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

时间:2022-10-13 06:11:53

我曾在《人民教育》上撰文《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这句话简明扼要,既点明了尝试教学的本质特征,又说清了尝试教学的操作方法。尝试教学理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先试一试,自己努力去获取知识。这句话,当时主要针对教学范畴而言。在现实世界中,尝试带有普遍意义。事事能尝试,处处能尝试。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跳出课堂看尝试,把尝试思想引入各项工作中。我于十多年前就提出“大尝试”的概念,从尝试教学走向尝试教育 (《尝试学习的原理、策略与实践》载于《人民教育》2002年第11期)。2006年,第十三届全国尝试教学学术年会上,正式启动尝试教育理论研究,得到全国各实验单位的支持,纷纷开展新一轮实验,经过七八年实验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一、尝试是一种精神

尝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精神。面对需要解决的困难,是左右徘徊、等待观望,还是下定决心、大胆尝试?如何选择,主要受精神所支配。古人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勇”,就是一种“精神”,而不是知识和能力。如果形成了尝试信念:“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就会大胆去尝试。这种尝试精神非常重要,有些人,知识可谓渊博,能力可谓较强,但一辈子无所建树,原因在哪?缺乏尝试精神。中国人,受封建专制制度束缚长达两千多年,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前后累计一百多年,新中国成立后从“反右”开始受政治运动冲击先后长达20年,导致大多数人胆小怕事,唯书唯上,人云亦云,等待观望。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闯,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树起改革开放的大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逐步解开了人们精神上的枷锁。他号召,“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他要求大家“摸着石头过河”,不要站在岸上看,要亲自下水去尝试,建设“深圳经济特区”、“一国两制”都是他的伟大尝试。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大旗指引下,不断尝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光大道,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去尝试,怎能知道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呢?

在鲁迅笔下,把敢于尝试的人比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原来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比喻。前几年,我去江苏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考察、讲课,参观了巴城古镇上的螃蟹博物馆,才知道真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巴城镇是阳澄湖边上的一个小镇。相传大禹时代,湖水泛滥,危害百姓。大禹派一位名叫巴解(读xiè)的大臣到阳澄湖治水,按照大禹“疏导”的办法,治水成功了。水治好了,可是还有一种害虫:“八爪虫”,它有着坚硬的壳,长着两个大钳和八个爪。一到秋天,成千上万“八爪虫”爬上岸到处横行,吃庄稼,伤小孩,百姓叫苦不迭。巴解想出了办法,用开水烫害虫。他动员百姓,在阳澄湖边上开挖一条长沟,家家户户烧好开水,等晚上八爪虫爬上岸就踢进沟里,倒开水烫。就在百姓忙着烫八爪虫时,忽然从沟里飘起阵阵香气。巴解闻到此香,心想既然害虫有香味,能不能吃呢?百姓面面相觑不敢吃。巴解抓起一个,剥开硬壳第一个吃,觉得非常美味。百姓见状,纷纷吃起来,连说“好吃,好吃”。从此,百姓主动去抓八爪虫,用吃掉的办法解决了虫害。大禹为了奖励巴解,把小镇的名字改成了“巴城”,把八爪害虫命名为“蟹”,就是巴解的 “解”字下面加个“虫”字。

这个传说,听起来还真是有鼻子有眼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敢于尝试,勇往直前。几千年前的老祖宗,是勇敢的尝试者。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敢于尝试,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胡适提倡新文化运动,主张多尝试,自己带头尝试写白话文、白话诗。他把自己写的白话诗汇编成书,取名为《尝试集》,并在自序中说:“请看药圣尝百草,尝了一味又一味。又如名医试丹药,何嫌六百零六次?莫想小试便成功,哪有这样容易事!”“我生求师二十年,今得‘尝试’两个字。作诗做事要如此,虽未能到颇有志。作‘尝试歌’颂吾师,愿大家都来尝试!”胡适提倡新文化运动,为推行白话文、白话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提倡尝试精神,呼喊出了“自古成功在尝试”。

