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兵视域下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

时间:2022-10-13 12:37:49

张一兵视域下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

摘 要:张一兵教授对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师承孙佰■的两条思路、两条逻辑的矛盾观点后推陈出新。他提出两条逻辑线索:一条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逻辑,一条是正在发生的从现实描述出发的客观唯物主义逻辑线索。两种语境指的即:一是延伸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逻辑的劳动异化理论的隐性唯心Z境;二是从现实出发的经济学唯物语境。而这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语境就是在这样两种完全异质的理论逻辑和话语并存的情况下在马克思的同一文本中呈现的双重语境交织。张一兵认为这种新的逻辑思路才真正是马克思后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开端,而客观逻辑线索是青年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对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的隐性发生的无意识逻辑,是从一种客观逻辑出发,而非从对象化逻辑生发出来。

关键词:复调话语;《手稿》;客观逻辑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26-02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公开问世,就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在中国也同样得到重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顶点论和不成熟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解读模式。坚持顶点论的主要是国内的实践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人学。他们始终坚持《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顶点与峰巅,同时人本主义也被视为当然的理论旗帜。坚持不成熟论的中国学者,在受到苏联学术界解读模式的影响下,认为《手稿》仍然带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浓重色彩,是不成熟的著作。他们不仅判定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理论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且竭力贬低《手稿》的价值和意义。学者们就此展开的激烈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在对手稿的解读与评价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在此学者们提出的众多学术研究和理论观点,这里就不逐一说明。在本文中就初步谈谈对张一兵老师提出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话语观点的简单认知和理解。

一、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话语的提出及含义

从20世纪60年代起,孙伯■教授就已经着手研究马克思早期著作。在他的两部早期著作中,就最先提出《手稿》两条思路的内在矛盾的看法。他认为青年马克思虽然已经在政治上转到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以及在哲学基本观点上转到了费尔巴哈式的一般唯物主义,但是在其理论运演的深层,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逻辑:一条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逻辑,一条是正在发生的从现实描述出发的客观唯物主义逻辑线索。而后者逻辑线索则是马克思在分析对象化的过程中逐渐引出而产生的。

张一兵教授起承孙伯■教授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观点,继续深入研究探讨两种逻辑线索中的两种语境、两种话语、两种逻辑的矛盾。张一兵认为马克思的《手稿》只是他最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思想实验过程。张一兵教授所说的两种逻辑分别是显性逻辑和隐性逻辑。具体解释就是:显性逻辑指从劳动者的类本质的角度出发,将社会历史看作人的类本质的复归过程的人本主义隐性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思维逻辑,这是当时支配青年马克思的主导逻辑思想;隐性逻辑指在马克思真实开始参加无产阶级实践和涉猎经济学史之后,从历史客观现实的角度出发的理论逻辑,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本身的确立,而不过是一种正在随着马克思对现实的深入,对人本主义异化逻辑不自觉的偏离。此外,张一兵教授所说的两种语境,笔者认为分别是唯心语境和唯物语境。具体说明即:一是延伸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逻辑的劳动异化理论的隐性唯心语境;二是从现实出发的经济学唯物语境。两种话语就是在两种语境下呈现出来反映在文本中的不同思路。因此,张一兵所说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语境就是在这样两种完全异质的理论逻辑和话语并存的情况下在马克思的同一文本中呈现的双重语境交织。所以尽管他俩在解读两条思路矛盾论方面同源共流,然而对于另一条逻辑线索即客观逻辑的产生又有着不同的理解。

二、复调话语在《手稿》中的具体体现

张一兵教授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详细说明了《手稿》的内在逻辑结构。他认为第一手稿的前半部分是按照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思路写下的对国民经济学指认的事实的直接批判,而这种批判很接近蒲鲁东的社会主义。在这部分呈现的是马克思不赞成的经济学社会主义话语。在第一手稿的后半部分马克思否定了这一思路,马克思运用他自己创立的国民经济学基本构架的哲学人本主义,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方面。在这部分则显示的是哲学人本主义话语。而在接下来的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是这一批判的理论认证的具体经济哲学分析。第二、三手稿既是文本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将马克思复杂的思想矛盾进程呈现出来的最主要部分。

