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与地形的协调性处理方法

时间:2022-10-13 05:59:36

路堑与地形的协调性处理方法

摘 要:路堑是为了缓解公路纵坡坡度而设置的一种工程结构,是路基工程施工的特殊组成。它在施工的过程中与当前地形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需要协调工作,从而有效避免生态、质量和环境问题的出现。本文从路堑的概念和施工技术要点入手分析,着重探讨了其与地形的协调处理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路堑;道路工程;地形;协调性

路堑是通过开挖天然地基做成的路基结构,这种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天然路基高过而进行的。就过去工程施工实践分析,路堑所通过的地层在时间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地质结构,同时它的施工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严重破坏,由于路堑边坡长期处于地壳表层,受到自然自然作用下极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和土质破坏。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慎重的考虑和对待。特别是在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那些深路堑的设计,这更是道路工程的一个施工难题。

一、路堑概述

路堑是现代化道路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岭地区公路施工建设中更为常见,占据着重大的施工比例。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最为常见的路堑形式主要包含有刀削式路堑,这种路堑往往会形成大范围的地质创伤,给道路景观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在目前的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大力的落实安全、环保、舒适、节能、和谐的道路建设理念,从而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在公路施工中做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实现路堑与地形的协调、降低和减少因为路堑而造成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

路堑主要指的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开挖而成的一种道路基础结构。在工程施工建设中,路堑所经过的底层长期处于暴露状态,受到阳光、风力、雨水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产生演变和发展,从而造成地质形态破坏。为此,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我们对这种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做好其与地形、环境和地质的协调问题。

二、路堑与地形的协调分析

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为了让工作人员充分的了解到地形与路堑之间的协调关键性,我们在工程施工之前通过调查十多条国道的路堑情况来对路堑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中包含了许多已经使用多年的公路工程,也有一些刚修建完成的工程。经过分析和调查我们发现,在路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和地形之间的协调性问题还很多,其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1、坡高

路堑的高度是造成地形切割的主要原因,这种问题的存在严重的破坏了地表植被,影响了人们的视觉效果。经过分析和调查,在过去的工程施工建设中,受到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人员本身认识的影响,不同时期修剪的道路所造成的边坡问题也不尽相同。如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所修建的工程与新世纪修建的道路工程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新世纪修建的道路工程中,由于设计工作人员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和低碳意识较为强烈,其对于坡高的控制十分合理,同时对于景观缺陷的处理也极为科学。

2、坡型

路堑的坡形与周围的地形条件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关系,通常都是以平面为主的,只是在工程建设中,当路堑总体来说低于路面结构的时候,其必然会产生一个曲面状态和弧形。通过在工程施工中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造成这种原因的问题主要在于横断面设计的不合理,在设计工作中采用了戴帽子设计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也就是在标准横断面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加高的方法进行施工,这必然造成路堑横断面切削的增加,从而给周围的地形和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坡面与地形之间的折现也严重的影响到地形与坡面的畅通性和连续性,给美观性带来严重影响。

3坡度

就拿同一路段的路堑来进行分析,同一等级边度大多都是维持不变,即使发生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缺乏过渡情况,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4、坡面

经过多年的工程施工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岩石路堑边坡上炮孔要严格按照施工痕迹来进行分析,其与周边岩体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岩石路堑在施工的时候为了保持岩体设计坡面成型并且防止围岩破坏,常采用轮廓控制爆破技术(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形成一个平整的开挖面。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追求坡面的光滑度和半孔率。

三、原因分析

1设计理念问题

理念是灵魂,理念直接引领着管理、设计和施工,它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路堑设计与地形协调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往往不是施工质量问题、也不是资金投入问题,而是设计理念问题。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有新的设计理念,如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工程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采用创造式设计而不是标准化设计、采用动态设计而不是静态设计、工程设计与植被恢复设计相结合而不是相互隔离等。

2设计方法问题

路堑的设计是在三维空间下进行的,若考虑到行车动态景观要求,则应在四维的坐标下设计,而传统的横断面“戴帽子”设计方法与新理念的公路设计不适应,必须进行变革。

3施工方法问题

传统的施工方法以单独追求稳定为目的,以规则、整齐为验收标准,忽视人工痕迹的消除。新的施工方法必须在保证路堑稳定的前提下,避免炮孔残留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通过炮孔设置或适度的超爆与欠爆来控制坡面的粗糙度,获得优美的景观效果。

四、路堑与地形的环境协调性改进对策

1路堑段公路线形与地形结合要合理

一般来说,曲线容易配合丘陵和山区地形。为了得到路线与地形的协调,路线的走向与地形等高线的走向一致时,协调性最好,而当线形垂直于地形等高线时,将产生的协调性问题最大。

在丘陵区布线,则宜在坡脚之间穿越,这样与地形有好的配合,且纵面不会有大的起伏。而高等级公路布线时采用隧道、半山桥等构造物来适应地形,这样也可能形成优美的道路景观。对原有地形大的切割与破坏不可能有好的视觉效果。

2路堑边坡与地形的协调

边坡在视域中所占的面积大,对视觉环境的影响大,从形状与地形的协调、坡度与地形的协调、坡面与地形的协调、坡高与地形的协调等4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削平、沟谷创造、变化坡形等方法改善边坡与地形的协调性。这些处理技巧除了确保坡面和自然地形之间具有顺畅的连续性外,尚要同时做到防止坡面侵蚀,促进野生植物种的入侵,提高短期内自然恢复的可能性,使路堑边坡恢复到自然的地域景观、环境中。

五、结语

路堑多为平直的坡面、坡度较陡、坡度缺乏变化,与周围地形变化缺乏联动,过于人工化,部分路堑深而长,协调性差。削平设计、沟谷创造、坡度变化、边坡形式变化、特殊施工技术等措施有助于改进路堑与地形的协调性。给出了路堑边坡与地形的协调处理技巧汇总表,方便设计与施工人员参考。欲改善路堑与地形的协调性,还要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施工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致荣. 路堑环境协调性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外公路. 2010(03)

[2] 田兴龙. 浅谈公路路基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处理措施[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17)

上一篇:国内水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下一篇:浅谈电子文件与数字化档案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