所谓尝试精神,是一种敢于探究的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乐于冒险的精神,坚信“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活动而获得,是先行后知,实践出真知。所以“做到做不到”这个疑问的解决,不能等待观望,要“尝试”才知道。有时“尝试”可能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尝试精神也是一种冒险精神。如果不去尝试,机会只能是零,试一试就会有50%的成功机会。中国聪明的人很多,胆大的却太少,主要是不敢去尝试。所以中国需要更多敢于尝试的人。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问题在于用什么方法去激发。尝试是一种好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力,“能力有多大,尝试就知道”。不去尝试,怎能知道你行不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这种尝试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语重心长地提出:中国学生要在科学界创出成就,就必须具有勇于尝试的冒险精神。

二、尝试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把尝试思想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不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尝试教育能培养一个人的尝试精神。这是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大事,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兴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给学校教育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构建尝试教学理论时,我特别关注尝试与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尝试是创造力的门户,尝试是创造发明的催化剂,没有尝试,就没有创造。同样,事业上的成功也必须经过尝试,大胆尝试甚至冒险尝试,才能取得成功。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了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医术高明。历朝历代的医书很多,但没有一本完整的关于药物的书,他决心编一部《本草纲目》。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不耻下问,广为收集民间药方。为了研究一味草药,他不辞辛劳跋山涉水;为了验证草物的药力,他亲自冒险尝用。历时27年,终于完成了约190万字记载药物共1892种、1100余图、附药方11096个的巨著,它集中国医药之大成,对建立中医药科学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是世界级的“发明大王”,他一生中共有1000多项大大小小的发明,如电灯、发电机、蓄电池、电影机等。这些发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享受着他的发明。尽管他只进过3个月的学校,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努力自学,不断尝试,获得了辉煌的成就。

首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当初只是从理论上推测到,但无法证明存在有放射性元素“镭”。为了找到“镭”,她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从沥青中进行分离。当时条件很差,没有实验室,没有设备,没有助手,她在巴黎大学一个无人使用、四面透风漏雨的大棚里进行试验,把8吨沥青矿渣进行溶解分离,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工作,终于找到了具有极强放射性的新元素“镭”。

中国有一位年轻人叫刘伟,10岁时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双臂。面对这个天大的打击,他没有消沉,而是鼓起勇气尝试用双脚吃饭、洗衣、做一切事情。后来竟然尝试用双脚弹钢琴,并走上世界音乐舞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让世人惊叹,成为奇迹。作家高晓松问他:“你怎么用脚弹钢琴?我们简直想都不敢想……”刘伟回答说:“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大家看看刘伟,听听他的音乐,就觉得生活中,任何的抱怨或者不满都应该没有了。而刘伟正是因为有一种敢于尝试的精神,才创造出了奇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事实证明:“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正是我常说的一句话: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问题是你是否敢于去尝试!尝试与创新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尝试是手段,创新是目标。我们通过尝试的手段,达到创新的目标。创新教育已提了好多年,可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只有目标,没有理想的手段。3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尝试是达到创新比较理想的手段。正如有的学校在墙上所贴的大字标语那样:“从小会尝试,长大能创新。”

尝试教育的特征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行后知,先做后懂”,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因为预先没有现成的结论,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为创新留有空间,学生的思维比较自由、开放,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就会养成对于不认识的事物敢于尝试的习惯,养成奇思妙想、标新立异的习惯,养成攻坚克难、坚持到底的习惯;就会摒弃依赖他人的习惯、唯书唯上的习惯、胆小怕事的习惯,从而逐渐形成人的一种精神,一种受用一生不可估量的精神,乃是尝试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尝试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一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尝试是一种教育方式

中国是文明古国,应该是最重视德育的国家,从上到下,都是“德育第一”,“德育为先”,花费的时间并不少,收效却不理想。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引起世人的嘲笑,实在令人惭愧。这些人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连最起码的文明行为都没有做好,还谈什么德育!

