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服务”:构建与现代化新城相适应的产业架构

时间:2022-10-13 04:41:06

“建邺服务”:构建与现代化新城相适应的产业架构

自2002年南京全市区划调整以来,建邺区牢牢把握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构建了与现代化新城相适应的产业架构,走出了一条“建邺服务”的嬗变之路。

十年磨剑:走出“建邺服务”嬗变之路

建邺区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坚持打造特色、错位发展,基本构建了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广告创意、电子商务、游戏动漫、高端商务商贸等为重点的主导产业体系。201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1.1%,服务业在全区产业中的分量进一步加大,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实现了从“城郊结合部”向“城市新中心”,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嬗变。

四大板块基本成型:合作竞争、错位发展。河西中央商务区(CBD)以金融和总部经济为主导产业,是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长三角北翼区域金融中心。新城科技园核心区4平方公里,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江苏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已逐步形成软件和信息服务、广告创意、城市设计以及绿色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正朝着打造国内一流都市型科技产业园和长三角创新创意中心的目标努力。江东商贸区核心区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商业贸易、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南京市迄今最大的对外合作项目,总投入约900亿元,规划建设规模约650万平方米,以建设新型“城市生命体”为目标,重点发展以生态科技、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信息科技、生态环保、都市型和农业科技四大现代服务业。

六大产业加速发展:特色鲜明、良性互动。金融服务:建邺金融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为主体,基金、租赁、担保等新兴金融为补充,中外金融机构并存,功能较为完备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格局。据统计,CBD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00家,其中法人总部9家,各类省级以上金融一级分支机构近40家,准金融机构80余家。总部经济:共有各类总部企业27家。其中,经市级认定的内资总部企业5家,经市级认定的金融总部企业7家,经市级认定并挂牌的总部楼宇2家。总部企业、金融总部和总部楼宇认定数在全市位居前列。广告创意:全国首批国家广告产业园落户建邺区,园区规划建设载体80万平方米,建有广告总部区、广告企业创业区、广告企业发展区、广告媒体区、公共服务区、广告主题公园等“五区一园”。电子商务:建邺区是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成立了两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江东产业园和舜天产业园。中国电商江苏代表处、南京市电商协会、雨润中央、南京广电淘东西、易钢在线等15家电子商务企业正式入驻。动漫游戏:全力打造“中国(南京)游戏谷”。现已有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国家级游戏基地和微软等游戏制作中心,以及魔盒等近20家优秀动漫游戏本土企业,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游戏创新创意高地和游戏创业产业基地。高端商务商贸:全区商务商业载体面积140万平方米,在建500万平方米,规模基本与新街口商圈相当。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扩大。

三措并举:构筑“建邺服务”坚实支撑

充分筑牢产业之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核心环节,即所谓产业之“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内强核心、外抓造势、内外兼修。结合建邺区实际,我们主要从对内调结构、对外强招商两方面着手。对内调结构:从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度分析,目前建邺区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为此,我们加大了对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以及软件业等产业的扶持引进力度,加快招揽企业,助力扩大规模,提高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贡献度。对外强招商:大型企业会大大提升区域经济产业核心竞争力。建邺区专门开发建设了3D智慧和招商平台,重点针对大型龙头支柱企业以及中等规模企业强化招商,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企业集群化程度。2012年,全区税收规模超过千万元的大型服务业企业达到42家,对建邺区经济增长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将不断显现。

充分发挥政策之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在政策,关键在落实。用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配套扶持政策来激励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近年来,建邺区针对新兴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广告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科学制定产业规划,陆续出台了《建邺区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邺区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建邺国际英才实施办法》、《建邺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意见》、《建邺区关于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产业促进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目前,科技园新兴产业入园企业达85%,CBD新增企业中新兴产业达32%。

