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一新,乐从心出

时间:2022-10-13 04:01:12

摘 要: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丰富情感体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阐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良好舒适、宽松和谐、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和音乐创造潜能。让学生觉得音乐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关键词: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宽松和谐;音乐课堂

一堂音乐课成功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其有乐学意愿,而采用情境教学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创设情境,显示鲜明形象,引导学生在其中“感受美”,学会“鉴赏美”“表达美”,从而逐步提高审美情趣。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让学生耳目一新、乐从心出的理想课堂情境。笔者认为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学习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空间创设情境,以求赏心悦目

学生的认识首先从感性开始,合理利用空间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领略美的音乐、美的意境、美的色彩,适当的情境创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我乐学的愿望。

如:在上《过新年》这节课时我创设如下情境,在音乐室的窗户上贴上学生自己制作的各种颜色、形状的窗花,墙上贴上喜庆红色的福字、中国结等,让学生在无穷的快乐和遐想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增强对新年的认识和感受,体验浓厚的亲情和友情。把生活中的场景感受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在愉悦的活动中感受着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文化。

最后,教师创设了放鞭炮过年的情境,体现了情境创设的连续性。从学生高涨的热情来看,教师的这种情境创设是成功的,不仅产生了人境互动的效果,又使人融入情境之中,情境也因学生的加入而变活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使情境成了激发学生表现欲和情感体验的最佳土壤,学生在边歌边舞边欣赏中体会到各地区过年的民俗文化,这样的课堂使学生不仅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快乐,更受到艺术的熏陶。

二、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发无穷想象

课堂上用得最多、最容易交流的是语言,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可以掀起课堂上教学的高潮,教师从引导学生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欢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音乐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赋予表现力的讲解,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由此激发创造性想象。

1.利用谜语创设情境教学

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如:在上《粉刷匠》一课时,老师说:新的一年了,小朋友们都长大一岁了。有没有变更聪明了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首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吧!一棵小树五个丫,不长叶子不开花,会写会算又会画,小朋友们都爱他。(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猜谜)师:真聪明!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的双手可以学着做很多很多事情是吗?老师觉得只有爱劳动的手才是最灵巧的手!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

兴趣。

2.利用故事引导想象

利用和学生谈话的方式,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最能把学生的思维以最快的速度从课外引到课堂上。一旦学生对你创设的情境有了兴趣,他们就能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并能比较快地实现各种教学目标和要求。如:在上《小青蛙找家》这课时,教师通过故事创设一个小青蛙找家的情境,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利用故事情节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感情处理,体会内涵,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演青蛙找家。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使得整个教学活动都充满了乐趣,学生也处于放松、开放的状态。

3.设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上《大鹿》一课时,导入部分我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将要发生一件可怕的事情,你们

听……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疑问很认真地欣赏歌曲想在歌曲中找到答案,学生随着音乐里的旋律时而紧张时而喜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视听结合,寓教于情境交融之中

音乐是抽象的,学生在听音乐时可以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境可以不断变化。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势必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美丽的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想象相关联的意境,从而引发学生想象。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时,教师从欣赏多媒体课件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大草原的美丽,而后再引入主体“爱家乡”,通过看、听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开启了学生多种感知通道,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草原的美。

又如:在教《过新年》一课中教师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播放乘新年快车去各地体验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文化,这就把情境与学习内容交融在一起,与我们的生活交融在一起,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表演,尽情地释放感情,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丰富了教学手段,淡化了知识的传授过程,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学生无拘无束地表演,几乎达到忘我境界。

四、利用表演创设情境,丰富体验

利用表演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使学生开心、

快乐地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如:在《过新年》这课伊始,教师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问好、发声联系等,而是首先创设了一个演出开场火爆的情境,教师与学生手拿彩绸,踩着欢快的《春节序曲》音乐热烈地舞进教室。欢快的火爆的音乐衬着师生们优美的舞姿加上音乐教室的新布置,富有新意,诱人遐想,俨然是一场新年联欢会。这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耳目一新,给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音乐情境教学不仅适应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用于教学开始与结束,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意识,激发审美渴望的作用,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链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情境和渴望,用于教学之中,则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加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为目标,自觉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体验,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鼓励学生在特定的音乐教学情境中有感而发,勇于表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中,发散思维、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增强学习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在多彩的情境教学氛围中,使学生有乐在其中的美好体验,从而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王国安,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中的师生角色定位... 下一篇:初中科学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