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支教岁月里的“第一次”

时间:2022-10-14 12:13:16

回忆支教岁月里的“第一次”

人,就这么一辈子,能让你刻骨铭心的事有多少呢?

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但能真正刻在心里成为永恒的又能有几次呢?第一堂课的紧张与激动、第一次过教师节的感动与幸福、第一次考试时的担心与焦急……我的这些“第一次”都仅仅属于在贵州望谟支教的岁月,也可能成为生命当中的“唯一一次”。这些第一次中的一幕幕不时在我的脑海里闪现,让我难以忘怀。

我第一次以教师身份站在讲台上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当我看到讲台下六十双明亮、天真无邪的眼睛闪烁着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希望时,紧张感随之消失,从容自信地开始了我的开场白:

“我来自江西,是江西师范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英语老师。希望我们能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虽然我说话口音与你们不同,而且初来乍到,你们也许有些听不懂我所说的话,但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心意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我们支教是为了使祖国的西部明天更美好,你们读书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乡更繁荣……”

“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们将朝夕相处,在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将尽我的最大努力以及对支教工作的无限热爱,为大家传授知识;在课后,我希望能成为你们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我不敢说在短短的三百天里,我能使大家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但我能肯定的是,我一定能从你们身上能从引导你们学习的过程中学到许多。在这里,请允许我感谢大家!让我们共同翻开新的一页吧!”

孩子们显然对于我这样一位身份特殊的老师还是很好奇。趁势,我在黑板上写下我的大名,并借用《18岁的天空》中那位“麻辣”老师的话接着说:“我的名字叫李洁,希望你们在以后回忆起你们初一英语老师的时候,不要把我的名字记错了。”

接着,我用英了个开场白,尽管讲台下的孩子听不懂,但他们还是认真地听着。我又给他们讲述了学习英语的意义,孩子们似懂非懂地报以热烈的掌声,用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着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

第一堂课我教授他们的是日后上英语课对老师的称呼以及一句临时想到的广告词“I Believe I Can Do”。希望他们通过这句话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为此我还编了手势和旋律让他们边做边唱边念。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热情高涨,一遍一遍地努力地学,就在这歌声和笑声中迎来了第一堂课的下课铃声。当看到孩子们下了课后还在不停地重复着我上课教的手势、听到他们大喊刚学会的“Miss Li”时,我被初为人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浓浓地包围着……

虽然在以后几个月的教书匠生涯里体会到了“上好一堂课容易,上好每节课不容易”的艰辛,但第一堂课留给我的却是最深刻的印象。因为当我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无数双求知的眼睛时,我才突然认清了自己,发现自己拥有和缺少的是什么。

期中考试是除了单元测验之外的第一次全校性考试,它不仅是对学生们学习的检验,更是对我这个老师这一段教学的考验和检查。教学成果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分数来决定的,尽管有些不情愿,可那毕竟是硬通货,外部的人就认定这标准。所以尽管平时课文读了又读,知识点讲了又讲,可到了这个时候,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尤其是考试前两三节课,生怕自己什么地方没讲清楚或他们没听明白。于是我边给孩子们打气,边不厌其烦地把他们有可能会犯的错误、容易错的句型、经常混淆的单词、可能会考到的题型总结归纳一遍遍地讲,都快成口头禅了。一见到学生们就说句子开头要大写、句子结束别忘记加标点、年级班级的首字母要大写、该变复数的地方一定要变复数、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要用an……就更不用说其他知识点了,什么可数名词和第三人称单数啦,什么疑问形式及答语形式啦,什么人称代词变成物主代词啦,什么连词成句和对划线部分提问啦,什么Introduce yourself in English啦,一个点一个点地讲。

在归纳总结完之后,我又强调了一些解题技巧,比如:不要求他们掌握的单词的写法,但是考试的时候会让他们填单词,那么就可以在卷子中其他的地方找,肯定会有,找到以后照抄过来就可以了。那几节课我恨不得把肚子的墨水全部倒给他们,直到自认为他们只要这几节课复习课认真听了就至少能考80分为止,至少经过这么一轮接一轮地连续“轰炸”,“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他们怎么也该记住了一些,就算记不住也能看着眼熟吧。唉,真是比自己上考场都累!看了考卷之后,心中窃喜——试卷不太难,比平时的单元测验要简单,我们班的学生应该考得不错。

收了试卷回到宿舍,顾不上午休和晚饭,带着些许期待和担忧的心情,一口气改完了所有的试卷后就已到深夜了,我还是坚持把两个班的成绩登记到备课本上。虽然上眼皮和下眼皮无数次地深情相拥,但无奈意识仍然清醒得要命,满脑子都是考卷、学生、成绩。想不通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在三班居然有近一半人不及格;想不通为什么反复讲的知识点放到试卷上、放到题目中学生们还是照错不误。

等第二天得知其他班的成绩后,才知道我的学生们这次考得还不错。可是我带的两个班,一个班的及格人数是另一个班的一倍,最高分96,最低只有29。自己带的两个班成绩悬殊如此之大,我这个做老师的也难辞其咎。在前半学期里,我理应给这一百二十名学生以公平的爱,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差生”,可是,由于经验的欠缺和工作的繁忙,我没有做到。

在这第一次考试后,我要求用他们的眼光来看我的教学的不足和以“假如我是英语老师”为内容,给我提意见。两天后,我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随感和日记,一种很真切的感动情不自禁从心底升起,一页页写满同学们心声的文字犹如一幅幅鲜活的灵魂展现在我面前,我油然而生敬畏之情。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醉心于为学生备好每一节课,沉浸于了解每一个孩子,尽量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的确,“爱学生”三个字,读过去不用一秒钟,做起来却很难。学生好的时候,听话的时候要爱他;学生不听话的时候,气得要命的时候也要爱他。人人都爱的乖孩子你要爱他,大家都不喜欢的孩子你更要爱他。须知道,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宽容和博爱?这是我的第一次考试带给我的思考。

后记:这些支教岁月里的“第一次”,成为我最美好和甜蜜的回忆,留在内心深处永远挥之不去。在人生的大海上,随着时间的冲刷,许多事也就这样地被潮水无情地带走,而另外一些,任凭波浪如何汹涌,它们却总是礁石般地坚贞。正如我在贵州望谟的支教生活,正在做的时候也许平淡平凡,日后回想起来却是脑海中最美丽的浮雕。

记住昨天的美丽,明天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上一篇:提高初中生记叙文阅读能力的探索 下一篇:重来一次,我的选择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