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奖 :《咫尺之遥》

时间:2022-10-13 05:14:01

《咫尺之遥》创作过程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每年4月2日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自闭症概念由美国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婴幼儿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和对外界无反应是自闭症四大症状,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2015年4月2日,是第七个世界自闭症日,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自闭症儿童,我们制作了《咫尺之遥》这部实验短片,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部影片,从而去关心身边这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陪伴他们,加入他们的未来。

我们的影片采用了实验短片的形式,在初期策划时,在表现形式方面打算采用实时拍摄、真人演绎,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展现自闭症儿童的故事和世界。但是当我们联系了一些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培养机构和诊疗中心之后,大多数老师和患者的家长都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入镜,害怕触及到孩子的隐私。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说,人之常情必然能被理解,但是这在当时对我们的创作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难题。但是当我在一家商场里看到牛顿摆的时候,忽然联想到了自闭症儿童。牛顿摆是一个1960年明的桌面演示装置,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碰碰球等。牛顿摆是由法国物理学家伊丹・马略特(Edme Mariotte)最早于1676年提出的。当摆动最右侧的球并在回摆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四个球,最左边的球将被弹出,并仅有最左边的球被弹出。因为遵守了牛顿的动量守恒定律,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取名为“牛顿摆”。牛顿摆的球体摆动时单一、刻板、范围狭窄、时效性久而且难以改变,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方式非常相像。

在拍摄时我们给了牛顿摆一个透明的玻璃罐,象征自闭症儿童的世界。透明的玻璃罐看似与外界毫无差别,其实却隔开了两个世界。自闭症儿童大多数在外貌上与常人无异,但是却有着一些异于常人的“特异功能”:比如他们能够安静地坐在板凳上超过10分钟,有惊人的绘画天赋等。但他们也有比常人更困难的一面,比如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会正常小孩儿两三天就能掌握的事情,7年学会加减乘除,4年才能清楚辨识10个数字。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行为表现,如重复地把报纸撕成条状,易怒或极爱笑等。其实,自闭症儿童和正常人就在那一点点的不同之处,却是很难跨越的。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在儿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现象出现,但是经过某方面的激励和坚持,造就了他们的伟大和成功,走出了自闭的影响。在我们的短片创作中,我们采用了3D影像和三维建模的动画表现方式来加入这一个想法。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著有《海的女儿》、《丑小鸭》等作品,儿时的他也是一位自闭症患者。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26岁失聪,儿时也是一名自闭症患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36岁时提出相对论,儿时也是一位自闭症患者。片中主要挑选了这三位伟人来展现,将他们的作品和他们本人的经历通过三维动画,也许更会真实贴切。作品三维技术应用主要是根据影片叙事节奏的需要,通过三维动画直观的视觉表现方式,将想象力营造出的神奇世界和意向凝固成具体的感官体验。所以在制作时,选择了具有广泛认知度的符号化视觉原素-美人鱼(迪士尼版)作为童话情节的载体。动作调节和渲染均是使用三维动画软件MAYA来完成的。

都说幸福的人大多相似,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伟人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当我们阅读和了解伟人的时候,,是否可以从他们身上想起我们身边的这些自闭症儿童,多陪陪他们,给他们一顿晚饭、或是一场音乐会的世界,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也许这咫尺之遥,就不再遥远。

《咫尺之遥》是一部关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实验短片,借用牛顿摆和一个玻璃罐封闭的造型,比喻成自闭症儿童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与我们正常人只有咫尺之遥。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是封闭的,他们的生活方式大多是周而复始的单一模式,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模式刻板单调,人际交往之间缺乏互动,缺少变化。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每150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自闭真谱系患者。在中国,自闭症儿童数量超过160万。关爱自闭症儿童,帮他们走出仅有的咫尺之遥,让他们的世界更精彩。

三维制作 洪达未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师。

专业研究计算机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和三维打印技术与应用。获得过“DIGICON 6+2 动画大赛中国赛区优秀奖”,“Aniwow! 2008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ASIFA(世界动画学会)中国奖”,“首届中国漫画节中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金奖、最佳技术奖”,“第五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评审团特别奖”“南京大学生科普动漫大赛特等奖”等奖项。

摄制 马希平

生于1997年,现在是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大四的一名学生。父亲年轻时是一位记者,受父亲的影响,从小生活在照相机、照片、报纸和媒体中,自然而然也爱上了摄影和影像。进入大学以来,一直致力于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和作品创作,所创作的影视作品有《小小的梦》、《强盗,娘炮与醋》、《夏日单车》、《咫尺之遥》等,并荣获多项省、市级奖项。

上一篇:金奖:《黔之雨》 下一篇: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