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湖丝传人”的心意永久留在世博

时间:2022-10-13 06:36:17

丝绸是中国文化的优雅名片,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的历史通道,“湖丝传人”铭记先辈为中华民族织就的永恒记忆。57岁的凌兰芳,是总部位于湖州的中国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丝绸情结融入他全部的职业生涯。他凝聚了与丝绸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下岗“兄弟姐妹”们,秉持传承湖丝的决心,在创业的新的丝绸之路艰苦跋涉。经过七八年努力,当年的“4050部队”(指40岁至50岁的下岗职工),把一个弱势群体做成了一个强势企业,让美丽的“湖丝”再一次在世博会上绽放异彩,交上了一份令家乡自豪,令民族骄傲的完美答卷。

传承“湖丝”国血

湖州钱山漾出土文物表明,这里的先民早在4700多年前就已经懂得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明清以后,湖州蚕丝生产无论质量规模皆为全国之最,享有“湖丝甲天下”、“湖丝冠绝海内”之盛誉。1851年,湖丝获得伦敦世博会金、银奖各一枚;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辑里湖丝”与“茅台”国酒一起夺得中华民族第一块金奖。

2010年4月10日,丝绸之路集团凌兰芳董事长和员工代表护送的80余件“丝绸国宝”抵达世博会,“湖丝传人”精心制作的“丝绸国宝”被陈放在中国馆和浙江馆中。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耀减等领导赞扬湖州人民为世博会曾经作过的贡献,感谢湖州丝绸又为世博会增光添彩。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展了。凌兰芳欣然赋诗:“世博丝绸结缘深,百年花甲辑里情。富春山居巧手织,红宫顶层道德经。”

这次专门为世博会制作的80余件“丝绸国宝”有展品和用品两大类。展品有:复制的1851年在伦敦首届世博会获取金奖的湖州“辑里湖丝”仿制件,由全国劳动模范浙丝二厂首席操作能手费花明上车缫制;两卷合一的《富春山居图》丝绸织锦画长卷,《富春山居图》是今年总理在“两会”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到的名面,表达了盼望两卷合一、两岸统一的民族深情;丝绸之路集团原创的《水乡古镇蚕花节》丝绸织锦画长卷,世博会专家认为这不仅反映了1851年湖州丝绸荣获首届世博会金奖的历史背景,而且再现了当时的丝绸之府的民俗风情;选送了十几幅中国历代名画织锦,以高科技的高保真手法展示了名画的艺术魅力;中英双语丝绸出版物《道德经》,这本凝聚中华民族古代哲学智慧的经典著作与中国馆的精美布置相呼应。

丝绸之路集团制作的丝绸工艺用品有丝绸坐垫、抱枕、靠枕、靠垫,精美典雅,图案采用流畅大气的云水纹。此外,还有丝绸桌旗、混纺挂毯、丝绸印刷品、丝绸绫绢和文房四宝等。这些“丝绸国宝”除辑里湖丝的复制件陈放在浙江馆外,其余全部陈放在中国馆的国宾厅、贵宾厅和九州清晏厅。

为什么世博中国馆选择了丝绸之路集团?丝绸之路集团何以有实力担当起这份重任?

为世博会制作丝绸国宝是丝绸之路集团员工的热切愿望。去年5月10日。国际世博会官员布萨女士在上海世博会领导的陪同下专程赶到丝绸之路集团参观访问。她说,这里是她所见到过的最干净最美丽的丝绸工厂。布萨女士回法国后又写信表示感谢丝绸之路集团热情接待,提出了“丝绸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祝愿。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几千年来,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中华文明。影响了全世界。然而,从上世纪开始,中国丝绸织造的技术、甚至产量都落在了发达国家后面。我们这代人一定要让中国丝绸重新辉煌起来!”经过七、八年以“生死时速”拼搏,凌兰芳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正在实现心愿!

这个当年由亏损企业组成的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丝绸制造企业之一,形成了集制丝、织造、服装、家纺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缫丝、服装加工生产线和世界一流的丝绸织造生产线,丝绸工业基地分布在湖州、广西、四川三地。特别是2008年以来,该集团大力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收购浙大易纺公司,提升了家纺产品的研发能力,与浙大、浙工大、中国美院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改革了传统工艺,迈进我国丝绸产业链高端,创立世界丝绸家纺国际品牌“欢莎”。去年,该集团销售收入18亿元,其中丝绸达到7亿元。

凌兰芳向《长三角》记者介绍了研发制作“丝绸国宝”过程,他动情地说,“在本世纪的最初10年中。我们公司最大的事情,是把湖州丝绸的国血传承下来。作为‘湖丝传人’的丝绸之路集团能为世博会中国馆制作丝绸工艺品,既热切盼望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永久维护这些丝绸工艺品,把‘湖丝传人’的心意永久留在世博!”

