重复运用它们。

一部份是医学术语。准确但是粗疏,拗口且不灵便,实用性很有几分可疑。一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说,半夜时分,常常有咨询性问题的电话。对方的口气十分为难,结结巴巴,倒不是不好意思,因为反正彼此不见面,说什么都无所谓。主要是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词,述说自己的苦痛。他会吭吭哧哧地嘟囔……我的那个地方,就是……男人的那个地方,叫……咨询员般会适时地解救他,以平稳的口气说:您说的是吗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那个人如遇大赦,赶快重复是―阴―茎阴……口气极生疏和晦涩,称呼自己的器官,好像在会谈一位外星来客。

人们两难。于是我们的文学书籍,当必不可少地需提及性的时候,巧妙地用“××”来代替,近年来又有了方框一法。但我不知在清扫了视觉污染的同时,考虑到了读者阅读的心理过程没有?通常遇到“××”的时候,人们会在默诵中,将它用自己已知的各种民间俚语或是更为粗鄙的市井语言,一一复原。甚至反复顺畅,默诵再三,以检验自己复原的妥贴性。于是那印刷者最初的洁净苦心,就悲哀地付诸东海了。至于方框,更引起了扑朔迷离的争执,以为那不过是描写和印刷杂交的噱头。

人的每一组器官,都是神圣和精彩的。人体的生理活动,更是科学和文学重要的研究和组成部份。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要想对这一点达到一致的认知,中国的语言学家。性学家和文学家,应当携起手来。

上一篇:“坐月子”谁说了算 下一篇:6个简单动作 3周瘦腰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