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iolus versicolor固体发酵产漆酶的研究

时间:2022-10-13 02:58:53

Coriolus versicolor固体发酵产漆酶的研究

摘要:研究云芝固体发酵产漆酶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得出较好的培养基组成:固体发酵基料选择麸皮与花生壳,其合适的比例为1:1,液体营养盐中葡萄糖浓度为0.5%,培养基含水率为70%,初始pH为2.0,接种量为20%、培养温度为30℃。通过对产酶条件的优化,优化后的漆酶的最高酶活力是优化前的4.1倍,杂色云芝在该条件下产漆酶,达到最高酶活需要10天,并且最高酶活可以维持3~4天。

关键词:杂色云芝;固体发酵;漆酶;发酵基料

漆酶最早是在漆树的汁液中发现的,故将其命名为漆酶。漆酶广泛存在大量植物、真菌中。分泌漆酶的真菌主要集中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及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等高等真菌,其中最主要的是担子菌亚门的白腐真菌。漆酶在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Pertersen利用漆酶中铜离子的催化特性,除去色拉、蛋黄酱等食品中溶解的氧,消除了食品中的亚麻酸和溶解氧反应生成的挥发性异味组分。Jujiop通过研究发现,用漆酶对木材中的木质素进行处理,可以节省30%的动力。

本实验选用杂色云芝为菌种,着重研究杂色云芝固体发酵产漆酶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从而提高漆酶的活力,使漆酶能得到高效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

杂色云芝菌(Coriolus versicolor),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保藏。菌丝体于4℃保存在PDA斜面培养基上。

1.2基本培养基

(1)固体斜面培养基(g/L):马铃薯200;葡萄糖20;琼脂20。

(2)固体发酵培养基(/瓶):麸皮5g;花生壳5g;液体营养盐23 mL;吐温80 2滴。

(3)液体营养盐的配制(/L):葡萄糖5g;(NH4)SO4;KH2P043g;MgS04?7H2O O.5g;愈创木酚4g;CaCl22g;CuSO40.6mg;0.2mol/L pH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100mL;微量元素浓缩液1mL。

(4)微量元素浓缩液的配制(g/L):MnSO4 0.3;FeSO4?7H2O 3;ZnSO4?7H2O 0.3;VB1 0.1。

1.3 培养基中漆酶酶活的测定:

在3mL总反应体积中,含有0.5mmol/L底物[2,2 -连氮-二-(3 - 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 1mL,50mmo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和酶液共计2mL。将缓冲液和ABTS在50℃水浴保温5min后,立即用移液枪添加适量酶液,并同时开始计时,分别测定1min, 2min, 3min时420nm处吸光值。定义每分钟氧化1μmolABTS所需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U)。

液体酶活计算方法:液体酶活力(U/L)= OD×V1/( V2×t×ε)

式中: OD:吸光度增加值;t:间隔时间(min);V1:总反应体积(mL)

V2:酶液体积;ε:消光系数(M-1 cm-1)[ε420= 36000 ×10-6 M-1cm-1]

固体酶活计算方法:固体酶活(U/g原料)=液体酶活力(U/L)×M1×M2

式中: M1:提酶时固体基质(g)与所用的缓冲液(L)的比值

M2:发酵以后固体基质的湿重(g)与固体原料的重量(g)的比值

1.4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采用改良的Bradford法测定

1.5发酵方法

将C. versicolor菌种从PDA培养基上刮到无菌水中,用匀浆机打碎菌丝体,开低档,时间约4s。用移液管吸取3mL菌丝体悬浮液于固体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在30℃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并保证一定湿度,培养10天左右。

1.6固体酶曲中漆酶的提取

称取1g湿曲,加入49 mL柠檬酸缓冲液并充分搅匀,40℃下提取1h。然后将浸泡液于10000rpm, 4℃条件下离心5 min,得上清液即初酶液。

2 结果与讨论

2.1最佳固体发酵基料的确定

选用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皮、花生壳等纤维废弃物为固体发酵产漆酶的发酵基料,各称取5g放入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5g麸皮、23 mL液体营养盐和2滴吐温80,在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6天,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纤维原料对产酶的影响

由图可知,以花生壳为原料时,云芝分泌漆酶的活力最高(46.4U/g原料),并且周期较短,达到最高酶活时仅需要8天。这是因为花生壳结构比较疏松,里面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菌丝体利用,而且发酵过程中透气性较好。玉米芯也具有与花生壳类似的特点,所以产酶活力也比较高,仅次于花生壳,但是达到最高酶活力的时候比花生壳要多两天。稻草是常见的农业废弃物,但是利用稻草固体发酵产漆酶时,菌体生很缓慢,漆酶分泌量也很少,这可能是因为稻草表面有蜡质,C. versicolor菌丝不能吸收稻草中的营养物质,因而也就不利于菌体产酶。

2.2麸皮和花生壳最佳比例的确定

麸皮与上述五种纤维原料有所不同,除了能够提供必要的碳氮源,还可以为漆酶合成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经过对发酵基料的比较,花生壳的产酶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在确定花生壳作为发酵基料的基础上,着重考察麸皮与花生壳按不同配比混合后,云芝产漆酶的情况。选取11个不同的麸皮与花生壳的比例水平,培养12天,从第6天开始每天取样,选取第6天、第8天、第10天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图2。

在实验过程中,固体基质采用全麸皮的时候,菌丝体生长旺盛,但是漆酶产率较低;固体基质采用全花生壳时虽然菌丝体生长比全麸皮时生长缓慢,但是其漆酶产率比麸皮要高。由此可以看出,麸皮有利于菌丝体生长,花生壳有利于后期的产酶。由图2可知,麸皮和花生壳比例为1:1时,产酶周期较短,漆酶酶活最高为86.6U/g原料。

上一篇:民俗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刍议 下一篇:青岛崂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