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10-13 07:32:39

关于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和主题,从实际角度出发阐述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的投资环境、居住舒适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对城市园林绿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要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目的,还要通过景观设计分割空间、美化园林环境。作为城市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以及科学性。通过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综合文化氛围,为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居住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

1 园林中绿地的种植及设计

草坪的使用是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可与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组成多层次的绿化形式,形成绿荫覆盖,高低错落,繁花似锦的优美景观。草坪就是园林的底色,对园林中树木、花卉、山石、建筑、道路、广场等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园林植物中可用的草坪植物种类相当之多,在选用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应用要求,选取适宜草种。而理想的草坪植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繁殖容易。②生长迅速,形成草坪快。③一年之中保持叶色鲜绿的时间长。④耐修剪;⑤耐践踏。⑥适应不良环境能力强,抗旱、抗涝、抗热、耐寒、抗有害气体、抗病虫害,耐瘠薄、耐阴等。⑦株矮叶细,生长一致、叶色美观;⑧多年生与杂草竞争能力强。

2 绿地种植中设计的要点

绿化带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在种植树木花草时,需要灌水施肥,必须与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盐碱斑是建植园林绿地成败的关键,也必须提出处理方案。对成片的盐碱土要设计换 土或排水洗碱措施,否则难以建成良好的草坪绿地。重视现场勘测资料设计人员,必须随时注意现场测量的有关数据,土壤分析化验报告,并对每片绿地要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将勘察资料、施工记录和建植后养护管理措施均应建档,以便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处理。

3 园林路线的规化设计要点

3.1 园路设计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明确,必须很好地组织游赏的程序,按照使用功能,园路可以分为:主路、二级环路、散步小路、变态路。主路是通达全园各景区和主要景点的路,应简洁、明确,主路必须尽可能布置成环状,构成园路系统中的主环。主路宽度一般在4m~6m。二级环路是直达景区内的路,沿路风景变化细致、丰富。次路的宽度必须根据游人的数量及周围的景物而定制。散步小路须分散于景区内,分布至全园的每个角落。小路一般宽度为1.2m~2m,最小宽度为0.9m。变态路主要是根据游赏时针对地形要求而改变的路,如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蹬道等。

3.2 园路设计常是曲折迂回的,这种变化也是有原因的,因地形地物或功能上的要求,可使园路在平面上有适当的曲折迂回,使其与景物自然融合、相得益彰,让游人获得舒适和美感。

3.3 园路与园路的交叉与分歧:两条道路相交叉,可以正交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应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在一点上,斜角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得美观;丁字形交叉多为外弧交接,并最好为直角或钝角相接,不宜在凹入的部分交叉;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以免使游人迷失方向;道路相交应在端头处适当地扩大作成小广场,以有利于交通,减少游人的过于拥挤。

3.4 园路在竖向设计上应起伏变化,符合下述要求:园路的竖向设计应紧密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保证路基稳定;路面应尽量不高出两侧的地面,使路隐现于地面、山岩或花草这中;园内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有良好的衔接;在主干道上不宜设台阶等,要考虑行车的平顺;竖向变化应组织地面水的排除,并保持地下管道有合理的埋置深度,一般园路应有0.3%~8%的纵坡和1.5%~3.0%的横坡,以保证地面水的排除。

4 附属工程设计

4.1 道牙与雨水井

须设计在路面的两侧,使路面与路肩起到衔接作用,可以保护路面,助于排水。道牙一般分立道牙、平道牙两种形式;在园林中还可用砖、瓦、大卵石等嵌成各种花纹以装饰路缘。在园林中用砖块砌成,雨水井及井盖外观应适当美化,可修饰成塑石等装饰物,且在道路纵坡度为0.4%~3.0%,雨水井的间距一般为50m~80m;为了保证滤栅的泄水能力,滤栅必须低于附近地面标高3cm~4cm为宜。

4.2 踏步与坡道

当地面坡度超过12°时应设置踏步,当地面的坡度超过20°时必须设置踏步,而当地面坡度≥35°时在踏步的一侧应安装扶手栏杆,当坡度达到60°时应做蹬道、攀梯。踏步每上升12~20级,需留出1~3m长的休息平台可加放一条石凳,踏级无论是一步踏或多步踏,踏面间隔应以步幅舒适为宜,一般踏面宽为28~38cm,举步高10~16.5cm;如举步高小于10cm时,在室外空间行人容易忽视,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举步高大于16.5cm时,对于老人行走则较吃力。在一组踏步阶的高度应是一样的,因为变化的台阶使人们在行走时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落脚点,从而增加行走的负担。一般踏步的数量最少应为2~3级,如果只有1级而又没有特殊标记时,容易被人忽视而发生危险。踏面应有1%的坡度,以利于排水、防滑;踏板突出于竖板的宽度不应超过2.5m;台阶的材料可选用石材、圆木、混凝土仿木纹等。

在游园的主要通道上,应设计坡道,以便于老人、儿童及残疾人的车辆行驶。坡道的宽度最小为lm,坡度应≤5°,最长距离为9m,坡道尽头应设1.1m的水平面,以便回车。

5 园路小品的设计

5.1 果皮箱与园椅的摆放

果皮箱应设在路边、休憩区内、购物区等附近,果皮箱不可放在草坪上,距离宜为50~70m,与建筑物的门、窗相距应大于10m,并与园椅保持适当距离。园椅且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放在路边、水边、广场和各种休憩区的固定位置上。园椅的设置数量,大公园应每100位游客设20~30个座位,小公园为每100位游客设10~15个座位。为了保持安静和互不干扰的环境,座椅间距一般要保持8~10m以上的距离,或利用地形、植物、山石等适当分隔空间,创造一些相对独立的小环境,以适应游人的需要。

5.2 喷泉

水可以湿润周围的空气,降低空气温度,并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因此在广场、庭院里或休息活动区应设计一个小喷泉来改善周围的气候。喷泉由喷水池、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喷泉设备、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常用的喷泉喷头有单射程 的牵牛花型、涌泉型、半球型、重瓣花型、旋转型、喷雾型、孔雀型、蒲公英型、吸力型等。

5.3 园灯

园灯的布置,在公园入口,开阔的广场,应选择发光效果高的直射光源。灯杆的高度一般为5~10m。灯杆间距为35~40m。在园路两旁的灯要求照度均匀;由于树木的遮挡,灯不宜悬挂过高,一般为4~6m。灯杆间距为35~60m。如为单杆顶灯,则悬挂高度为2.5~3m。灯杆间距为20~25m。在道路交叉口或空间的转折处,须设指示园灯。在踏步、草坪、小溪边可设置地灯。且园灯的照度标准,应为2~41x(勒克斯),这样人的视觉辨别能力较强。照度标准的选择也和路面的反光性、路灯悬吊的方式及高度有关。

参考文献:

[1] 邹勇.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

[2] 赵春黎.浅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民营科技,2011,(02).

[3] 苏桂芳.中小城市园林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0,(09).

上一篇:浅谈园林工程养护建设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综合管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