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治通胀,股市无“铁底”

时间:2022-10-13 07:43:49

铁腕治通胀,股市无“铁底”

沪综指三千点关口的相持,被喻为“铁底保卫战”。所谓“铁底”,显然是指早前沪综指告急之际,管理层降低印花税,以致被认为沪综指三千点关,是管理层决策的心理底线,亦即被视为政策底线。沪综指三千点关,同时又是股民的心理底线,因此市场认为应为政策与股民共守,所以有铁底保卫战的说法。然而,这显然是“美丽的误会”。尤其在越南金融危机触发,以及对亚洲各国影响未明朗,兼且全球通胀肆虐的情势下,“铁底”的说法更显得不合时宜。

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市场,不会再相信“铁底”。因为金融危机引发的跌市,如山洪溃堤一发难收,每一场危机中,政府在保汇价时,所设的每道防线,无不以失守告终。政府出手干预,投入的财力总是渺小到难以同市场抗衡。这种经验不绝于史,中国大陆毋须身受其痛从中汲取教训。因此管理层面对跌市,不应苟存保底救市的念头,而应着眼全局,力保经济稳定。

保经济稳定,眼前的焦点在于决战通胀。越南引发金融危机,货币陷于贬值潮的导火线,就是高逾百分之二十五的通胀。全球性的通胀总根源,在于日趋失控的油价,而油价失控的缘起,关乎美元贬值。这个脉络告诉我们,通胀不纯粹是经济体内部的失衡,而是美元霸权同国际角力,引致的全球性通胀威胁。因而亚洲各国才面对同样的灾难,越南不过作为脆弱一环被首当突破而已。

美元霸权以期油为媒介进行国际角力,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高油价带动的高通胀,成为千夫所指之际,美国官员指责中国油储欠透明度,又力压中国撤销成品油冻价,无疑想将油价的矛盾引向中国。此举势必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押下新的筹码,显示出继力逼人民币升值之后,在长远石油战略上,美国欲引火烧向中国,而中国是无法不接招的。

至此,美国对华经济打击战略呈现两个阶段:先是力逼人民币升值,意图在于释出流动性,并使其大举渗入中国;继而以高油价为武器,打击中国产业发展,输入高通胀,譬如内地新兴的汽车产业,就最可能被昂贵油价窒碍销路,挫伤发展势头。形势发展到今天,这套打击战略渐渐清晰可见。虽然在美元贬值推动高油价的过程中,美国自身亦深受其苦,但以其握有金融主导权,美国最终肯定是得益者,保尔森出身于华尔街,对金融财路应胸有成竹。

比起这阵式的较量,股市的“保底”动机是何其浅薄。事实上,在经济的大战略中,中国能战胜通胀,就等同为股市输入最大利好;中国不能战胜通胀,则难免“高通胀无牛市”,像越南那样的高通胀危局,还谈什么股市保底。这当中有策略的主次、先后的实施,股民不应用短视的眼光,去贪求拥抱帐面的富贵。央行抢在通胀数据公布之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已经意识到通胀的威胁,但基于通胀的全球性、持续性,而且越南引发的危机效应带来影响,中央的政策要做更多招数、更持久作战的准备。

上一篇:重视多种均线交叉的个股机会 下一篇:人性化,国外车险最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