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校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2 06:43:54

关于职校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提高职校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职校英语教学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职校生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

英语课在职业教育各个专业都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也就是怎样让学生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培养职校生英语口语能力势在必行。

一、职校生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回顾多年的英语教学,面对许多学生不能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的尴尬“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状比比皆是,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会话课有时完全被教师所控制,对话内容多是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不十分熟悉的。教师需要对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方能理解。学生的任务是跟读与背诵,或者模仿对话的内容自己编对话,在这种课上,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思想、信息和感情上的有意义的交流。

现象二:职校生常常感到掌握英语口语困难,数量有限的口语问答以及对短文对话的记忆背诵难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学生对口语有惧怕感,突破不了口语关。

现象三:有的职校生笔试成绩很好,平时课文对话都能流利地背诵下来,可是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得挺不错的,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无法完整、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还有的学生在自由活动时,语言比较流畅,思维敏捷,可是一站起来,当众发言就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综合以上现象,深入分析后,本人认为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理障碍,尽管学生学习了很长时间的英语,但普遍存在“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害怕犯错,缺乏信心,内心焦虑紧张,最终导致“不敢开口”;二是教学方法不得当,学生缺乏操练,特别是根据实际情形的操练,学生在掌握了一些交际用语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若想和别人进行交流,不仅需要大量的机械练习,更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近年来,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但教师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教学环节上的改进,而忽视了学生“学”的环节,从而导致了学生一旦真正与别人进行交流时就无法开口讲英语。

二、培养职校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针对以上的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组织好一堂口语课。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程可能做出不同的安排,但是上好一堂口语课大致都应注意三个方面:课堂气氛、教师的准备和课堂内容。

教室的桌椅如何安排,直接影响课堂气氛,老师站在讲桌后面,面对着全班学生,或者每当学生要发言,就举手,起立,面对老师回答问题,这样上课会给人以正式而冷漠的感觉。口语课应该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最好坐成一个圆圈,老师是班级的一员,和学生坐在一起。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聊天的活跃气氛,罗意耐特说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这种态度应是对所有学生而言的,这种态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对学生的了解是口语课备课的重要因素,这种备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有时是一堂口语课成败的关键。每个学生各有长短,有的语音好,但表达能力差;有的知识面宽,理解力强,但不乐于开口。从个性和特点方面看,有的性格活泼,勇于发言;有的内向,不善于讲话;有的争强好胜,爱与人争辩;有的对自己要求不严,课前缺乏准备;有的胆小爱面子,怕犯错误;有的自我估价过高,不注意练习口语;有的善于动脑,见解较多;有的喜欢不同凡响,不爱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有的机智、幽默,爱用英语开个玩笑……凡此种种,教师都应留意。了解学生的特点对上好一堂口语课十分有利,教师可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长处的机会,使每个学生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应抱以极大的耐心和同情,对学生的弱点要善于诱导,有时甚至宽容。对学困生应多鼓励,对学优生则应严格要求,对大多数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应多给予承认与肯定。就像一个母亲见到自己的孩子进步时由衷地高兴一样。老师若以这种感情与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往往以同样的态度报答老师。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口语课的重要因素,也应该是口语课“备课”的极为重要的部分。

(二)注重课堂口语训练,注意纠错策略。

1.提高课堂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以情感激发兴趣,兴趣与人的情感有密切联系。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要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教师就必须投入情感,以情激趣,以老师的情趣激发学生。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环境,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使师生关系亲密而和谐,形成一种“学而有趣”的教风和学风,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之后用“Excellent!”“Quiet well!”“How clever you are!”等话语鼓励学生,让他们在感情的熏陶和激励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创设情境,寻找有利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话题和内容。

让学生说什么话题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3.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激励机制,根据职校生的年龄和心理生理特点,采取物质性的及精神性的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学生不断地在获得成功的英语学习中尝到甜头,看到自身的潜能与价值,并准备好分层次的英语教学活动,给每个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表现的机会。

4.如何纠正学生口语错误。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和贝特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指出了从错误中学会语言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教师在口语课上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挑错”、“纠正”,并认为这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表现,而事实上,口语课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口语活动,用各种方法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学生的错误要区别对待,在进行机械或半机械练习时,学生犯的基本结构错误应引起重视,避免其泛滥。但是,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不宜过多纠正,在学生说话中间,尤其不宜打断,因为此时交流是首要目的。不断纠正错误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还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因而突破不了语言口头运用这一关。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不能以错误的多少为尺度,而要看学生的全部口语表现,这里既包括语言也包括内容,表达的内容丰富与否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错误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

(三)科学正确的测试方法。

1.随堂测试。

老师就所学内容提出与教材内容相类似的讨论题,以抽签方式决定学生的测试内容,抽签后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作2―3分钟的发言,老师和其他学生就同一主题向考生提出新的问题,或发表简短看法,老师作最后评价。

2.期终测试。

老师就所学内容出题,学生以抽签方式决定测试内容,做十分钟准备,主考人由老师担任,两位一组,就考生发言内容提高交谈。老师打分,作为参考成绩,老师依据学生平时的口语能力以及口语课上的表现,综合考试参考分,最后确定学期口语分。

总之,虽然我们缺乏英语学习的直接环境,但是只要我们注意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就一定能为职校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创建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上一篇:请把英语说出来 下一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