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几何直观,成就精彩课堂

时间:2022-10-12 09:28:21

巧用几何直观,成就精彩课堂

【摘要】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巧妙地运用几何直观能将相对抽象的对象“图形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把握问题本质、优化解题过程,使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几何直观;数形结合;问题本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巧妙地运用几何直观能将相对抽象的对象“图形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把握问题本质、优化解题过程,使课堂精彩纷呈.

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如何运用几何直观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一、借助几何直观,深入理解概念

小学数学的概念大部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在教学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借助具体图形理解抽象的知识,把学生思考的内在隐性过程化为直观图形的显性内容,就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

比如,在教学“近似数”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常用的“四舍五入”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数字去谁家”的图示,让学生们看图,想一想11~19这9个数选择最近的路,会去谁的家?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举手发言:11,12,13,14到10的家近一些,它们都会去10的家;16,17,18,19离20的家要近一些,这些数都会去20的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10,12≈10,…学生在给数儿找家中还发现15离10和20这两个家一样近,是不是两个家都可以去呢?教师指出,为了不让15为难,我们规定它去20的家,记作15≈20.

学生在观察教师写出的约等于式子时,还发现末尾是1,2,3,4的时候就舍去,末尾是5,6,7,8,9的时候就进1变成了20,自然得出“四舍五入”这一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像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运用了几何直观,让数与形有机结合,生动形象地理解“四舍五入”法,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实效.

二、呈现几何直观,把握问题本质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时候需要学生理解数学问题背后的本质联系.对于抽象的数学本质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呈现几何直观,巧妙地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形操作,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知识要点,并能牢固记忆,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用画图的方法圈一圈,给“苹果”装“盘子”.教师出示:“有16个苹果,每5个苹果装一个盘子,这些苹果能装满几盘?”先让学生列式.学生很快列出算式16÷5,而计算结果让他们陷入困惑.

教师抓住契机,让他们直观操作进行探究.学生们动手在16个苹果的图上画圈,把每5个苹果画在一个圈里,装成“一盘”,通过画图得知,16个苹果只能装满3盘,还余1个.教师写出16÷3=5(盘)……1(个),说明用省略号表示余下的苹果个数,在数学上称除得商后余下的数叫作余数.在与以前学法有什么不同中,明确今天学习的是有余档某法.接着,结合画图操作进一步探索,如果苹果总数再增加1个,算式17÷3=5(盘)……2(个);总数继续增加1个苹果,算式18÷3=6(盘),正好装满6盘.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苹果个数依次增加,装满盘子后,最多能余下几个呢?学生结合画图,很快得出:最多只能余2个.教师追问:为什么余数最大是2呢?学生:如果满3个,就可以再装一盘了,因此,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3要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这一知识点学生难以掌握与理解,几何直观让学生在被除数的不断变化中,了解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既能直观感受,又能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

三、运用几何直观,优化解题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数学问题条件较多、纷繁复杂,学生不易理出头绪,这些问题如果利用几何直观画出解题思路,就可以把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学生经过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芳芳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要1分钟,烧开水要12分钟,洗茶壶要1分钟,洗茶杯要1分钟,拿茶叶要2分钟,芳芳至少要多少分钟才能沏茶?

思路: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条件,开水,茶叶,洗茶壶、洗茶杯是泡茶的先决条件,他们的相互关系用下图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洗水壶要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要用12分钟,在等水开的同时,可以完成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就沏茶,这样要花13分钟.

解:1+12=13(分钟).

答:至少要花13分钟才能沏茶.

根据题目信息,画出流程图,然后根据流程图不仅能详细说明合理安排的具体方法,还能算出所需要的最少时间.

总之,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利用几何直观,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帮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使数学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上一篇:论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