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

时间:2022-10-13 11:13:21

摘 要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阵发性心房纤颤137例,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胺碘酮合并阿托伐他汀组,连用1年。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观察2组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胺碘酮合并阿托伐他汀组较胺碘酮组高敏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且心房纤颤复发率明显减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房纤颤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 胺碘酮 阿托伐他汀 心房纤颤 疗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29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危害主要为心悸不适,降低心排出量,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危险性。尽管目前治疗方法有心脏电复律、药物治疗、植入心脏起搏器、导管消融、外科迷宫手术和胸腔镜下射频消融等,但药物治疗仍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胺碘酮是目前最常见的复律药物。房颤的发生与维持跟遗传基因、心房的电和结构重构及系统的炎症反应相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O09年1月收治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37例。入选标准:有反复房颤发作(但房颤年发作次数

研究方法:在基础疾病治疗基础上,A组单用胺碘酮治疗,B组用胺碘酮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用法为第1周600mg/日,第2周400mg/日,第3周起200mg/日并持续至1年以上,阿托伐他汀10mg/日持续至1年以上。进入试验者门诊或电话随访。所有患者定期检查胸部X线和肝肾功能,在系统服药前及服药12个月后检查动态心电图、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血脂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治疗期间有3例因严重心动过缓(心率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hs-CRP和血脂水平比较:A组在治疗前后hs-CRP和血脂变化不明显,而B组在治疗前后两者均显著降低。见表2。

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窦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2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经典的房颤发病机制学说认为局灶性机制和多子波折返机制参与房颤的发生。局灶异位激动主要参与了房颤的发生,而多发性子波折返则是房颤得以维持的主要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运用,房颤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炎症机制,已成为房颤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炎症过程与房颤密切相关,Yao等研究提示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的CRP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炎症可能有与房颤的维持有关[2]。目前他汀类药物是公认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且有明确的抗炎作用,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已达成共识,近年来研究热点是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中的应用,Abuissa等认为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房颤患者的复发率及预后[3]。本试验通过研究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显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浆CRP水平,明显减少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单用胺碘酮。

上一篇:重型颅脑伤并发应激性溃疡87例临床治疗分析 下一篇: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