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凯新盛案始末

时间:2022-10-13 01:28:44

2010年12月2日,又一家火爆的私募公司(PE)倒下了,留下失望甚至绝望的过万名投资者,涉案资金过亿元。

天津天凯新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天凯新盛),在天津市静海县仅成立4个月后,被当地公案机关立案侦查,包括天凯新盛法人韩秀琴在内的多位高管均已被捕。

此后1个月内,本刊接到多起电话讲述天凯新盛一事。目前焦点已经集中在了天凯新盛到底是否合法、资金如何返还、如何维护自身利益等。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不仅是天凯新盛,目前大量流行的私募中,不少直销人被卷了进来,且大多进入“有去无回”的非法集资中。

天凯新盛被查

“我是2010年10月20日签定的合约,按照合约的规定,2011年1月20日,就是现在我应该得到18000元的分红了。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公司突然就被关了。”天凯新盛的投资者李小姐焦虑地告诉记者。

4个月之前,李小姐得到一个“诱人”的消息:“天津有一家回报非常高的私募公司,投资82000元,与公司签订10万元合同,月利息6分,3个月后返103(本金+利息)。”而且,投资金额越大,利息越高。

如此高的回报,李小姐不是没有质疑。为此,李小姐还专门到了天凯新盛办公总部去参观考察。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李小姐出示了相关证明: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明其合法性,同时,负责人还向高小姐表示,公司会以签协议的形式保证每一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终于,李小姐放下疑虑,毫不犹豫地签定了《投资理财协议》,并拿出积蓄82000元投入到天凯新盛,然后等着3个月后18000元的收益和自己的本金一起回来。

然而,李小姐等到的是坏消息。不要说利息,就连她的本金,也要指望静海天凯案处置工作组的调查结果了。

李小姐多方打听到的消息是,12月3日凌晨3点,数十名警察搜查了天凯新盛公司设立在天津市内解放南路259号泰这大厦21楼的市场部,带走了公司所有的财务帐目、资料文件、办公电脑等等。

12月4日上午,警察又对天凯新盛内蒙。占分公司的常务董事长潘建国及另一名股东董先生进行了控制,同时冻结公司帐户,下午,对所有6人分别在两地进行刑事拘留,其中4人被关押在静海县的看守所,2人被关在鄂尔多斯的看守所。

12月5日,静海县公安局查封了天凯新盛在泰达大厦设立的市场部,并再次带走―位投资人,公司停止正常经营。

直到12月14日,天津静海政府公众信息网同时了一则声明和一封公开信,声明指出天凯新盛关于土地运营权、税收减免等信息均为伪造,而公开信则确认了天凯新盛被调查的事实,并承诺将力度最大程度降低投资者的损失。

调查v组与投资者博弈

与许多集资案件不同,在天凯新盛案发以后,大量的投资者在第一时间并不是想着挽回本金,而是试图证明天凯新盛属于合法运营。他们希望让公司继续营业,以此挽回损失甚至获得收益,而不是政府查封后的赔偿。

由此,静海天凯案处置工作组与天凯新盛投资者展开了较量。

天凯新盛最先亮出的王牌是,该公司在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的注册信息。该信息显示:天凯新盛法人为韩秀琴,注册资金1500万元,经营范围是从事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对上市公司未公开发行股票进行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

记者在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静海分局网站上对这一信息进行了确认,在一篇名为《静海县首家股权投资公司注册成立》的文章中,提到了天津天凯股汉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的啦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该文章的上传者署名是“静海分局”。

天凯新盛的投资者还提供了该公司注册资金提高到1亿元的截图,但令记者奇怪的是,不仅这个注册信息在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上查询不到,连最初1500万元的注册信息也都查询不到。

天凯案处置工怍组的第一个反击,并没有针对天凯新盛的注册,而是指出,天凯新盛在宣传中大量伪造了信息,如:“静海县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从未给予天津天凯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天津天凯新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土地运营权、税收减免、办公用房支持、推荐项目优先选择权等任何政策支持。”

另外,天凯案处置工作组在声明中还称,“经调查核实,天津天凯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天津天凯新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末按有关规定到天津市产业股资基金发展与备案管理办公室进行备案,未与中国银行天津静海支行签订托管协议,未在中国银行天津静海支行开立投资基金账户”