中国学校的德育怎么啦?究其原因,主要是说教太多,大话、空话、假话太多,行动太少。有的孩子在学校里是劳动标兵,可回到家就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不肯做一点家务。当然这与家庭教育也有关系。父母逗孩子玩时,喜欢问孩子,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孩子看见只有爸爸在场,就说喜欢爸爸;看见只有妈妈在场,就说喜欢妈妈;两个都在场,就说我喜欢爸爸又喜欢妈妈。这时父母哈哈大笑,夸自己孩子聪明伶俐,其实这是逼孩子说假话,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坏习惯。

德育不能光注重“知和懂”,更要注重践行(尝试)。大家都重视德育工作,但方法、手段不到位:重说教,轻行动。其结果就是造成一些学生说得好,做不好,会说不会做,只说不去做。滋生说一套、做一套的弊病。我们的德育缺少的正是“行动”,“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从大的方面来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学校来说也是“空谈误事,实干兴校”。同样,德育工作也要切忌空谈,重在实干(尝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源于实践,也就是“先行后知”,“先练后讲”,这说明德育工作呼唤尝试教育思想,尝试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尝试是一种有目标的过程,具有普遍意义。用在德育工作中,要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自己主持班会、自己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自己布置教室、自己制订班规……“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放手让学生尝试做各种事。按理说,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层单位,可是都是班主任说了算,学生只有配合的份,只有听话的份,只能做助手,不能做主人。这样的班主任,尽管把班级工作搞得有条不紊,学生安分守己,也许能评上优秀班主任,但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里,最多只能做一个优秀的被管理者,除此以外,还能得到什么呢?

尝试教育要求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尝试去做各种事。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班委会的人选,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参选学生可以发表竞选演说,然后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由于班委会是大家民主选出来的,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就为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班委会领导下,让同学分工合作布置自己的教室。学校可进行班级“装饰文化”评比,选出“最美教室”,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每周的班会要交给学生自己办,从确定主题,分工准备节目,到邀请任课教师及家长参加,都让他们自己干。组织秋游,让学生来决定,到哪里去,怎样去,经费怎样解决,安全怎样保证,都让学生自己安排。教师仅是辅导员、大朋友。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虽然不那么完美有序,甚至可能七嘴八舌、吵吵闹闹,可是得到的恰是充满自信、自尊、永不言败的尝试精神,这是十分宝贵的东西,是过去的教育方式无法得到的东西。实践证明,这样不但把班级管理好了,而且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收获了快乐,还从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尝试精神和创新精神。

尝试是一种实践,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积累。通过不断尝试,不断提高,逐渐养成了一种行为习惯。习惯一经养成,就转化成一种自己的精神,成为一种自觉。

早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

漫话》中就说过:“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尝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尝试把做人的道理,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习惯。黑龙江省鸡西市,辖有9个区县,他们把尝试教育思想引入到德育工作,重点放在“创新德育形式、强化尝试养成”上,强调学生的行动,采取“先行后知”、“先做后导”策略,在尝试中去养成、去实践、去体验,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他们通过教育实践已构建了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并取得成效。

四、尝试是中国教育的亮点

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要总结研究中国当前教学改革中的趋同现象。我国幅员辽阔,但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你改革、我创新、他研究,最后都走到同一条路上。这种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趋同现象,是教育规律在起作用。这种趋同现象中最大的亮点是尝试。上世纪80年代的青浦经验,90年代的洋思经验、东庐经验,新世纪的杜郎口经验,风行全国的尝试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茶馆式教学法,辽宁魏书生的语文六步教学法,都体现了尝试思想。尝试作为当前教学改革中的趋同现象,充分证明尝试的普遍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人民教育》编辑部余慧娟所说:“尤其是近10年、20年来,众多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最引人关注的那些,竟然都能从‘尝试教学’那里找到渊源。”

