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制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2-10-13 07:50:32

完善体制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

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举措。

一、不断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二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促进就业增长的战略,大力发展能吸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第二,在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考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注意解决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部门的转移问题。第三,进一步作好再就业工作。第四,积极推进就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

二、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目前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管理基础薄弱;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缺口较大,筹资比较难,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当期征收的养老、失业保险基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社会保障基金征缴难度大,一些困难企业拖欠社保基金问题严重;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不足,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资金严重不足。

因此,要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保险基金征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待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金基础部分全国统筹;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尽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建设;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务之急是解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公平、教育乱收费、城乡教育差距等各种影响教育发展的问题。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全体人民的教育权利。要增加教育有效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资源差异,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和配置,确保不同地区、阶层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力求教育公平。要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和家庭教育发展的扶持和倾斜。

四、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当前,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历史任务。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同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要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卫生行业监管,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公共医院服务功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查,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比较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部门行业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等等,这些问题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切实予以改进和调整。当前,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健全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快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作用。要完善地区津贴制度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并注意提高其他低收入人员待遇水平。充分利用税收杠杆,加强社会收入的征管和调节,确保收入分配的社会公正。

上一篇: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下一篇:劳动关系和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