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我只知道吃,我是保护生态

时间:2022-10-13 05:17:52

别说我只知道吃,我是保护生态

“什么都敢吃”的中国人已经成为地球生态的救世主。大闸蟹、小龙虾、野兔、牛蛙等在外国泛滥成灾甚至破坏生态平衡的物种,在中国吃货们眼中只有三个字:吃吃吃。

无数次网上隔空喊话后,吃货们又盼来了最新“生态系统杀手”――从美国进口的亚洲鲤鱼终于在网上开卖了。从此,用嘴保护生态不再是一句空话,“吃得伟大,吃得光荣”的时代再次降临。

美国欠的不只是外债,还有“鲤鱼情”

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草鱼、青鱼、鲤鱼等8种鱼的统称。这些鱼食量惊人,每天能吃掉近一半自重的水草和浮游生物,因此它们在美国的主要作用是清洁水体。问题是它们在美国没有天敌,得以作威作福。值此鲤鱼泛滥、美国人手足无措的时刻,中国人张口了。

5月底,亚洲鲤鱼在淘宝上线两天就有上千单交易,最畅销的是美国野生鲢鱼贡丸,两天不到有近千人购买。

买鱼的市民纷纷表示:“没吃过,花点钱尝鲜,心甘情愿。”吃货们保护生态系统的热情绝不只是说说而已。这些鱼并非格外肥美,价格甚至是“本土同胞”的3到4倍,但这依旧无法阻挡中国胃的蠢蠢欲动。

好奇不止害死猫

中国吃货们为全球生态平衡做出的贡献令人动容,但碰到外来物种,最好还是先考察了再吃。

美国鲤鱼虽然因为生长在野外,肉质更为鲜美,但野生环境也可能滋生更多污染物。1992年就进口过德国大闸蟹的成隆行和身在德国率先试吃的中国吃货得出同样的结论:德国的大闸蟹蟹壳里空荡荡的,基本没有蟹黄,即使有也略带苦味。

受限于食品安全检验检疫,国外食材并非唾手可得,虽然中国人对吃的猎奇心由来已久可以理解,但好奇不止害死猫,还可能会坏了肚子。

急求“吃货生态环境救援签证”

同样是小龙虾,在中国餐厅可以卖到15元一只,在苏格兰却只有被踩死的命。那里的小龙虾一度多到“踩着虾身过河”,而当地政府担心形成食材市场,禁止捕捞食用,于是苏格兰人只好“一脚15元,两脚30元”地继续踩下去。

同样“生不逢地”的,还有澳洲野兔。这种兔子最多时达到40亿只,换句话说,如果家养,澳大利亚人每人要养20只兔子。每年要花上亿澳元灭兔的澳大利亚人急坏了,中国吃货们也急坏了:这东西能吃啊!好吃啊!赶快出台“吃货生态环境救援签证”让我们组团去吃兔兔好吗!

此外,德国大闸蟹、美国牛蛙等在当地因泛滥被视为危害的食材都让中国吃货们一次次心疼:别花钱治理了,最科学的治理方法就是葱爆、干锅、红烧和油焖……

(选自2015年第15期《博客天下》,本刊有改动)

上一篇:无目的的美好 下一篇:居里夫人故居:藏在“深闺”少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