艰巨的“159工程”

为了把“湖丝传人”的心意永久留在世博,丝绸之路集团将争取这项时间紧、标准高、要求严的光荣任务定为“159工程”,其含义是两个时空跨度刚巧都是“159”:即从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湖丝获奖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好跨越了159年;上海至湖州的距离刚好是159公里。

从3月27日接到任务,至4月10日封馆,只有半个月时间!他们在第一时间里制定了几套方案,而且在实施中中国馆又几次调整计划,如《富春山居图》刚开始只要一幅,后来又追加一幅,丝绸靠垫等用品开始只要60件。后来追加了加多件。

在“159工程”的日日夜夜里,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全力以赴攻坚破难,吃睡都在版房里和车间里,困了就打个瞌睡,为了抢时问,南同事买了盒饭送进来。他们从接到图案纹样到打出面料样品,只花了7个小时。而且一次通过,可渭“神速加神工”。由于指定面料缩率不同,为保持后整理平准,工艺难度非常复杂。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颜色来配对,研制人员要从上千个丝绒色谱中逐一比对,这需要多少功夫和耐心!

为了整修《富春山居图》,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韩容不顾身患重病,把个人的生命置之度外,医生不允许她起床用电脑,可是她白天化疗,晚上抱病研制设计到深夜。中间几次躺倒了再挣扎起来。她先生劝她不要这样玩命,可她坚决地说,“不行,世博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终于,《富春山居图》提前一天完成了。

其实,在“湖丝传人”争分夺秒赶制“丝绸国宝”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面对的是长达八、九十天茧荒的“无米之炊”。

5月20日,《都市快报》发表了《30万元的茧,28万元的丝――丝绸惊现“面粉贵过面包”》。随后,美国《世界时报》、央视等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中国丝绸陷入严重困境的现状。事实上,茧价与丝价持续倒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生产一吨真丝所需的干茧价格最高被暴炒到了30万元,而在去年只有16万元左右。全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缫丝企业无法正常生产,湖州区域内去年冬季以来停产关门已有四、五家。

湖丝是中国丝绸的瑰宝,为了在家门口举行的世博会,丝绸之路集团千方百计保证生产,到处高价买茧,有时甚至到了买一天做一天,等米下锅的窘迫境地。丝绸之路集团所属的浙丝二厂不仅在当地和全国同行中有影响力,而且承担了本次世博会复制“辑里湖丝”的光荣任务,要把159年前在第一届世博会获奖的湖丝重新制作后献礼本次世博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停产放假或者开半工呢?再者,如果出席世博局会的海内外贵宾来参观怎么办?

虽然陷入了原料成本与成品销价倒挂的怪现象,企业亏损了几百万元,但为了湖州丝绸传承中国骄傲,他们必须坚守!

同内一些知名人士在贵宾厅看到了如此逼真的丝绸织锦《富春山居图》,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纷纷向凌兰芳董事长和丝绸之路集团表示祝贺。丝绸之路在世博会这个平台,代表了中国丝绸业的水平。也昭示了“湖丝传人”奋发进取的决心。

如今,丝绸之路集团已经被世博会确定为特许供应商,成为唯一一家为世博会永久陈列丝绸工艺品的制造企业。借着世博会的东风,不久之后,在全国各地的世博会特许店里,将会出现丝绸之路集团为世博会专制的精美丝绸产品。

丝绸之路集团与世博结缘,不只是丝绸产品。该集团所属企业长三角建材也被世博会相中。世博会广场道路的地面砖也是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看到人们“踩着丝绸之路的地面砖走进世博会”,员工们感到无比自豪。

在该集团第153期《丝绸之路报》上,有这样一段令人振奋的文字:

159年,民族丝绸伴随着民族命运走向复兴!159公里,湖州接轨上海。苕溪奔人东海!我们要借世博会的春风,弘扬丝绸文化,推进家乡建设。丝绸之路,友谊之路,世博之路,复兴之路!

上一篇:捷豹的新冒险 下一篇:知名品牌牵手“汇金中央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