中国教育理论界,崇洋之风太盛。中国教育理论界历来崇洋。先学日本,后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后向苏联学习,全盘苏化,改革开放以后欧美各种教育思潮涌进中国,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理念左右着中国教育理论界。教育界的有识人士一直反对崇洋。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呼吁:“今日中国之教育方法亦有两个缺点:一是方法不与方针一致,造就一人不能得一人之用;二是从外国贩来整套之理想与制度不能适合国情,不能消化,不能在人民生活上发现健全之效力。”直到现在,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仍感叹:“一贯地到外国教育超市里采购,并拿来‘以洋非中’,令人遗憾。”中国教育理论界崇洋风气由来已久,造成的原因很复杂,有一个主要原因,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中国教育界,是翻译家当教育家”,而且这些“教育家”还掌握着中国教育的话语权。“发现”“ 探究”作为教育核心理念,风靡全中国。张奠宙教授力排众议,旗帜鲜明地支持尝试教学。他指出:尝试教学,有探究、发现教学的优点,却比探究发现更切实际、更有效率。理由有三:一是尝试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探究发现却非人人都能做到;二是尝试教学是每堂课都能进行的;三是尝试教学是每个教师都能驾驭的。尝试的本意是,先学后教、先做后说。尝试之后,教师依然起着主导作用,不会出现放羊式的混乱,也不会出现因能力不够无法发现的困境。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千年学校教育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又涌现了许多教学流派和教学经验。中国的教育理论,为什么一定要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转呢?外国人说“探究发现”,中国人也只能说“探究发现”。其实外国人也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美国在2011年7月的“K―12科学教育框架”中,最抢眼的甚至有些颠覆意义的改变是,首位关键词从“探究”(inquiry),变成了“实践”(practices)。文中说“探究”是美国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核心理念,同时指向学生应该发展的重要能力和科学教学的核心方法。因我国现行的科学课标制定时主要借鉴了这一美国《标准》,“探究”也成了我国科学教育研究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从教学一线到最高级别的理论刊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探究”为何失宠,“实践”又强在哪里?现在美国人改了,中国人是不是也要跟着改呢?跟在洋人屁股后面走的人,永远落后于洋人。当今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大国,这种自卑的崇洋风气,同大国风范格格不入。中国教育要走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的话语权。2013年10月,在上海市育才中学,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论坛”上,我在主题发言中指出,西方学者提出“中国教育的悖论”(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际测试中领先于欧美国家,各项大赛连连夺冠,而中国的教学方法又如此落后?)我用事实说明了这个悖论不成立,是个伪命题。对于西方人对我们的成见和误解,我们要敢于辩驳,要敢于坦陈自己的观点,不能低三下四不发声,老是做“应声虫”。当有些人还沉浸在崇洋梦里没有清醒时,一位西方学者已看到世界发展的趋势,美国资深专栏作家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央王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终结》一书中提出:“假以时日,中国不会变得更西方化,世界将变得更中国化。”

尝试教学研究历经半个多世纪,从“先练后讲”的萌芽期发展到尝试教学法,再从尝试教学法发展到尝试教学理论,现在又从尝试教学理论提升到尝试教育理论,走出了一条合乎逻辑的发展轨迹,遵循了“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在中国教育实践的沃土中逐渐成长。从2006年正式提出构建尝试教育理论到现在已有七八年时间,在全国各地新一轮教育实验中,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教育实验周期长,构建教育理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概括,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还必须走很长一段路。

目前,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已成立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便于更好地开展教育实验和理论提高工作。我们又启动编写《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丛书》,初定一套12本,准备用8~10年时间完成。我已是近80岁的人了,有人好心劝我:“你年纪大了,一生辛苦,该是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了。这项工程任务太艰巨,工作很辛苦,你又何必呢!还能完成吗?”这项工程就算再用10年时间,我已到90岁了,相信我能活到那一天,把这件大事做完。做这件大事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全国各地许多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实验学校的支持,有几十万实验教师参与,有教育理论界的学者们指导,依靠大家,定能办成大事。我信心百倍,义无反顾,继续尝试,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略)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上一篇:邱学华上语文课《济南的冬天》 下一篇:教育,面朝幸福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