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国农场“插队”

时间:2022-10-13 01:26:20

去法国农场“插队”

到法国留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在法国一个综合型农场“插队”,经历了3个月的打工生涯。

农场离法国西北部城市南特不远,到海边也只有百多公里。农场除了主要种植烟叶、玉米、榛树外,还养了肉猪和肉牛,这种混合经营方式在法国的农场是很普遍的。

我刚到的第一天,农场老板就带着我去“走马观花”,大致认识了一下整个农场的概况。农场面积很大,相当于国内一个行政村的地盘,我们开车去的。一条公路贯穿其中,把农场分为两大部分。一边是大片的玉米地,放眼望去看不到边界;另一边是烟草地、榛树地,还有肉猪饲养场、肉牛饲养场以及一口大鱼塘。靠近饲养场的地方,有烟叶烘烤炉和小型加工修配厂。农场老板的住宅就离池塘不远,房前屋后都是绿草、鲜花和果树,前面空地还有个菜园。农场主一年四季几乎不用买蔬菜,园里的东西足够享用了。即使在冬天,还有塑料大棚温室可提供新鲜蔬菜。

我的任务就是收割烟叶。在这个农场,只有收割烟叶才需要请人,其他农活都有高度自动化的机器,平时只需老板和另两个家人就能运转正常。当然,收割烟叶也不完全是手工,也有一台体积庞大的采摘机器。虽然我是外国人,但是一去就被任命为班长。老板说我看上去聪明能干,在国内又有工作经验,而且我的求职信中说自己“出身于农村,熟悉各种农活”——后来,我想是不是咱当初吹过头了?

除我之外,还有另外4个工人,其中一个是“机动”,这样他们可以轮流休息,只有我是全天候工作的。收割烟叶的专门机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下面有3个人负责采摘,而我在平台上面负责控制机器兼收集装柜。在下面干活的人,以为我的活儿比他们轻松,其实不然,我的活儿更辛苦,特别是酷日当头的时候,晒得我都快晕过去了。采摘上来的烟叶并不是随便往两个铁柜子里面塞,而是一层一层竖着放,相互之间既不能贴得太紧,贴紧了不容易烘干会作废;但也不能太松,松了每柜所装的烟叶就不够数量。

我一边忙乎手里的活,还要一边控制机器的速度,告诉下面的人采摘烟叶的数量。烟草是一行一行栽种的,每一行都有500多米长,而我要保证一个单程正好装满两个铁柜,然后卸在田边等老板开着拖拉机运走。这就要控制好机器的行进速度和采摘烟草的数量。

说实在的,把握好这个可真有些难度,刚开始时,不是早早装满了铁柜,就是走到尽头了铁柜都还没满。老板很不高兴,我心里也憋着一股气,暗下决心,命令自己一定要做到。在干活时,我一边观察烟叶的长势,一边留心田界的树木和电线杆,通过参照物来判断所剩的距离和采摘数量,然后再不断调整速度和数量。大概一个星期后,我控制起来就游刃有余了,再后来,凭感觉都能做到不多不少。

那3个月的打工生涯,是我来法国后口语提高最快的时期。周围就我一个中国人,我住在老板家,从早到晚都说法语,以前积累的词汇不断冒出脑海,平时所学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当时天天跟老板和工友们在一起,并未觉出自己法语的飞快进步,后来回到中国同学们中间,他们一听我开口说话,个个惊讶不已。

其实,在法国这几年,每一次口语的升级,都得益于暑假打工的交流,那才是真正的融入和体验。法国人会提醒我的语法错误,纠正我的发音,教给我单词和一些风俗民情。虽然我向来不赞成正常学期的半工半读,但到了假期,即使不缺钱花,也应该深入到法国社会去打工,和法国人打成一片。打工中,你不但可以学到活生生的法语,还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和法国人的生活。

古广超摘自《留学生》

上一篇:校名石 第8期 下一篇:中西融合佳作——《空山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