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切口式颞部除皱术

时间:2022-10-13 01:20:01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单一切口、能减轻手术后瘢痕性脱发和鬓角不对称的颞部除皱方法。方法:将手术切口设计在颅后中线上,从帽状腱膜深层钝性分离,进入颞区在颞浅筋膜深分离至眶外侧,充分上提颞部组织后切除多余头皮组织,最后分层缝合。结果:经手术后1~12月的观察,患者的眉、外眦上提效果明显,减少瘢痕性秃发和鬓角不对称并发症出现。结论:后置切口式颞部除皱术是一种有效的颞部除皱方式。

[关键词]后置切口;颞部除皱术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9)03-0300-02

Postpone incision temple rhytidectomy

LIN Liang,OUYANG Shan-bei,DENG pei,LIU yu-lan,REN jun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the Third Hospital of Wuhan, Wuhan 430060, Hube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a temple rhytidectomy with a single incision of little scarring alopecia and asymmetric temple. Methods We designed the single incision on the postmedial line of the cranium and dissectted bluntly under aponeurosis of occipitofron talis muscle. After lifting the temple tissue sufficiently,we resected superfluous scalp and sutured demixing. Results The follow-up was 1~12months, and the eyebrows and angulus oculi lateralis of patients were promoted obviously, and the operation incisions recovered well without scarring alopecia and asymmetric temple. Conclusions Postpone incision temple rhytidectomy is a kind of available operation for patients.

Key words: postpone incision; temple rhytidectomy

2005年6月~2008年6月,笔者应用后置切口式除皱术对20例面部松弛症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一共20例,均为女性,年龄41~55岁,均为面部松弛症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颞部组织松弛症状,如眉尾下垂、外眦下垂、以及鱼尾纹的出现等等。手术后颞部组织均按设计有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无一例出现瘢痕性秃发和鬓角不对称现象。

2手术方法

2.1 术前评估:患者处坐立位,手术医师仔细评估老化的颞部结构,其中包括眉毛的下垂、上睑皮肤垂帘样下垂的程度,眶脂肪突出和外眦囊袋样变化,以及鱼尾纹的位置、形态。

2.2 麻醉方式:手术可在局麻加镇静或全麻下进行 。

2.3 手术切口:设计在颅后中线上,起点距前发迹缘6~8cm,止点距后发迹缘8~10cm。

2.4 手术分离层次和手术分离范围:手术分离层次于颅顶和枕后区是在帽状腱膜深层,手术进入颞区在颞浅筋膜深层分离;手术范围在颅顶分离至距前发迹缘6~8cm,在颞区分至耳屏前,枕区分至后发际缘8~10cm,在枕肌上缘之上。整个分离都采用钝性分离方式进行。手术在光导拉钩的配合下进行,边分离边彻底止血。

2.5 组织切除量:在切口两侧对等切除全层头皮,一般总量可达到4~8cm。

2.6 缝合:留置负压引流管后分层缝合,0号可吸收线缝合帽状腱膜,头皮用1号丝线间断全层缝合。

2.7 术后:手术后应用抗生素3天,24~48h拔引流管,(以每天排出血量少于15ml为指标),术后7天拆线。

3结果

3.1 疗效判断标准:效果良好的除皱术的标准:①面部皱纹消失或变浅;②面部组织松弛异位得到复位或改善;③面部组织萎缩得到了恢复或改善。

3.2 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6月,患者的颞部组织有明显上提,眉尾抬高,外眦不但抬高而且形态恢复平滑,上睑皮肤垂帘样变化和下睑囊袋样变化得到了改善,两侧发迹缘的形态没变化,但位置提高了。颞部除皱术常见的并发症瘢痕性脱发和鬓角不对称现象没有出现。典型病例如图1~2。

3.3手术并发症:20例手术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头皮麻痛的情况,手术后1月消失;另1例手术后48h出现了上睑的青瘀,手术后14天基本消失。

4讨论

1976年,Skoog、Mitz和Peyronie通过尸体解剖技术确定浅筋膜肌肉系统(SMAS)的概念后[1],面部深层剥离技术开始得到应用。1992年Hamre开始进行复合除皱术后[2],已形成许多深层次除皱术的变型和改良技术。多层次面部除皱术正被广泛应用,似乎单一层次面部除皱术这一传统手术方法已被完全替代,事实并非如此,Thomas Rees曾经说过传统手术技术之所以被称为传统总是有其理由的[3]。当患者仅仅是有明显的皮肤皱襞,而韧带或肌肉筋膜仅轻度松弛,选择单一层次除皱法就是准确的。后置切口式除皱术是单一层次除皱术中厚皮瓣单层皮下除皱技术的延伸,是为了解决传统除皱手术后易产生 瘢痕性脱发和不对称而设计的。

后置切口式除皱术有其特点,手术前我们一般会做一检查,让患者自己用双手手掌上推颞部组织,从镜中观察颞部的变化,手术后所有的效果均能达到或接近手术前的设计,也接近手术前的评估。手术后眉尾和外眦的上抬会使眼睛变得年轻,眼睛的变化能改变整个面部给人的感觉。加上颞部发迹缘的提高会使颞部有变宽的感觉,能明显改善由于颞部组织萎缩下垂颞部变窄的衰老迹象,并且手术后发迹缘的形态不会改变。其次手术切口十分隐蔽,位于颅顶和枕部,切口一般长12~15cm,患者易接受。手术当中由于采用了局部肿胀麻醉和钝性分离方式,所以手术后的出血量少,手术中由于光导拉钩的使用,血肿出现的可能性被降至最低,手术后的消肿相对较快,手术恢复加快。第三、我们选择颅顶的帽状腱膜深层和颞浅筋膜深层作为分离平面,其一是手术当中容易把握;二是这两个平面组织结构疏松易钝性分离;三是在此平面分离的出血量少。第四、当分离面积足够时,头皮组织可切除的量是很大的,面部组织的提升效果是明显和十分自然的,并且没有不对称和不均匀的考虑,即使出现切口轻度偏离中线。第五、由于我们把头面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手术将整个头部软组织均匀收紧,手术后由于非手术区头皮组织受面部组织重力而延长从而导致面部组织再次松弛的现象被减少。第六、面部组织所产生的垂直向下的张力手术后不像多层次面部除皱术直接作用在切口,而是被分散到颅顶和枕后的垂直平面上,由于有90°的转角因此减少了面部组织下垂的可能,而且也降低了切口张力。第七、手术平面和手术范围清晰,手术中没有损伤面神经的可能,不会出现面瘫的各种表现。

但后置切口式颞部除皱术对其它部位的改善不佳。手术后也有出现头皮麻痛的现象。

[参考文献]

[1]SkoogT.Plastic Surgery: New Methods and refinements[M]. Philadelphia : WB Saunders, 1974.

[2]HamraST. Composite rhytidectomy[J]. Plast Reconstr Surg,1992,90:1.

[3]Gregory LaTrenta. 面颈部美容外科手术图谱[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85.

[收稿日期]2008-08-18[修回日期]2008-12-14

上一篇:单株毛发移植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 下一篇:改良掌背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