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博物馆馆藏博局镜

时间:2022-10-13 12:10:32

滕州市博物馆馆藏博局镜

【摘 要】山东省滕州市为三国五邑之地,商周时期有灿烂的青铜文化,秦汉以后随着铁器的普及,铜镜成为铜器的主要代表,汉代的博局镜又是铜镜中的主要种类之一。现分类介绍一下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馆藏博局镜。

【关键词】汉代;博局镜;T、L、V纹;六博

铜镜的发展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共经历了4000多年。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铜镜铸造业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汉代时铜镜发展鼎盛时期之一,汉代主要的铜镜种类先后有草叶纹镜、博局纹镜、星云纹镜、蟠螭纹镜以及因铭文而定名的日光镜、昭明镜。

博局纹镜在全国各地出土较多。在滕州也发现为数不少的博局镜。博局纹镜在西汉中期即已出现,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出土了一面大乐贵富博局蟠螭纹镜。主纹区位于方格与弦纹之间,饰有T、L、V,其间或填饰四神,或填饰几何纹,有些主纹区外有铭文带。以宽平缘上饰有几何纹(云纹)较为常见。

T、L、V纹饰在汉代的常用的一种纹饰,日晷和六博上都有,秦汉时期的六博活动非常的流行。博局是用一块长方形或方形的石板或木板制成,其上有TLV等符号组成的十二曲道。博棋共有十二个棋子,六黑六白,二人对博。

根据主纹特征,博局镜可以简单分为四类:鸟兽博局镜、四神博局镜、几何云纹博局镜、简化博局镜。现将馆藏的博局纹镜进行分类介绍:

一、鸟兽博局镜(图一、图二)2面

在汉代沿用早期青铜文明使用的一些动物纹饰作为纹饰,只不过纹饰更加写实。在很多汉代遗址墓葬发掘中都发现动物纹饰,汉代的陶器、铜器、玉器、汉画像石等类文物图案中,都有很多大量的动物纹饰,其中常见的有龙纹、虎纹、鸟纹、鱼纹等。

图一,八禽博局镜。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双线方框,其外、博局及八乳将主纹带划分为四方八区,每区填以禽鸟纹。外饰一周放射状短斜线。缘饰两周三角锯齿纹,卷缘。

图二,八禽博局镜。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座外方框内分为四区,座外方框内分四区,两道三条短纵线将每区分为三个小区,填以五点纹。方框外博局纹和乳钉将主纹分为四极八方,每区一只禽鸟,空隙填以云纹。外饰一周放射状短斜线。缘饰两周三角锯齿纹。

二、四神博局镜(图三、图四)2面

汉代四神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是汉代流行的装饰题材,其流行同汉人避邪求福的观念相联系。四神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春秋冬夏四个季节。在很多四神博局镜中四神兽纹饰同时与其他瑞兽纹饰配对出现的,如独角兽、鹿、羽人、蟾蜍等。

图三,尚方四神博局镜。圆形,圆钮,变形四叶纹纽座。座外方框内环列十二乳及十二地支。其外八乳及博局纹。方格、博局及八乳划分为四方八区,四方八极内青龙配禽鸟,白虎配独角兽,朱雀配鹿,玄武配羽人,玄武后一小禽鸟,羽人做戏禽状。此镜铭文属尚方真大巧系列:“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而金石天之保兮。”边缘两周锯齿纹夹一周双线波折纹。

图四,尚方四神博局镜。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座外方框内分四区,两道三条短纵线将每区分为三个小区,填以四点纹。方框外博局纹和乳钉将主纹分为四极八方,间以四神兽和其它禽兽。配置分别为:朱雀配独角兽,白虎配禽鸟,玄武配一长尾兽,青龙配禽鸟。外区铭文为:“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山人不知老,浮游”。其中山字应为仙字同音。

三、几何(云)纹博局镜(图五、图六)2面

几何纹是一种原始的装饰纹样,因其是以点、线、面组成多种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而得名。包括网纹、三角纹、八角纹、菱形纹、曲折纹、雷纹、回纹、弧线纹、窄条纹、漩涡纹、圆圈纹、回旋钩连纹等。也可专指那些难以名状的抽象图案。

图五,博局镜。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四叶间有小叶。座外方框,方框与博局纹将纹区分为八方,每区一枚乳钉纹,间隙填以云纹。外饰铭文带:“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金石”。连锁云藻纹。

图六,博局镜。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双线方框内环绕十二乳钉,间以云纹。方框外,博局纹分为八区,各有一连弧座乳。空隙填以连枝纹。外饰一周放射状短斜线。缘饰一周三角纹和一周双线波折纹。四、简化博局镜(图七、图八)2面。博局纹中的TLV纹三种纹饰,一般只出现其中的一到两种,且整个纹饰内容和布局也相对简化,但有的也配有四鸟、八鸟、禽兽、几何纹、四神钱文等不同纹饰铜镜。

图七,钱文简化博局镜钱纹简化博局镜。圆形,圆钮,圆纽座。座外双线方框,方框外博局纹只有T纹,四枚乳钉纹与方格四角相对,将画面分为四方八极,为青龙配有羽翼的长耳兽,白虎配兽,玄武配禽鸟,朱雀配“五铢”钱文一枚。外饰一周放射性短斜线。缘饰一周气象纹。直径:9厘米。缺少L、V纹。

图八,简化博局镜。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双线方框,方框外博局纹有T纹和V纹,四乳钉对应四个T形纹,分成四方八区,内填以涡纹。外饰一周放射状短斜线。缘饰一周三角纹带。直径:11.8厘米。缺少L纹。

造成博局镜在全国流行的主要原因:一博局即六博是秦汉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二与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谶纬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神仙思想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

其中鸟兽博局镜,四神博局镜与几何纹博局镜应该同时存在,后期使用简化博局镜的原因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汉代经过王莽篡权之后虽有光武中兴,还是导致社会的动荡,加上后期宦官专权等问题更加突出,这从没有再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就可以看出,面临很多的社会问题,社会生产力降低,铜镜的质量和规格都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锈蚀严重,纹饰不清晰,直径变小等。因为直径变小同时容纳如此多的内容已不可能,就采取简化纹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孔祥星.中国铜镜图典[M].文物出版社,1992.

[2] 程林泉,韩国河.长安汉镜[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刘永明.汉唐纪年铜镜[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上一篇: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 下一篇:沿海旅游工艺品市场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