对此,天凯新盛的反击是,天凯案处置工作组提到的伪造信息,均是由投资者自己在网上散布的信息,与公司无关。

在声明后,形势已经对天凯新盛不利。天凯新盛众多投资者提出的另一个论点是:“我们到天津来投资是在国务院(2006)20号文件批准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大政策、大背景和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大环境下来的。”但这一点由于与天凯新盛集资的具体做法没有关联,天凯案处置工作组并没有回应。

在此之后,天凯新盛投资者将希望寄托于集体的力量上,不少投资者呼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挽回损失。

天凯案处置工作组迅速作出了反应。12月28日,该工作组发出了第二封信,信中指出调查天凯新盛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和《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险记备案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并且明确提出,“至于资金返还问题,将根据追款的情况,按比例返还。”

2011年1月4日,天凯案处置工作组又转发了“最高法院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并在第二天接着转发了2010年11月22日才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就在此期间,天凯新盛投资者间已经出现了具体的组织,并以“维权小组”的名义开始征集相关维权款项。

天凯案处置工作组再次迅速反应,在1月9日发出了第三封信,明确指出,“天凯案处置工作组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处理有关事项;集资群众应充分相信工作组一定会依法公开公正处理此案,不要向所谓‘维权小组’捐款。”

1月10日,天凯案处置工作组再度发出声明,称所谓“维权小组”发出的返钱信息为假消息。

难解的私募

在中国,私募既在成为浪潮,也成为了争议频繁之地,更由于其与非法集资千丝万缕的关系,合法私募至今在中国难产。

12月4目,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证监会将配合立法机关全面修订基金法,建立适当的私募基金监管制度。

这是离私募合法化最近的―次表态,即使如此,真正将私募进入到法律程序,还有很多路要走。

而在此之前,私募的合法化一直有着巨大争议。就在201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私募依然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据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张远忠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

采访时表示,根据《解释》,除“亲友或单位内部”外,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只要符合解释中第一条第―款的规定即“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就将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在天凯新盛案中,虽然天凯新盛满足了天津市发改委的“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企业)进行工商登记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多项要求,如注册资格、注册资金和业务范围等,但也存在着不少漏洞。

《意见》中指出,公司制、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企业)注册登记后,须持营业执照向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是产业基金的主管部门)、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和国税、地税管理部门备案。

然而,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先后通过天津发改委备案的仅有33家。记者在天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网上,并未查询到天津天凯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天津天凯新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的备案信息。

正是由于私募还没有被纳入正式的法令中,这不仅让私募的启动者缺少必要的合法流程,也让监管部门的操作难度颇大。

就在天凯新盛被调查时,就有大量的天凯新盛投资者指出一个问题,天津还存在着大量类似于天凯新盛的私募公司,监管部门又将如何处理?

失望的投资者

尽管天凯新盛被查封已然成为事实,然而事情并未尘埃落定。自12月2日之后,全国参与天凯新盛的投资者陆续知道此事,如何拿回自己所投的资金成为了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

据记者了解到,自天凯新盛关闭后的第二天,有上百人的投资者采取了各种方式和途径追讨资金。其中,有的选择上访天津静海县人民政府,有的在各大网站上帖子,也有在网络上组建QQ群……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想办法挽回之前投入的资金。

李小姐表示,因为当初是朋友介绍,所以比较放心,直接把现金交给了朋友,只是收了一张欠条。但自出事之后,李小姐她打不通那位朋友的电话,“如今,我看放进去的钱十有八九拿不到了。”

投资者王先生也表示:“当初也是被朋友忽悠了。虽然我岁数大,可办这种事却没什么经验,和我―样投入164000元的人也不少。都是收的欠条。而且这里面的级别很多,我自己还没弄清楚,公司却被关了。”

“当时公司那么火,我们好几个人都去了解过,而且公司证件也比较齐全,还有煤矿实体,以绝对的信任投资了10多万元。静海县应该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让我们投资者减少受伤。除了尽快归还投资者资金外,也许天凯新盛正常营业才能真正解决投资者的问题,也有助于行业的正常发展。”投资者刘先生对天凯新盛重新运作仍抱有希望。

就在群众有组织进行声讨的同时,天津静海县人民政府在最短时间内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天凯新盛案处置工作组,每天负责接待全国各地上门询问此次案件的投资者,并留下了咨询电话。

随后,记者先后致电询问天凯新盛案处置工作组、天津静海县人民政府和天津市公安总局,对方均以不明情况或不便透露为由婉拒了采访。

上一篇:李延亮再赴成都SOS儿童村 下一篇:网商,还是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