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好教师角色,让课堂绽放异彩

时间:2022-10-13 02:07:47

演好教师角色,让课堂绽放异彩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思维能力和个性特点,发挥其主动性和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天性。而小学语文教学又是一台丰富多彩的戏,教师应当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每台戏的质量,以让观众乐意接受。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代替学生的思考或者代替作者言论,使学生学习过于被动。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感悟自己的角色。

一、牵线搭桥,重视融入教材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让学生走进教材,获取知识。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融入某个情境中,感受教材。教师如何能扮演好线与桥的角色,把学生引入教材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即使桥搭好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觉得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觉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萌发从教材中品味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要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如读思结合、合作交流、扮演主人翁等,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获取知识。

二、身先投入,孕育内心情感

思想情操如果靠说教强加给学生,会适得其反。情感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仅讲讲课文、诵读文章的精华、说说作者的心愿,更应学习自我感悟、身临其境,再努力与学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把作者与自己的人文情怀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可以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情感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以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方面。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言行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在有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的心灵,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合理、适时地评价作者、主人公及师生的言行,激励学生主动探讨人物的心境,与作者一同插上心灵的翅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引向课外,开拓阅读视野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在语文教学上,要想更好地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阔阅读视野。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及个人喜欢的书报,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

1.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

2.注意学生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作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各自差异性,选择阅读方式,定好范围,有的放矢,做好阅读教学的指导工作。

3.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叶老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4.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5.组织交流,反馈教学。课外延伸阅读,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用于课堂教学。也可指导学生成立读书交流小组,制订计划,让学生在小组中显示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纷呈的知识信息,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活动中,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

四、放下架子,才能敢于尝试

语文教学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我们要善于打破受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教学,放下架子,深入童年生活,做学生的引路人,多给学生尝试学习的机会,与学生一同交流,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首先,增加教学特色,给学生创建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环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若是不苟言笑,或者过于拘束,可想而知,课堂的气氛多趋于紧张、严肃,学生会产生压迫感。因此,如果课堂中的教师能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时常笑脸相向,具有幽默感,给学生创建轻松的环境,这样,学生上课时就如沐浴在春风里,思维活跃,他们之间就可以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其次,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的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应认清自己,主动“下放”到学生中间,敢于说出自己的缺点,经常让学生给自己找课堂和课外的不足,既可当面讲,又可背后写书信。当然,学生的错误一定很多,而且接连不断,教师应会容忍,会引导,帮助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挫伤其积极性和信心,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便会如释重负,乐于打开思路,乐于表现自我,敢说想说的话,敢做想做的事。

最后,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发言时多给鼓励的话语,提问或出题时多出些灵活性试题,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有可能敢想敢做,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才会得以产生。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随时转变自己。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别让考试统治我们的思想,别用繁琐的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健康发展,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上一篇:强化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愿生如夏花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