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13 10:40:25

度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饮茶型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茶叶而引起氟中毒,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性氟中毒类型,在我国分布面较窄,发现较晚,但茶氟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饮茶型氟中毒与饮水型氟中毒相比较,既有氟斑牙、氟骨症、血尿氟较高的共同特点,又有发、血、尿铅水平显著升高、氟骨症X线改变以骨密度低、骨皮质薄、骨质疏松和关节退行性变为主的不同。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的饮茶型氟中毒危害程度,完善我市饮茶型氟中毒病病情监测体系和监测网络,掌握我市饮茶型氟中毒病情状况,开展饮茶型氟中毒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病区群众防治意识得到较大的提高,改善病区居民的饮用习惯,控制病情发展,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疾控中心在纳林陶亥镇、霍洛镇、札萨克镇、阿镇、红庆河镇五个镇开展了饮茶型氟中毒病防治项目调查工作。

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东北边缘,属沙质丘陵及半荒漠地区,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168个行政村和居委会,总人口15.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1万人,少数民族1.1万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蒙古族占少数的聚居区。我旗是一个半农半牧,蒙汉人民混居的地区,由于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旗内农牧民饮用砖茶水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牧区饮用奶茶水的也相当普遍。为更全面地掌握我旗饮茶型氟中毒的危害程度,更好地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10年5月—8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组织开展了本辖区的项目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范围与对象。

1.1.1 根据我旗现有的饮茶型氟中毒监测的本底情况,确定对有饮茶习惯的我旗纳林陶亥镇、霍洛镇、札萨克镇、阿镇、红庆河镇五个镇为项目监测点,在每个镇随机抽取一个村共5个村进行监测工作。

1.1.2 5个村饮用砖茶情况。

1.1.3 5个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

1.1.4 5个村36—45岁成人X线氟骨症情况。

1.2 监测方法。

1.2.1 砖茶氟含量测定采用《砖茶氟含量》(GB19965—2005)。

1.2.2 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氟斑牙诊断方法。

1.2.3 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

2 监测结果

2.1 监测点饮用砖茶情况。本年度共在5个村采集50份饮用砖茶,其中0份标注了氟含量,占0%;饮用砖茶,砖茶氟含量最小值92mg/kg,最大值624mg/kg,均值260mg/kg,氟含量合格砖茶率为74%。

2.2 氟斑牙病情监测。本年度共监测5个村,检查8~12岁学生90人,氟斑牙检出率为32.00%,缺损型氟斑牙检出率为1.11%,氟斑牙指数为0.59,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边缘。其中可疑病例27例,占30%;极轻度19例,占21.11%;轻度9例,占10%;中度1例,占1.11%;重度0例,占0%。

2.3 氟骨症病情监测。本年度共监测5个村,X线拍片100人,检出氟骨症病例11人,检出率为11%。其中轻度病例检出11例,占11%;中度病例检出0例,占0%;重度病例检出0例,占0%。

3 主要结论

3.1 本年度共监测点居民饮用砖茶的氟含量合格率为74%,居民日均通过砖茶摄入的氟含量为1.08mg。

3.2 本年度监测点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2.22%,氟斑牙指数为0.59。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边缘。

3.3 本年度监测点36—45岁成人X线氟骨症患病率为11%。其中中、重度氟骨症患病率为0%。

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本辖区目前农牧民饮用的砖茶均未标识氟含量,通过检测,氟含量均超过了正常指标,且使用品种单一,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4.2 辖区农牧民大多饮用砖茶,不习惯饮用其它品种茶,也未意识到砖茶氟的危害。

4.3 由于经费的限制,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农牧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5 防治工作建议

5.1 建议加大砖茶出厂时的抽检力度,推广使用无氟或低氟砖茶,出厂时标识要齐全、从源头上杜绝氟含量超标的砖茶进入市场。

5.2 增加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逐步引导农牧民使用无氟或低氟砖茶,提高农牧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GB 19965—2005,砖茶氟含量[S]

[2] WS192—2008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S]

上一篇:浅谈年轻护士长的选拔与培养 下一篇:慢性胃炎与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