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易主加速涂料业“洗牌”

时间:2022-10-13 10:32:06

近段时间,中国涂料行业最关注的,莫过于华润涂料被美国第四大涂料企业华氏伯公司收购一事。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华润不仅是国内民用涂料木器漆领域的领导企业,更是民族涂料品牌的代表。

华氏伯2003年进入中国,先后在中山收购了VICTOR和MOTO品牌,还与嘉宝莉等企业进行合作,但几年来的表现均乏善可陈,在自身无法取得较大发展的情况下,收购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那么,华氏伯会把华润带向何方?这宗收购又会对涂料行业有何影响?

从目前双方公布的信息,并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分析,华氏伯收购华润后,会选择两个方向:内进外突。

内进:华氏伯公司总裁兼CEOWilliam Mansfiel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将高度尊重华润现管理者和创业元老在华润成长过程中业已创建的企业文化……通过两家公司资源的联合,我们将致力于华润涂料产品在中国这个涂料发展最快的市场上的更大扩张。”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到三点:(1)保留华润现在的管理团队,特别是华润创始人、公司核心人物梁俊谦,继续带领华润对国内市场扩张;(2)华润最大的难题――融资问题将得以解决,这无疑使其如虎添翼,(3)华氏伯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将嫁接到华润,提高其整体运营水平。华氏伯规范的管理、先进的产品技术,特别是水性木器漆,可以让华润脱胎换骨。

外突:华氏伯公司在其网站声明中称:“通过整合两个公司的资源,准备将华润涂料推广到全球快速发展的涂料市场。”那么华润走出国门有何优势?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华润的油性木器漆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如越南、印度等,还是有市场的。另一方面,如果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华润有两个产品可以选择:一是建筑涂料――依靠其博士后工作站的研发水平,华润生产符合欧美标准的产品应该不成问题,而成本比欧美的生产成本至少要低50%;二是水性木器漆――欧美市场现在水性木器漆份额达到80%以上,华氏伯成熟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可以弥补华润的不足。

这宗收购,引发了众多业界人士对中国涂料行业未来发展的探讨,持悲观态度者认为,像华润这样的优秀企业都被国外资本收购了,中国其他涂料企业不久后可能全军覆没:不是被扼杀,就是被招安。这种看法有一定代表性,但个别企业的情况并不代表整个行业。这次收购的影响,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华氏伯借华润的销售团队和渠道进军中国涂料高端市场,与立邦、多乐士等一争高下,第一阵营可能重新排座。华氏伯的发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了华润健全的网络后,通过广告投放提升知名度,华氏伯有可能在3年内跻身第一阵营;二是主攻一、二线城市,以大城市、省会城市作为主战场。

第二,华润的产品重心转向木器漆,渠道重心转向三、四级市场,加速国内涂料业“洗牌”。鉴于华氏伯的优势在于乳胶漆,与华润各有所长,后者今后的重点还会放在木器漆上,包括油性和水性。而三、四级市场历来被区域品牌割据,华润成长的空间就在于此,如果华润发力,区域品牌难免受到冲击。

中国涂料企业有近8000家,近3年来,原材料涨价使原本由于激烈竞争而下滑的利润更加微薄,一些企业支撑不住纷纷关门歇业,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洗牌”阶段,而外资企业的资本进攻,将加速“洗牌”进程,加快行业整合,净化良莠不齐的涂料市场,对国内涂料企业产生“鲶鱼效应”,刺激国内企业提升管理、打造核心能力,与外资抗衡。如果竞争对手是只绵羊,那么你充其量只需是一只山羊;如果竞争对手是一匹狼,你就要使自己成为狮子。国内涂料企业哪家会在未来成为“狮子”,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消费者是营销战略的起点 下一篇:当“天价”遭遇1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