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信心在丰田杯上战胜李世石

时间:2022-10-13 12:26:38

第八届NEC杯的八强赛第一次在哈尔滨举行,常昊、邵炜刚、王磊、孔杰捉对厮杀。除了孔杰外,其他几位都是哈尔滨的常客。常昊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有条不紊,如同他的棋一样,讲话也中规中矩,极少“漏着”。既不像老聂般个性张扬,容易授人以柄;似乎也缺少王磊、邵炜刚深沉中透出的冷幽默。但他条理极清晰,每个问题都似事先准备好一般,滔滔不绝中一、二、三、四为你条分缕析,我为多问些问题有时不得不有失礼貌地插话。

话题先由围甲开始,常昊所在的上海队第四次出征围甲,仍未显露出强队应有的风范,且有趋弱之势。老牌冠军队何以沦落至此呢?

常:这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现在施行的联赛跟以往有一些区别。围甲联赛刚开始时各队基本都是以本地棋手为主。可以说没什么流动性,这样上海队的优势很明显。

现在虽然也未完全开放,毕竟人还是流动的。另外,随着外援的加入,各队的综合实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上海队因为本身实力已经很强,不太可能引进其他人,所以他们对上海队的压力已越来越大,上海打围甲会越来越困难。

而且随着联赛一年年搞下去,年轻棋手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各队有很多20岁左右的高水平棋手,他们的成长虽然不能说完全是得益于联赛,但帮助肯定很大。这些年轻人在技术水平、比赛经验各方面提高很快,对上海队也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很奇怪,别的比赛时上海队员发挥不错,不知为什么到了围甲上不够稳定。可能和围甲的赛制也有一定的关系,有时候联赛在一个星期连着下,心理状态如何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围甲这种团体赛,如果是个人赛的单淘汰制,输了就被淘汰出去了,而联赛时间跨度长,心理上的调整不易做好,我想在这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在韩国的霸权主义下,中国棋手很难有露脸的机会,三星大捷的适时推出像强心剂般激活了萎靡的棋坛,媒体也跟着聒噪起来,作为中国顶尖棋手的常昊怎样看待这次胜利呢?

常: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近一两年来韩国棋手的成绩一直特别好,我们很难在比赛中压倒他们。而这次三星杯预选赛他们出动160多人,胜出6人,我们只有30多人,胜出10人。可以说在胜负比例上特别高,对我们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但同时也应看到,这只是一次预选赛,很难说明真正的问题。韩国的精锐部队还都没出来,以李昌镐为首的四大天王直接下本赛。不能因为这一表面的大捷就说怎么样了,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李世石绝对算得上近期围棋界的风云人物,不仅因为他口出狂言,将万人景仰的李昌镐视为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且他说到做到,以屠龙这种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想当初常昊在天元对抗赛上2比0降服了这位张狂小子,他对李世石应该有着深切的了解。难道短短一年时间小李就达成了一次飞跃?

常:并不见得他的水平有什么大的提高,因为当时他的水平就很厉害。我当时和他差不多,现在也是旗鼓相当。

下天元赛时感觉他的棋很有特点,但也有明显的弱点,说白了就是还不太扎实。但随着大赛经验的丰富及个人阅历的增长,他的棋比以前更加成熟了,而且他的棋比较锐利,一旦下顺了,状态马上就会出来。

我和他马上要在丰田杯上碰面,虽然天元战2比0赢了他,总成绩3比1领先,但只要自己放开的话,发挥出水平,我还是对自己挺有信心的。

一直有一个疑问,像常昊这样的顶尖棋手目前有没有自己无法逾越的高山,也就是技术上无法追赶的对手。

常:应该说没有。世界棋坛最强的还是李昌镐,他的水平很稳定,心理上更强。在LG杯0比2落后时能扳回来很说明问题。

李昌镐的技术很全面,尤其后半盘厉害,下得非常紧。像李世石说他缺乏力量,其实这里面有个误区。什么事都有两面性,有时候官子好是他制胜的法宝,有时候也难免过分依赖后半盘,不太愿意跟人家一决胜负,总是希望把战线拉长,因为他对官子太有信心了。

但李昌镐的中盘力量也非常强,如果你走无理手,马上就会被击垮。在韩国棋手都好杀的情况下,能抵挡住曹薰铉、刘昌赫这样的攻击手很说明问题。只是相对于官子,中盘没那么突出而已。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求突破,但越往上就会越难。作为棋手,已达到一定高度的常昊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呢?

我现在的棋还不能说是很高,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即便是李昌镐这样的高手也一样。

要想有所突破的话最重要的还得是整体水平的提高,一句话也说不清楚,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会太一样。

其次下棋是种脑力活动,平时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影响它。比赛时发挥不好并不是简单的心态问题。(上次三星杯决赛输给老曹很可惜,是否有心理上的因素――笔者)

跟技术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如果是一般性质的比赛,赢下来的概率肯定会大。因为是世界大赛的决赛,会不由自主地有点紧张。

但我想一点不紧张也不符合人类的生理特点,完全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们怎样做得更好而已。

上一篇:赵守洵:我最大的愿望是进入国家队 下一篇:吴清源自传(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