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

时间:2022-10-13 07:58:50

露珠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

一千多年前,那位名叫陶渊明的诗人一边高声吟唱着“归去来兮”(回家了啊),一边“载欣载奔”,乐颠颠地赶往自己“将芜”的村子里的家园。为了那“十余亩”方宅,那“八九间”草屋,为了那一份闲适、自在、清洁的心地,他官可以不做,俸禄可以不要,贫寒可以耐得。哪怕“草盛豆苗稀”,宁愿“戴月荷锄归”;不管“夕露沾我衣”,只要“愿无违”。于是,村子里袅袅向上轻轻飘舞的炊烟,深巷里犬儿嘹亮的吠叫声,桑树顶家鸡自在的啼鸣声,成了他自在、清洁的心地捕捉到的最为单纯、美丽的风景。一千多年过去了,当城市化进程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当中国的自然村以每天80到100个的速度迅速消失,当古村落以惊人的速度破败,当“炊烟”与“豆苗”成为日渐退隐的镜头,我们还能拥有像陶渊明一样的可以收容自己疲惫心灵的田园吗?然而,朴素、简单、纯净的村子又是多么美丽啊!哪怕是一颗露珠、一对野鸭……

露珠是在草叶上荡秋千的精灵。

这精灵,多喜借着夜色而来,天明后,和太阳打个照面而返。

太阳出来后,一个盯着晨光中草尖上一滴露珠发呆的农人,要么是惧怕农活的懒惰,要么是繁重的农活还没有泯灭他心底的诗情。

河是地表上最丰腴的水肌。河流从不吝啬自己的财富,在夏天的时候,她总会把自己的水分托举到空中一部分,待夜幕徐徐拉开时,她再让天空做好人,以温柔的水汽的形式滋润在绿叶上,水汽顺着绿叶的脉络慢慢汇聚成晶莹的一滴水,那就是露珠了。

露珠,是个多么可人的名字呀。宛若一名仙子,落到了凡间,美丽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惹人爱怜;也像是背着水草的乡下女孩,湿漉漉的刘海,双眸单纯得如一面湖,藏满了天真。

看露珠,就要去乡村。城市绿化带上的露珠太浑浊,沾染了城市的喧嚣,如同那个背着水草的乡间女孩,被送到了城市的暴发户家里做了几年保姆,土不土、洋不洋的,失去了原来那单纯的味道。

俗事繁重,乡间草叶上的每一滴露珠都是一面球形的镜子,是专门用来逗你开心,让你心情愉悦的。

你想呀,一个人得有多大的忧虑,让他能遇见了露珠还心事重重?一个人内心要有多矜持,让他看见了露珠还板着脸不绽放笑容?

一直喜欢《一帘幽梦》这首歌曲的词:“窗外更深露重,今夜落花成冢。”这样的词,因为有了露珠的参与,凄美而不凄凉。何以这样说?因为,词尾处写有浓浓的希冀:“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帘幽梦。”

心情甩了个尾巴,最终,还是指向了阳光的方向,多亏了那滴露呀!

露是古代隐士的知己。我们可以想见,陶渊明荷锄在肩走向南山的裤管上有它的吻痕,诸葛孔明醉卧的竹榻上有它共枕,还有那个远在美国的伟岸男子梭罗,他的小木屋上应有露珠凝结在屋檐,在风里跟诗人撒娇。

故乡的奶奶喜欢说的一句话和“露珠”有关。她说,夜凉时,不用人看瓜,有露珠帮着照看,一切的蟊贼呀,都怕露珠。“露”是败露的“露”呀,贼人若是偷了瓜,势必要仓皇而逃,匆忙的脚步势必要落庄稼上的露珠,庄稼失去了露珠,颜色更深一些,我们循着这样的痕迹,自然找到贼人的家门。

这是奶奶关乎露珠的信任,也是对于露珠的感恩。田园里没有监督员,露珠成了维护公正的义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智者,都是喜欢拿水做文章的,从唐诗宋词里随便拎出几首来,很可能就有河的影子。露作为河的使者,那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女性词人,一滴露里凝结了她们多少伤春抒怀的心思。

露珠来自清新的空气,那些湿润的水汽来自四面八方,它们的母体是河,河流太爱乡村了,露珠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信的内容是什么,恐怕只有静默的乡村自己知道。不!还有那些奔向乡村并流连于此的旅人,乡村的风从旅人的鼻翼掠过,这样的风里有着关乎露珠的全部秘密。

(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4期,略有改动)

赏析

其实,露珠这晶莹剔透宛如宝石的“精灵”早就被古人捕捉在诗里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那是等待着太阳用温情擦拭的泪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是让曹操悟出人生原来只是电光石火般转瞬即逝的哲思……但是,露珠原来还可以是“在草叶上荡秋千的精灵”啊!想一想吧,一颗露珠,在风儿轻柔的推力下,于绿绿的草叶上轻轻巧巧地荡过来,滑过去,眨着一闪一闪的纯净的眼睛,晶亮晶亮地望向你的单纯的目光,那是怎样的一种单纯的可爱?哦,露珠原来还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哪!在这个手机短信满世界飞、QQ信息到处唧唧乱叫的时代里,谁还有耐心写一封带着心温、手温与墨香的书信呢?但是露珠就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带着大地母亲的体温,带着天空之父的祝愿,带着小草儿新鲜的期待,带着河流缠绵不尽的想念……你呢?路过村子的旅人,你收到这封“河流写给乡村的信”了吗?

(张英华)

上一篇:流动性指标失效了吗? 下一篇:我深爱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