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3 08:19:03

杞菊地黄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肾阴虚 杞菊地黄丸 恩替卡韦 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治疗以抗病毒为主,恩替卡韦(ETV)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之一,在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试验中均表明出很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优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1]。本研究采用杞菊地黄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结果发现不仅在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缩短了恩替卡韦的疗程,且不影响长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修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拟定。所选病例均为初次就诊患者,未经任何治疗,并排除甲肝、丙肝、戊肝等其他肝病及重大器官疾病;血清学检测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倍正常值上限,HBV-DNA滴度≥106copy/ml。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1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慢性肝炎辨证标准[3],排除辨证属于复合证型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77例均为近2年来我院传染病门诊初诊病人,符合西医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9~56岁,平均36岁。对照组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8~59岁,平均30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0.5mg,睡前服用,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杞菊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水蜜丸,每次8丸,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2个月。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降转氨酶、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

3 观察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项目第4、8、12、15个月检查1次,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HBeAg、HBV-DNA于治疗前、治疗4、8、12个月各检查1次,以<1.0×103copy/ml为阴性。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详见表1。

4.2 两组抗病毒的疗效比较:详见表2。

4.3 远期疗效:两组停药后,经追踪观察3个月后发现,两组远期疗效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发现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能够更快地降低病毒滴度,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这可能与杞菊地黄丸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5 体会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黄疸”、“胁痛”等范畴,主要是湿热疫毒侵袭,使肝胆疏泄失司,脾胃运化失常所致。中医辨证常分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其中肝肾阴虚型发病率居于第二位[4-5]。慢性乙型肝炎日久则可致肝血虚损,肝血久虚,失去对肾精的助养,进而耗伤肾阴,致肝肾阴虚,虚热内生,筋脉失养。杞菊地黄丸有滋水涵木、育阴降火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对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结合调节免疫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动物实验表明杞菊地黄丸有增强免疫功能,杞菊地黄汤煎剂对T、B淋巴细胞功能有增强作用,对青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3b受体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本次观察表明杞菊地黄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并有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故取得满意疗效。

6 参考文献

[1]姚光弼,朱玫.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891.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3]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J].中医杂志,1992,33(6):373.

[4]叶永安,江锋,赵志敏,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3):256-258.

[5]楼孝惠.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6):393-394.

收稿日期 2008-09-16

上一篇:辨证论治放环后子宫异常出血162例 下一篇:红花黄色素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