在《回到马克思》的第三章第三节,张一兵详细阐释了《手稿》的复调话语和隐性逻辑饽结。他对第二手稿的残片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说: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认为它是“不关心在劳动关系之外的劳动人”。张一兵认为马克思看到了人之外的物的进步,因此在人本主义话语中还夹杂着这种客观进步。这恰恰却是马克思在以后历史唯物主义思维逻辑的起点。随后在马克思评判英国国民经济学的两大功绩的时候,张一兵认为马克思注意到了工业与农业、动产和不动产的“历史差别”。此时的马克思是站在历史性批判的立场上来关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对立的。张一兵把它理解为马克思另一种新的从现实出发面对社会历史的客观逻辑最初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是《手稿》中双重逻辑无意识对质的初始形成的语境。

在分析第三手稿之前,张一兵教授注意到马克思在第二手稿的最后对斯密关于“动产”的转述。其中的两个“据说”,他认为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进步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基础,即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才决定了人的解放。但遗憾的是马克思并没有肯定这一逻辑方向。不过这却是马克思第三手稿中第二客观逻辑呈现的重要基础。

第三手稿是由三个“补入”引出:第一个补入是马克思对第二手稿的理论延伸;第二个补入极为简短;第三个则是第三手稿的主体,即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看法。其中马克思就在第三个补入中提出了重要的概念“社会”。但在此之前张一兵教授又用独特的眼光注意到了马克思对历史现实的分析。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历史的结果,因此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能思维的意识来说,又是它被理解到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张一兵认为这代表着马克思开始将革命的基础真正置于现实的历史发展之上。马克思还论述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基础,同时也找到了理论基础。张一兵认为这是预示马克思后来新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起点。他认为这是马克思第一次从哲学逻辑上认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性的尝试。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对此的最深刻的哲学逻辑论证。其后马克思对“社会”“工业”等的进一步的阐释过程中,两种逻辑的交织表现得极为明显,而且其中对现实的历史线索开始多次占了上风。

所以综上所述,张一兵关于两条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话语的详细阐释分析,在马克思《手稿》文本的解读中都得到了充分论证:一条是从先验主体出发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人学现象学话语;一条是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去观察社会历史的客观逻辑。而由于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无法将后者的客观必然性的“是”与前者否定意义上的坏的“是”相统一起来,就出现了两种逻辑、两种语境、两种话语共同交织的局面。

三、复调话语中客观运演理论逻辑的来源及评析

孙伯■在《走进马克思》一书里由对象化劳动逐渐引出两条理论运演逻辑的观点。而笔者认为张一兵在《回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未涉及对象化劳动,而是认为在《手稿》中整个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都属于人本学问题,它们是一种互补的逻辑关系。张一兵认为马克思的第二条客观逻辑思维是随着他对经济学的接触,是从一种不自觉的逻辑角度出发的。张一兵在他的著作中花了很多的篇幅来阐述他的观点,而笔者也非常赞同他的看法。此外,马克思还提出了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不是费尔巴哈哲学,而是古典经济学,这是一个极重要的理论校正。”张一兵在书中用详尽的语言论证了他的这一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对于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方法和客观思路,用了一个“之”字才完成。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与经济学研究同体的从客观现实出发的方法和观点被他否定,后在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的经济哲学谈论中,原先被否定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在深入经济事实中从而浮现在文本之中,形成一种与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相并行的逻辑思路。所以张一兵认为这种新的逻辑思路才真正是马克思后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开端,而并不是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于是笔者觉得这也正是他比孙伯■教授的两种逻辑观点走得更远的方面。

此外,从张一兵的视角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他对于在《手稿》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持批判的态度,以及他对于隐藏在马克思思维逻辑中的隐性客观逻辑思维给予肯定。他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来看,青年马克思在《手稿》里的相当一部分论述是不科学的:从本质上看,劳动异化理论是一种深层的隐性唯心主义历史观,仍然是属于隐性的黑格尔神学框架,仍然属于站在人的主观价值角度来解释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所以笔者认为张一兵的这种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偷骰坝锊⒉皇恰耙运战饴怼蹦J较碌摹安怀墒炻邸保而是对马克思伟大思想诞生并走向成熟的正确解读。这已经在他的著作中对张一兵老师陈述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观点得到成功论证。

参考文献:

[1]王东,王晓红.解读马克思的三种模式――我国理论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及我们的见解[J].理论学刊,2009(4).

[2]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孙伯■.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10-217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电控旋翼传感器系统余度设计及表决算法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