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成:北京银行发力国际业务

时间:2022-10-12 07:09:39

刘志成:北京银行发力国际业务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源泉动力。”北京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刘志成说。随着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明显,未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益将是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中间业务创新是当前金融创新的主角,而国际业务又是中间业务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北京银行在贸易融资、支付结算和担保等业务领域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推动业务规模扩大。就北京银行国际业务话题,我们采访了刘志成总经理。

产品创新是发展基石

近年来,北京银行“信保融资”、“尊贵e保函”、“全球贸易融资服务安排”、“同业代付”等多个创新产品,都是应客户需求,推出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以同业代付产品为例,面对国内外汇资金日渐紧缺形势,通过与海外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利用资金境内外价格差异,在不占用本行资金情况下,采取同业行代为付款方式,满足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融资需求,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在创新过程中,北京银行积极利用境外投资者关系优势,在贸易融资领域展开密切合作,巩固和发展与境外投资者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007年6月,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在京签署了《全球贸易融资服务计划》。IFC作为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利用其对新兴市场的风险的了解,对新兴市场中小银行开立的信用证、保函及其他贸易融资工具提供支付担保,从而降低新兴市场融资风险。北京银行是第一家参与此项目的中资城市商业银行。加入该计划对于拓展北京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贸易融资业务,推动迈入国际市场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创新的同时,北京银行十分重视品牌的树立与培育,将品牌建设作为国际业务长期发展战略。2007年开始,北京银行对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进行梳理,推出“全球财富管理”品牌,以品牌促发展。该品牌核心理念是“凝结中西智慧、聚集全球财富”。首先对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财富管理、信用保证等国际业务产品进行整合,形成4条产品线20余个产品,在此基础上,北京银行今年进一步强化品牌设计理念,推出了“融资360度”、“尊贵e保函”、“e速汇款”、“结算全方位”等子品牌,品牌体系更加完善清晰。

参与国际金融竞争

谈到北京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进程,刘总说,北京银行国际业务发展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他认为,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商业银行在境内开办外汇业务,主要是吸收外汇存款,发放外汇贷款,办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业务;第二阶段,随着商业银行自身实力的增强,提高外币资产比重,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活动,参与国际银团贷款,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展国际金融合作,在国际市场筹资、融资等活动,并且小规模设立境外机构,把服务领域向境外延伸。第三阶段是跨国银行阶段,亦是完全的国际化经营阶段。

1997年11月,北京银行国际业务部正式成立,经过11年的风雨历练,北京银行国际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外汇资产超过15亿美元,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居于领先地位。目前北京银行外汇经营网点众多,外汇业务种类齐全,国际业务系统先进,与境内外700多家银行建立了行关系,网络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网络更趋完善,香港代表处筹备工作逐步展开,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没有人才,什么都谈不上”,刘总说,“国际化经营是北京银行的战略目标,而国际业务部是排头兵”。从2007年开始,北京银行启动了人才双百计划,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懂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交叉型人才,为北京银行国际化发展储备人才。同时,北京银行大力开展国际银行间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竞争,为北京银行国际业务向第三阶段推进奠定基础。

控制风险是永恒话题

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近年来加大了异地收购和开设分行的步伐。投资者认为,这可能会对北京银行的投资价值有提升作用。不过,同时也有投资者担心,一旦中国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阶段,根据以往经验,金融机构的压力变大,不良债务也会增加。对大多数行业来说,主动收缩业务,变积极冒进为防御保守策略,是渡过宏观经济调整期的最佳选择。那么,快速扩张中的北京银行,会不会因宏观经济的转向而受到影响呢?

刘总认为,经济形势并不像媒体渲染的那样悲观。事实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在10%以上。他说,虽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会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但是北京银行上市后,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2007年年报显示,北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20.1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7.47%,远远高于巴塞尔协定8%和4%的要求。同时相比其他银行百分之七八十的存贷比,北京银行的存贷比仅百分之六十左右。

对于银行来说,风险控制,是永恒的话题。“由于涉及到外币,不但要遵守国内制度,还要遵守国外惯例,国际业务操作中如履薄冰。”为此,国际业务部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以规避风险。

对于快速发展中的北京银行,风险和机会无处不在。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也将是对北京银行的一大考验。届时,50多万海外观众来到中国,将产生大量的外币兑换金融服务需求。董事长闫冰竹认为“这是北京发展的有利契机,更是北京银行的难得机遇”。针对奥运期间的外币兑换需求,北京银行国际部“在渠道建设、宣传推广、培训教育、监督检查、应急响应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增加外币兑换网点和外币代兑点、印发宣传折页、开展外币兑换和旅行支票培训、联合开展外币兑换业务检查、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成立总行支援团队、落实奥运期间外币兑换服务要求等等”,刘总说,现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只待奥运召开。

上一篇:“断供门”的反思与意义 下一篇:丑丑:真电影 真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