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2-10-13 07:32:17

试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摘 要】受到新课程改革思想影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历史理论知识,还应该尝试融入情感教育,增强教学的和谐性以及教师在育人方面的责任。本文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全面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借助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理想信念的关注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引导,进而维护学生健康成长。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合理组织开展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增强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还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初中v史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借助情感教育与历史教育的融合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支持。

一、将师生情感沟通作为导向开展互动性教学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较为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认识和感知,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也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谈心,将教师的爱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教师的爱带动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如在对古代著名历史人物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以人物事迹为切入点,并引入一些历史小故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辩证的看待的一生。同时,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教师一方面应该以赏识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注意以后期思想方面出现的错误问题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伟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只要知错能改就能够重新得到认同,并且在不断改进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的功过形成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接受相应的情感教育,整体学习效果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借助科学的教学导入激活学生的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切实增强教学效果,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情感引导,在教学导入环节就应该注意激活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提供相应的保障。如在对初中阶段新生实施教学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完成教学导入,如你游览过哪些名胜古迹吗?或者你未来想要浏览哪些名胜古迹?你最喜欢的点是哪里?你能从中学到怎样的知识?这样借助科学的教学导入,学生就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激活学习情感,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创造条件。

三、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受到学生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也不尽相同, 初中历史教师要想保证情感教育效果,就应该尝试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相应的情感教育,促使情感教育效果得到全面提升。如针对《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师就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特点设置多元化的引导性问题,如针对平时较为沉默的学生设置引导探究性问题, 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如“在历史中邓世昌先生失败了,如果你能够篡改历史,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保证邓世昌的成功呢?”而针对喜欢深入思考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如“邓世昌先生的失败是必然的吗?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是必然的吗?为什么?”这样借助多种类型的引导性问题,不同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多角度分析,促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良好的培养。

四、创设情境教学氛围,加深学生情感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促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情绪感染,进而接受相应的情感教育,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营造不是简单的引入相关教学故事或者生活场景,而是需要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切实增强教学感染效果。

例如在对“宁为站死鬼,不作亡国奴”相关历史事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精心选择我国战争历史上较为典型的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事件,并综合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资料营造特定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相应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明辨历史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借助情感教育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也能够得到积极的情感教育引导。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历史教育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情感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 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正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大观周刊,2013(6):248-248

[2]李晓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6(8):125-125

[3]王环球.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3):224-224

上一篇:怎样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有效整合,让信息技术在中职地理课堂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