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注适量甲氧明或麻黄碱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防治

时间:2022-10-12 07:33:39

预注适量甲氧明或麻黄碱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防治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甲氧明和麻黄碱在防治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作用。方法:抽取拟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4例。在全麻诱导时Ⅰ组给予甲氧明2 mg,Ⅱ组给予麻黄碱10 mg,观察和记录给药后3 min、5 min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全麻诱导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方面,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3 min、5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甲氧明和麻黄碱全麻诱导期使用均能防止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是较好的全麻诱导期的伍用药物。

【关键词】 适量甲氧明; 麻黄碱; 全麻诱导期; 低血压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实施较多的麻醉方法之一,而全身麻醉诱导期是麻醉并发症的高发时段,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1]。麻黄素可直接兴奋α、β受体,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甲氧明注射液为临床上使用的一种高度选择性的ɑ1受体激动药,对α2、β受体几乎无作用,静脉或肌肉注射后可使外周阻力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在实施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能够对低血压的症状予以有效地预防[2-3]。本研究中旨在探讨甲氧明和麻黄碱用于预防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作用,并加以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4月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21~67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高血压和心脏病病史,无呼吸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24 h未服用对血液动力学有影响的药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注入甲氧明)和Ⅱ组(注入麻黄碱),每组34例。Ⅰ组男15例,女19例,平均41岁;Ⅱ组男17例,女17例,平均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禁食禁饮,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静脉通道,面罩持续吸氧,常规静脉诱导,Ⅰ组在诱导药的基础上注入甲氧明2 mg,Ⅱ组在诱导药的基础上注入麻黄碱10 mg,对两组患者给药前和给药后3 min、5 min的血压以及心率进行检测,并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与给药前基础值相比,两组给药后3 min、5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3 讨论

全麻时低血压更多发生在诱导期,约为9%左右,低血压受多因素影响,而且诱导后低血压可延长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增加死亡率,与无诱导期低血压的患者相比,死亡率分别为8.6%和13.3%(P

全麻诱导期因物会对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产生严重的抑制,并且会对中枢以及心血管系统产生直接的作用,导致患者的各项自身反射调控作用发生明显的减弱现象,并且短时间内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特别大,同时疾病本身的病理性因素和禁食、禁水、灌肠等术前准备,使得诱导期存在相对或绝对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极易导致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5-6]。故维持全麻诱导过程中循环系统的稳定是麻醉的关键。选择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很好地预防短期内循环系统的剧烈波动。

麻黄素是预防低血压的常用药物,它可直接兴奋α、β受体,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同时可拮抗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等静脉对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且药效温和而持久,对全麻诱导药产生的循环系统抑制起到较好地预防性治疗作用[7-8]。

甲氧明是一种强力的α受体兴奋剂,可激动外周血管的肾上腺受体引起血管收缩,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但其对心肌无兴奋作用,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且可增加冠状动脉和心内膜下血流量,提升灌注压,因此有利于改善心肌缺氧及心脏保护[9]。利用它使血压反射性得以提高,从而使患者的心率减慢,心肌氧耗得以显著的降低,这对心脏的保护以及心肌缺氧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静脉给予适量麻黄碱或甲氧明后,诱导期低血压症状没有明显发生,且患者心率平稳。多年来静脉注射麻黄素一直是纠正麻醉中低血压的有效方法。Ⅰ组资料中,预先给予适量甲氧明,诱导期血压、心率平稳,其机理可能是甲氧明升高血压的同时,还减少心肌氧耗,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及心肌供血的效应[10],说明甲氧明作为心血管活性药物可用于预防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实施全麻患者在诱导期给予适量的甲氧明或麻黄碱均可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并对患者无不良影响,所以可以推荐于临床应用。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鉴于两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适量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玉坤,李云龙,张漆非,等.全身麻醉诱导药伍用麻黄素防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76-77.

[2]刘彦,钟敬泉.心肺脑复苏方法(第7讲)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8):21-24.

[3] Thiele R H,Nemergut E C,Lynch C.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isolated alpha1 adrenergic stimulation[J].Anesthesia & Analgesia,2011,113(2):297-304.

[4]陈序,孙宏颖,刘敬臣.七氟醚和异丙酚在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时应激反应的观察[J].微创医学,2008,3(5):530-531.

[5] Kirkbride D A,Parker J L,Williams G D,et al.Induction of anesthesia in the elderly ambulatory patient: a double-blinded comparison of propofol and sevoflurane[J].Anesthesia & Analgesia,2001,93(5):1185-1187.

[6]王炜,徐志新,李龑.小剂量麻黄素预防丙泊酚诱导期间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7):621-623.

[7] Ezri T,Szmuk P,Warters I L,et al.Changes inonset time of roeuronium in patients pretreatedwith ephedrine and esmololthe role ofcardiacoutput[J].Acta Anaestllesiol Stand,2003,47(2):1067-1072.

[8]段立波,侯远鹏,潘振祥,等.硬膜外应用去氧肾上腺素降低碱化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发生[J].吉林医学,2003,24(5):450-451.

[9] Kee W D N,Lau T K,Khaw K S,et parison of metaraminol and ephedrine infusions for maintaining arterial pressure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for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J].Anesthesiology,2001,95(2):307-313.

[10]衡新华,钟颖,莫志强.预输注负荷量琥珀明胶预防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17(29):497-498.

(收稿日期:2013-06-06) (本文编辑:蔡元元)

上一篇:口腔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下一篇: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