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时间:2022-10-13 03:41:40

试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本文就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35-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避免因为重视应试教育中的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教育形式的生活化,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将教学生活化,并且在整个数学教育过程中,都结合教学生活化的教育进行开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健康发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找到教学生活化的渗透点

1.结合数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对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来看,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单纯的,他们不会去想学习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然后报效祖国之类的,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结合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对其进行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感受现实生活,并对其有一个自己的正确的见解。比如,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的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例子来进行教学,像设计进超市购物等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就会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来通过付出与收获的比较,进行设身处地的计算,当学生的计算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解释,并对其介绍这样的计算方式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损失或者困难。这样一来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教学生活化教育也得到全面的渗透,结合数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不乏成为教学生活化开展的一个渗透点。

2.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教学特点,同时也是对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渗透体现。在现在的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像华罗庚等著名的中国数学教育家的素材例子,老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们讲解这些数学家为中国数学教育的贡献,以及为学生介绍中国数学的悠久历史,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的认真勤奋的学习态度。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生活化渗透措施

1.开展适宜的竞赛活动,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一般来讲都普遍具有好胜心强、表现力强以及荣誉心强等特点,所以为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在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的同时,也将教学生活化教育渗透其中。比如,我在进行“数量关系”教学的时候,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抢答比赛,我向同学们提出:“总价除以单价等于数量,那如何计算总价?”同学们就会进行独立的思考,思考正确答案应该是怎样的,思考怎样表述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同学们都会进行踊跃的抢答,有的回答到:总价等于数量乘以单价,有的回答到: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同学们会因为出现看似不一样的答案,而产生对自己或者别人答案的质疑,然后我就要为他们讲解相关的除法运算的知识,告诉他们答案都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还学到了看待问题的辩证认知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评优或者展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竞争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学习中感受竞争的,一次来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觉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落实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数据对比教学渗透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对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进行研究的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数学教材内容,通过对数据的对比来进行生活化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让同学根据自己提供的数据条件来进行编题,提供的数据要有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以学校生活化教育的工作安排为前提,然后学生再自己解题或者同学之间交换解题的方法来对生活化教育进行渗透。比如,在我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教学的时候,我想同学们提出条件:小明有44元钱,食品店力的蛋糕、饼干以及面包,每种食物的价格分别是5元、2元以及4元。然后让同学们进行编题。编题的过程中,学生即巩固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老师也将生活化教育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得以落实。另外还有一种可以利用数据对比来渗透生活化教育的方法,就是利用教材中的例题素材来进行德育教育教学的开展。现在的小学教材中有很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比如像“妈妈给了小丽20元钱,让小丽去酱油,花了12元钱,请问还剩多少钱?”这样一类例题,然后老师就可以根据例题来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在同学们解答出题目答案之后,向同学们提问“剩下的8块钱可以怎样做?”以此来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方式进行拓展教育。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育,首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和规划,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应用,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同时,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与之紧密结合,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会贯通,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度,还能帮助学生的生活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J].小作家选刊,2016,(1):138-139.

[2]孙晓华.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上,下旬),2015,(14):284-284.

[3]杨树柱.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7):12-12,13.

[4]于行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55-156.

[5]刘建平.走进生活学数学--试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教学[J].科学咨询,2015,(36):92-92,93.

上一篇: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弹性现状分析 下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