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舞天山 温暖边疆人

时间:2022-10-13 08:59:36

春回大地,阳和升腾;天山南北,冰雪消融。受、文化部委派,中央歌剧院院长、作曲家刘锡津亲率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一行130余人,组成中央“文化下乡”慰问团,用美妙音乐滋润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心田。3月16日出发,27日奏凯,11天行程万里,从首府乌鲁木齐到昌吉回族自治州,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到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从军垦大本营石河子再到原油产地克拉玛依、能源基地独山子,共演出9场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此次“文化下乡”中央歌剧院排出主力阵容:王霞、么红、马梅,“三女高”一个都不少;王丰、柳红玲、李兵、王威、徐春雨、李爽、牛莎莎等担任独唱、重唱、领唱。与2006年奔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同样,这次下乡深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和老百姓欢迎。最明显的变化是,合唱团强势加盟非同凡响;新面孔平分秋色勇挑大梁。

“四真”:真功夫征服观众

中央歌剧院在歌剧和音乐舞台上常年坚持“四真”:器乐真奏,声乐真唱,假戏真做,互动真言。艺术家力求用自己的真功夫去征服观众、打动观众,使每一位走进剧场的人切身感受现场表演艺术的真谛与魅力。此次巡演,只有在乌鲁木齐近3千座位的人民大会堂演出使用过话筒,其余各场,无论建筑新旧条件优劣,全部为“自然声”,舞台上的话筒一律仅供录音不作扩音。

3月17日晚9点,中央“文化下乡”2007赴新疆慰问演出首场音乐会,在昌吉市内最好的吉瑞祥剧院拉开帷幕。《北京喜讯》点燃观众热情,曲终掌声雷动;混声合唱《嘎娥丽泰》,一曲散发淡淡忧伤的哈萨克民歌,扣人心弦委婉动听;《万泉河水清又清》,再现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经典情景;一个爱憎分明的吉普赛姑娘“卡门”,在女中音牛莎莎演唱的《哈巴涅拉》中复苏;一首《今夜无人入睡》为青年男高音李爽博得满堂彩;《夜莺》轻灵婉转、《我爱你中国》荡气回肠,么红妙曼歌声将高潮推向巅峰;《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悠扬宽广、《格拉那达》热情奔放,王丰舒展歌喉,引动观众心潮涌动更生共鸣。王霞在首场音乐会献唱普契尼歌剧《詹尼・斯基奇》名段“亲爱的爸爸”、陆在易《祖国慈祥的母亲》,赢得了观众的响亮掌声;雄浑有力的《伏尔加船夫曲》、活泼欢悦的《卡林卡》,合唱使场内温度升至沸点。许知俊数度返场,指挥加演男女高音双二重唱《饮酒歌》、混声合唱《青春舞曲》,几乎从始至终伴随着节奏齐整的掌声,音乐会在激情互动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中结束。

自治州领导赞叹感佩之余,忍不住好奇探问,为什么曾经听过N版《我爱你中国》,从未获得今天这般特别的感动?刘锡津院长欣然解密,这首经典,一般女高音拿它当歌唱。么红处理尤如歌剧咏叹调,唱出更多内涵更多精彩,所以别具一格、气韵生动。

“四式”:真性情感动观众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在中央歌剧院“三下乡”演出历程中,一个固化的概念被彻底瓦解。数度成功的艺术实践,源自高雅艺术本体的内在魅力,而中央歌剧院为此所做的一切有益探索也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此次新疆巡演,特地专设中文字幕。无论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使观众看得明白;还突破了高雅音乐会不设主持人的常规,该院男中音歌唱家王立民与新疆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加米拉合作。朗诵式、播放式、叙述式、调侃式,主持诙谐幽默,有效地引导观众,调节了气氛。王立民坦言,他通过互联网和文献资料,提前了解每一地的历史现状、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力求主持话语灵活机动。王立民介绍《漫步街头》《风流寡妇》尤为出彩,如:“缪赛塔”走在克拉玛依的大街上,回头率百分百;“丹尼诺”与“汉娜”在石河子、独山子……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等,总会引发观众会心快意的笑声,从而轻松进入他们原本并不熟悉的音乐情景之中。

第3场音乐会,王丰更换曲目。《我的太阳》加《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两个“太阳”热力十足。有人问,为什么他唱得如此轻松?“一是技术过关,二是心态平常,三最重要,音乐!珍爱你心中的音乐,而非突出音乐中的你。”这就是他的舞台秘笈。

新疆巡演之前,马梅和柳红玲已离开北京20余天,在上海歌剧院的《乡村骑士》和《丑角》分别担纲女一号。“桑图扎”和“内达”脱去戏装,便风尘仆仆赶赴新疆同大部队会合。两位优秀女高音歌唱家及时补位,撑起舞台半边天。从第3场开始,一直领衔并坚持到巡演结束。这两位主演不端架子不搞特殊,每天拖着沉重的行李,同大家一样上车下车,乘坐大巴赶路,最长一天车程近10小时。谁都清楚,声乐演员的嗓子最娇贵。他们应该得到充足的休息,方能保存体能恢复机能,在舞台上展示新鲜的嗓音。长途跋涉旅行劳顿,她们吃苦耐劳毫无怨言。走上舞台便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总是把最美的歌声献给观众。

“四恋”:儿子娃娃回报父老乡亲

新疆巡演全程指挥由该院常任指挥许知俊一人承担。这位年轻的指挥家是“从乌鲁木齐走出去的‘儿子娃娃’新疆人!”父老乡亲为这位大出息的儿子娃娃送上最密集的掌声,“亚克西”和“Bravo”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场面感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和普通老百姓,看的是电视屏幕,听的是电声音响。有机会走进剧场欣赏高雅艺术的人十分有限,遑论世居边疆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支援边疆建设的干部职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大腕们来过,大阵势见过,太泛滥的卡拉OK对口型,太稀罕的“四真”不打折扣不掺水分。只有亲身经历“三下乡”,才能在现场体会“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的真实感人。这是当地绝大多数普通观众平生第一次经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有温度、有气息”的活生生的“偶像”,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交响乐团、合唱团,第一次被“四真”的强力效应所震撼。每一地、每一场,从党政领导到群众,无不发自内心众口称赞。许多观众特别青睐两首男声合唱,尽管对《猎人合唱》的熟悉程度显然不如前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但他们统统照单全收,喜不自禁。

刘锡津院长表示:文化下乡,艺术家和观众双方受益。通过“下乡”,广泛培养高雅艺术的知音,为发展歌剧艺术夯实社会基础。“我们更希望让基层群众见识歌剧院的规模优势和强力阵容的威力与魅力”。大多数艺术院团“三下乡”尽量精简人数缩小编制,但中央歌剧院反而扩大队伍。“思想工作难做啊。根本不用动员,而是说服有些人留下来。”“文化大餐、精神洗礼”,这是各地领导和群众看过巡演后不约而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谁会拒绝高级、精美的艺术产品?

上一篇:为了孩子写好歌 下一篇:18台中外精品献礼“话剧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