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下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前瞻性思考

时间:2022-10-13 01:56:01

新视域下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前瞻性思考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体育教学更进一步的拓展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体育运动会也要与时俱进。新课程标准下的校运动会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每个学生能充分享受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与权,让全体学生获得参与运动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一、入场式创新体现人文

(1)入场式应是一场表演。入场式模仿秀,每个班级模仿成一个国家(希腊、美国、巴西等),运动员们穿着各国的服装,展示该国的文化特色,入场时主持人通过解说词对该国体育、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一一介绍。这样同学不仅体会奥林匹克精神,还可以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队列队形变化(变字、变图案)、舞龙、舞狮、民族舞、街舞、武术表演,再如诗文朗诵、另类的服饰表演、小丑表演和各种道具应有尽有,充分体现人文气息。

(2)入场式应列为一个项目。在中小学校运动中,很多学校把入场式列于体育项目之外,单独评分和奖励。每个班级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班级在田径项目比赛方面较弱,但是入场式的表演会技高一筹,所以把入场式列为一个项目,并增大分值(如50分或60分)给予更多的表演时间(8分钟),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的体育热情,挖掘班级文化。

(3)入场式要彰显班级团队精神。在入场式中,有的班级为了体现整齐划一,有可能把一些身高或体型特别的学生做特别处理,或是“生病”了,或是“受伤”了。表面上看起来效果很好,容易获得高分,但是无形中把班里部分学生已经分离了。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但各有用法,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起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培养、体现班级的凝聚力。

二、项目设置的依据要多维度

(1)以学生体质发展为本。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表现在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20年下降,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所以说在项目设置上无论是继承良好传统还是开发,都要考虑“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体质增强为本,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

(2)以《国家学生体质标准》(简称《标准》)、地方体育中考和学校特色为本,开拓趣味性、团体性的项目。从我国各地体育中考的项目和《标准》的项目看,有氧项目已被确定地位,如:1000米、800米、定时跳绳等,作为学校运动会更加应该秉承。一些跑(50米、100米、400米等)、跳跃(跳高、跳远、三级跳等)、投掷(实心球、铅球、标枪、铁饼等)等传统项目,也需要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趣味性、团体性的项目。深圳市南山区在趣味项目的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已经开发几十个项目,如:花样跳绳、集体跳绳、8字跳绳、滑轮接力、袋鼠跳、健身车、一分钟投篮、足球游戏、足球射门、蜈蚣跑、定向越野、穿越时空、兜球、彩丝球等等。这些趣味性的项目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器材简单且实用性强,合乎学生的胃口,容易推广,效果也非常好。

(3)设置项目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考虑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工具,也是构成体育环境因素之一。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有很多项目需要器材,如果学校器材匮乏,就说明该项目很难开展或说学生很生疏,如作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开设,其效果不会很好。另外,还应根据学校场地的大小、可行性来设置项目。其次,考虑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运动项目进行重新设置。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初、高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就有差异,而初、高中的每个年级的学生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项目设置的时候要尽量细化,针对年级学生设置不同的项目,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再次,考虑教学情况。课堂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培育体育兴趣、彰显体育个性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受学生欢迎的、实施效果好的、经常开展的项目,应该引入校运会中。

(4)项目设置要融合时代元素。2013年南京亚青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样,学校体育也应通过众多体育活动深化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奥运会开幕、闭幕式精彩绝伦的表演鼓舞着中国人民,世界各国人民也为之叫好,同时对学校体育运动会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另外,项目设置时可以把奥运项目规则修改后引入其中,如把长跑命名为“校园马拉松”、火炬接力赛、校园自行车赛等。将北京奥运体育元素引入校园,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奥运氛围,感受奥运精神。

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巨大的考验,地震所造成的伤害我国人民无比心痛,生命教育也因此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应急逃生能力的培养赋予了体育更高的要求,把应急逃生的项目引入运动会也是情理之中。如:自救、急救比赛(包扎处理、游泳急救)、搬运比赛、障碍跑、攀爬比赛(爬杆、爬绳),还有各种跳跃项目的开发等,这样可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急救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生参与全方位

北京奥运志愿者共有170万,“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了北京奥运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学校运动会中,要使每位学生都参与比赛几乎是不可能,因为在项目编排、场地、器材诸多方面的限制。所以,要千方百计去为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们创造参与各项活动的机会,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比如,可招募志愿者队伍,组建各种校园服务队(如:后勤服务队、裁判服务队、医疗服务队、卫生服务队、安全服务队、颁奖礼仪服务队、场地器材服务队、体育书展服务队、校园记者服务队等),使学生参与其中,为广大师生服务,通过服务他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真正成为运动会的主人。

四、形式多样,内容多元

从校运会的命名与发展来看,为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开设田赛和径赛的项目,命名为“田径运动会”。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生活的需要日趋提高,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田赛和径赛项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些趣味性、团体性的体育项目,体现体育的大众化,命名为“运动会”。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逐渐暴露许多弊端和不适应性,加上我国学生体质问题严峻,在体现体质增强、趣味、大众的基础上更加体现人文,把多学科文化融入其中,命名为“体艺节”。也就是说,当前的运动会凸现多元性文化,大众参与,高度融合。如何体现呢?过去我们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连续几天进行比赛,但是这种形式显得单一。所以,改革开展形式,注重内容多元性,很有必要。

分散与集中有机结合。“分散”指在校运会前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全员选拔赛,这样不但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而且利于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提高,达到以赛带练的效果。“集中”就是当前的校运会形式,班级或年级的比赛后选的运动员,参与全校性的比赛。分散与集中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培养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参与。

内容多元性。指集体育、艺术、音乐等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于一体,当中内容互相穿插,交错进行。如以班级为单位,临时搭起简单的舞台,进行即兴表演,还有各种书市、图画展览等。

(南京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那100元钱…… 下一篇:书证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