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解禁,令股市不安的“堰塞湖”

时间:2022-05-30 01:04:38

大小非解禁,令股市不安的“堰塞湖”

今年已是时间过半了,而中国股市这半年来的走势一直不景气。一路下行,大部分股票是跌得不能再跌。即使是在4月24日印花税下调的重大利好刺激下,市场依然不见大的喜色,甚至连这一天跳空向上的缺口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被补得一干二净,甚至破位下行,跌破2800点。

市场为何一直是胆颤心惊呢?两市大盘为何总是缺乏大幅拉升的勇气呢?这既不是地震灾害引起的,也不是宏观调控政策引起的,更不是上市公司大额融资的恐慌情绪造成的,而是大小非解禁的压力造成的。可以说,大小非解禁的压力估计会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左右着中国股市的走向。有专业人士形象地比喻说,大小非解禁就如同“堰塞湖”一样令人感到不安。

大小非解禁的压力到底有多大?说到大小非解禁压力,许多中小投资者对此或许有些厌烦了,但是,确切地说,在未来两年多时间里,压力十分巨大。据权威的专业人士计算,未来三年内,大小非解禁的数额在19万亿元左右。如果投资者对这个类似天文般的数字不理解的话,那么可以再比较一下,目前我国的居民储蓄总额也不过就是18万亿元,即使是全部储蓄总额都去买股票的话,都无法承接这么一个庞大的解禁数额。当然有人会说,不可能全部的大小非都要拿出来抛售,所以压力并非想象的这么大。诚然,有一部分国有股是不会拿出来抛售的,但是,同样的理论,不可能全部的储蓄总额都拿来买股票吧。所以,这个顶在中国股市头上的“堰塞湖”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会压抑着证券市场的雄起。

正因为压力太大,因而几乎所有的投资基金都不敢轻易接盘,而大小非却在一个劲地抛售,甚至不惜违规减持。这就造成了股指涨得慢跌得却很快,而且涨时无量、跌时却放量的恐慌现象出现。

有人会问,股价跌得这么低了为何还要抛呢?他们抛售有利可图吗?对于大小非而言,只要能把手中的股票全部抛掉,即便是股价再打个对折,也是有利可图的,且利还不薄。因为,当年的大小非的持股成本是极为低廉的,而且历经多年的分红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大小非的成本几乎归零了。早逃早套现,总比后抛要好得多。尽管证监会出台了限制“大小非”减持的《指导意见》,而且还连续出台了有关大宗交易的一些具体细则,但是仍然挡不住一些大小非持有者的违规抛售。有研究人士发现,减持《指导意见》出台后,反而令一些大小非加速抛售。指导意见出台短短一周多时间,大宗交易就陡增了7倍;而且在“大宗交易指南”后的三天时间里,就发生了13笔大宗交易,成效额高达7.92亿元。

自地震发生以来,监管部门对于市场投资机构始终要求以稳定为主,虽然有机构不予理会,仍然坚持抛售,但确实还是有部分机构买帐,坚持少量做多。可是就是这少量机构的做多举措,竟成了大小非急于套现出局的好机会。5月底,从有关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宗交易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5月29日,仅中国人寿的一笔交易便是2000万股,成交额高达5.36亿元。从交易席位上看,大肆抛售股份的基本上不是机构投资者,而是大小非持有者。

从5月12日以来沪深两市的K线走势看,很明显地一个特征是大盘节节走低,成交量不断萎缩。其间尽管管理层不断推出利好,不断反复强调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但是,市场根本不买帐。原因就是大小非的疯狂出逃,造成市场各方投资者不敢轻举妄动。有专业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中最大的空头力量之一,便是来自通过大宗交易转手而抛售的大小非。由此可以得知,如今的资本市场已为产业资本所主宰,金融资本已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大小非之所以不顾一切地抛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担心政策出台更多的严厉措施,造成套现受阻;二是宏观调控已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致使一些产业资金出现紧张状态,不得不抛售股票来套取现金;三是大小非确实有较大的获利,完全达到或超过当初的投资预期。市场投资者曾经普遍对“红五月”行情都有较大的期待,然而,事实上由于大小非的不断抛压使市场预期落空。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市场已无法以自身的能力来克服大小非抛售的压力,只有政策导向来约束产业资本对金融资本的冲击。如果政策的作用不能有效抑制大小非的疯狂抛售,那么市场的信心会进一步下降,投资者对未来的投资预期会更加恐慌。

大小非减持的强烈欲望,是中国股市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在今后的两三年时间里都有可能是左右中国股市的无形之手。政策要对大小非采取过激的限制措施似乎不太可能,而且也不现实,毕竟股改时就以对价的形式给予了补偿,目的就是取得流通权。但是也不能说政策就毫无作用。实际上只要政策运用得好,仍然存在很大的向好空间,依然可以对中国股市的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管理层可以通过对国有解禁股的限制减持行为和减持规模,来缓解和降低大小非对市场的冲击和影响,以实现扭转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此举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大小非对市场运行的不利影响。而且从另一个方面说,只有让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才能让这种解禁的国有股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同时即便是到了减持的时候,也能卖个好价钱。限制解禁国有股的减持,是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更是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或许这是我们管理层当前处理大小非的最佳选择。

上一篇:“政策底”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下一篇:重视多种均线交叉的个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