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

时间:2022-10-13 09:04:44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

摘要:趣味教学法可以附加于所有教学方法中,是一种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渗透趣味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引入 启迪 唤醒 增强 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25-02

作者简介:周雪芹(1975―),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研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其中引入了学生观、发展观和知识观的新概念,“趣味教学”也随之应运而生。它是指教师用新的、充满趣味的教学观点、手段、技术支持来营造有趣、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产生兴趣,从而自主、积极学习的一种教育学新理念。趣味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策略

(一)课前导语,引入趣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作为一课堂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一个精彩的导入能起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激发兴趣的作用。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复习导入、谈话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利用中学生好奇心盛、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采用合适的方法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所作的《故乡》一文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曲由斯琴格日乐演唱的歌曲《故乡》,并让学生说说故乡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在学生颇有兴趣时笔者顺势说道:“正如歌中所唱,在每个人心中,故乡都是美丽、希望、善良的。然而在我们今年所要学习的新课中,故乡在作者的眼里又是什么样的呢?”边说边用多媒体展示如下两幅图片,一幅是文中第12自然段开头所描写的景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另一幅是文中第2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再以“为何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个问题顺利过渡到对新课的教学中,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故乡在作者眼中的变化进行分析。

(二)生活化教学,启迪趣味

生活是语文的第二课堂,语文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获得了生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可以让学生从中积累更多更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时,笔者在班上组织了一个“我的儿时逸事”收集活动,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童年趣事”中为大家展示了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画面,在大家兴致勃勃地夸耀着自己儿时的“战绩”时,笔者告诉大家:每个孩子在长成过程中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请大家写一篇关于自己“儿时逸事”中最能体现自己“男子汉”作风的作文。这堂课不仅将课内与课外、文本与成长恰到好处地联系到了一起,还通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畅所欲言,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了解了“男子汉”的含义。这对培养学生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敢于面对挑战的意识很有帮助。

(三)巧借多媒体,唤醒趣味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手段。它集图、文、声、视频等于一体,以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兴致盎然、获益匪浅。

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文中所提及的四幅关于父亲背影的图片:“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并配上文字说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篇纪实散文,体会作者流下的分别是悲哀之泪、感动之泪、感伤之泪以及思念之泪。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感受真实、体会真切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四)因材施教,增强趣味

每位学生在认知方式、思维策略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即“因材施教”,从而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具体采用对学生分层的办法,使教学目标可以得到具体的分层和落实:提问分层,以使每个学生有均等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练习分层,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作业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题目,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辅导分层,以帮助每个学生克服各种困难,获取新知识;评价分层,激励每个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在轻松驾驭整个课堂的同时,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强化,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五)和谐氛围,巩固趣味

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探究中来。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从教师方面接受大量的信息,并能通过学生敞开的心扉直接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说心中所想,敢问心中所惑,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交流互动的和谐空间,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质,拓展教学空间,营造出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

二、实施趣味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备课体现多样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单纯地把某一教学内容的文本教案备得越详细、越具体,就越会束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应不断修炼自己的教学艺术,以适应课堂教学改革形势。尤其是在备课时,更应该转变思维,删繁就简,注重多样化、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二)应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创造

教材内容多是文字的、平面的、结论性的,同时它省却了推理、演绎等过程,因此也是高度浓缩的。而课堂教学应该是有声有色、充满活力的创造性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和创造,提示隐含在课文中的知识、道理,提升教材、课程资源的价值。

实践证明,趣味教学法可以附加于所有教学方法中,是一种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渗透趣味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宏平.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1,(7).

[2]张书芹.如何进行趣味教学[J].新课程,2010,(4).

上一篇:2013 秋冬时装进行时 下一篇:你凭什么上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