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10-13 02:53:38

关于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 设计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暗示或启迪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课堂情境的创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物理课堂 情境 创设

设计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暗示或启迪作用,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课堂情境的创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授课伊始,导入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常见形式。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可自然地引入新课。创设有趣的新鲜事例,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创设的问题具有一定悬念,容易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思考,这些都将会对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开端作用。

创设导入情境的方法通常以教师提问、实验观察或习题解答为主,内容多为基本概念的复习和导入、定理定律的应用、公式运用解题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自然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授“浮力”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首先做一个演示实验,将一小块密度较小的塑料板和一小块铁片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到塑料板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铁块会沉入水底呢?”肯定会有学生回答是因为铁块重,这时教师可出示一幅彩图,彩图为一幅钢铁做成的巨轮,这时再提问:“为什么巨轮比小铁块重很多,却能够载人载物而不沉入水底呢?”

这样创设导入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这时讲授新课,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讨论、学习。这样情境的创设对新课的导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创设递进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在课堂教学的授课中,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课堂气氛渐入佳境,此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些递进的情境,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逐步深入本质规律的研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例如,在向学生讲授“透镜”一节知识中,教师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凹透镜后光线方向怎样?经实验得出答案后,再创设问题情境:不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光线又会怎样?又经实验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创设第三个问题情境:非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又将怎样?再次实验证明。通过三个问题情境的逐步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很明显,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递进问题串情境的创设,学生对透镜的认识会较为明确。创设递进情境,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概念,学习探求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在这类情境的创设时要注意层次清楚,要符合问题探究的逻辑性。

三、创设求异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很多物理习题的基本题型我们教师都讲解得很到位,学生当时也理解了,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由于命题者将问题的某些发问角度变化了,有些学生就无从下手了。其实,这是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学生对物理问题往往只从某一角度理解,若变换角度,理解物理概念就显得困难。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创设对同一物理问题的情境。

例如,在讲授“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且静止流动时液面总保持平衡”的问题后,我们可随即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同液体的液面还能相平吗?你能解释吗?在学习漂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后,可以这样设问:一条船从海里开到河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

从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物理概念作全面分析的思考,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

四、创设社会热点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对物理与科技、社会的理解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仅仅关注书本知识,还应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因此,我们可结合社会、科技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我们可创设以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在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中,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护路工人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路面上的冰会在0℃以下融化,从而使交通畅通。

(1)请你就这个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

(2)要使汽车能在雨雪路面上行驶,还可采用其他什么方法?并说明理由。(说出一条即可)

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以雪灾为背景,在考查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意志。

四川汶川“5・12”8.0级大地震牵动着国内、国外亿万人民的心。地震过程中,也融入了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决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民之心。

还比如以“神州七号”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背景来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不仅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既能学到物理知识,又能陶冶情操。

因此,我们应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此为背景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在学好物理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物理、社会、科技之间关系的理解。

此外,我们在教学中,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的理解,还可创设一些问题强化情境、趣味性情境、故事情境等。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教学效果起着重要影响。我们必须不断积累素材,重视方法的总结,在课堂创设情境应注意以下三点:

1.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材前后的关联,选用适当的创设情境方式。

2.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灵活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而且能够巧妙地分析、解决创设情境所涉及的物理问题,不能有趣但没有实际意义,应兼顾趣味性、社会性和知识性。

3.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是让教师更好地“搭桥”,学生更好地“过桥”,因此,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应注意符合学生认知的结构梯度。

总之,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必须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使学生掌握物理问题的本质,领悟学习的方法,使我们的物理课堂能够获得更好的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楼松年.“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索.物理教学,2006,(1).

[2]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析初中物理基本学习方法 下一篇: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