充分舞动市场之手。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固本强“芯”、政策引导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借助市场之手加速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企业引进和项目投资方面,大胆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民资参与筛选,通过市场自主选择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增添项目活力。目前,全区传统服务业保持稳定,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担保公司等业态纷纷入驻;科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效应明显,入园企业和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新兴业态中,总部经济、广告业、会展业和商务服务业迅速崛起,服务业整体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根据2012年抽样统计调查显示,新城科技园科研、信息和软件业占企业总数的85%,从业人员占85%以上;CBD科研、信息和软件业占新增企业的24%,从业人员占20.78%;财政收入中同比增幅前四位的是:金融业116.73%,广告业62.16%,建筑业42.5%,科研和技术服务业40.31%,初步显现出了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路齐驱:塑造“建邺服务”永续品牌

建邺区如何真正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把“建邺服务”塑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品牌,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重要课题。具体概括起来是“抢占两个制高点,坚持四条路径”:一是抢占总部经济制高点。总部经济是知识型服务业的重要服务对象,在推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知识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四大功能园区发展现状,我们提出要构建CBD法人总部、新城科技园科技研发总部、江东商贸区国际总部和生态科技岛智慧总部四大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南京总部经济中心。二是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约化为发展方向,以广告创意、电子商务、游戏动漫、云计算、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六大领域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4年末,全区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和基础基本形成,新兴产业增速达到20%,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

坚持走转型之路。转型,转的是传统服务业,是做存量的文章。围绕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通过整合各类资源,重新培植生产要素,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引导园区由粗放的规模扩张转移到突出特色、提升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上来,形成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重大项目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强的重大主导产业项目,形成高端产业链。以外资为主攻点提升产业链。重视引进与主导产业具有前后联系的外资作为主攻点,特别是国际知名大企业的引进,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价值链吸引外资,推动品牌企业产业化、传统服务业现代化。以政府导向为着力点做强产业链。根据传统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发展和急需引进的行业、产品和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择商选资,引导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坚持走升级之路。如果说转型是盘活存量,那么升级就是做强增量。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坚持走升级之路,以高端带动整体,以现代带动传统,从而真正形成基础坚实、动力不竭、良性竞争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高品质载体。加快建设一批绿色人性化的国际甲级写字楼,带动区域商务品质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将楼宇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总部经济发展等结合起来,既注重盘活存量,又注重扩大增量,超前规划,稳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改造升级。注重现有楼宇的扩容更新和品质升级,提升河西新城空间形象。重新打造楼宇业态,搭建精品楼宇总部经济发展主平台,打造更多“南京总部楼宇”,着力构筑金融、保险、证券等总部楼群组团。

坚持走外向之路。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是重要途径,最终必将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当前,建邺区要借助亚青会、青奥会等大型国际性综合赛事的举办,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坚持走外向之路中迈向国际舞台。充分利用亚青、青奥机遇。亚青会、青奥会这两场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为我们展示区域实力、纳入国际视野、融入国际惯例提供了难得机遇。鼓励本土企业参与赛事服务,承接国际订单,扩大国际影响。同时,吸引更多的国际服务型企业投资设点,力争在短期内产生集聚效应。加快培育国际型企业。从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研发支持、信息服务等环节入手,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鼓励生产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培育产业联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鼓励金融服务、软件外包等企业,主动参与国际认证,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不断推动“建邺服务”走向国际舞台、赢得国际赞誉。

坚持走服务之路。引进企业只是发展产业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留驻企业、落地生根,关键要靠服务。完善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立足先行先试,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科技孵化、企业加速、人才集聚、创新服务四大体系,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打造服务平台,营造创业生态环境。完善投融资体系建设。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信贷、外资、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服务业投融资体制,缓解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建立中小民营企业应急互助基金,加快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担保,促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大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为服务业企业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目前,建邺区已有各类产业平台近60个。下一步,要针对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中资金、技术、人才薄弱和获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继续完善服务平台体系,及时国家和省级项目政策、专利技术转让、投融资合作、人才培训等信息,切实促进企业发展。

(作者系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区长)

上一篇:“营改增”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下一篇:那地、那人、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