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2-10-13 08:36:11

归类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识字教学;归类;形声字;反义词对比;量词;部首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95―01

归类识字教学是按照汉字的结构特征,加强音、形、义的联系,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加强字、词、句的联系,着眼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常用的归类识字的形式有:形声字归类识字,反义词对比识字,量词归类识字,部首归类识字等。

一、形声字归类识字

“形声字归类识字”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字的一种形式。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字带字识字。由学过的笔画简单、构字率强的基本字做部件,加上偏旁组成形声字。如,“半―伴(伙伴)”、“代―袋(口袋)”。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每组前边的字是熟字,后边的字是生字,每组生字后面编排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而前面的熟字做口头组词即可。另一种是形声字比较识字。由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特点较明显的字组成。如, “铜―桐”、“钩―沟”、“清―晴―请”。这一环节的教学也少不了组词,并且每组的熟字、生字都要组词,这样可以帮学生在组词中比较记忆。如,“清(清水)―晴(晴天)―请(请客)”,这样一来不但很快解决了新知,连旧知也巧妙复习了。教学形声字归类识字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是先复习熟字再教生字,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的音,再引导学生说说生字与熟字在音、形、义上的异同,找出表音、表义的偏旁与生字的音、义之间的联系。

二、反义词对比识字

“反义词对比识字”是把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几组词归类集中放在一起的一种识字形式。在教学中,普遍选取学生口语中经常用到的,词义比较容易理解,易记易辨的词语。如,“长―短”、“寒冷―温暖”、“粗―细”等。值得注意的是,反义词往往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矛盾,事物不同,反义词也就不同,如,“高”的反义词可以是“低”,也可以是“矮”。因为反义词的字形和字音联系较少,所以在反义词对比识字教学中,字形是教学的重点。在反义词对比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利用熟字或偏旁分析、记忆字形,还可以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记忆字形、字义。如,“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哥哥长得(高),弟弟长得(矮)”“(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

三、量词归类识字

“量词归类识字”是以词语形式出现,借助图画和语言习惯去识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汉字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轮”、“部”、“杯”等,这些字一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是量词了。因此,教学时要把这类生字放到词语中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字义,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哪些量词适合与哪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搭配。另外,教学时除了教材中的用法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说说量词的其他用法。如,“部”,可以说“一部字典”,还可以说“一部电话”、“一部电影”等。此外,还要告诉学生哪种事物用哪个量词,要符合语言习惯,不能随便乱用。如,“一轮明月”不能说成“一只明月”,“一匹马”不能说成“一只马”。

四、部首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识字”是先出现部首字,在字的下面是说明字的图画,图画的下边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图画的内容和图下的词语都是帮助学生理解部首字的意思的。如,月(月)皮肤、肌肉、肥胖;身(身)躯体、躺下、鞠躬。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弄懂图意,并且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对字的音、形、义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重点放在字形教学上。学生学会部首,能为今后学习合体字打下基础,也能为学习按部首查字典创造条件。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针对每种类型的归类识字形式,让学生有重点地去体会,让学生当堂消化,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还应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使学生印象深刻,形成记忆,及时做好巩固复习,毕竟这部分识字量太大,学生的瞬时记忆强,若不经常巩固,则会提笔忘字。

上一篇:数学阅读的特点和意义 下一篇:怎样写好一事一议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