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实践探索及尝试

时间:2022-10-12 04:44:39

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实践探索及尝试

【摘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汇率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内的资金、收益、成本、经营战略、净利润、乃至企业价值的实现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汇率风险对各类型企业,特别是涉及到出口类业务企业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汇率风险逐步发展成为了企业的“新成本”,因此企业有关汇率风险的认识以及规避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首先分析了汇率风险的基本内涵,然后简要分析了汇率风险的主要类型,最后从金融工具应用角度,探讨回避汇率风险的具体方法与策略,望引起重视。

【关键词】金融工具 汇率风险 规避策略

近年来,人民币始终保持着升值的发展趋势。2011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出现新低。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我国本土实体经济受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一些经济实力较弱以及对人民币升值抵抗能力较弱的企业、行业逐渐倒闭与倒退,对市场构成也有不良影响。然而,在今年,2015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2015年8月11日上午,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1136点,下调幅度达1.9%,为历史最大单日降幅。市场一片惊呼,人民币终于贬值了。那么,波动如此剧烈,如何利用呢,尤其对于企业而言?深圳宝兴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是江西铜业集团旗下企业,由深圳江铜南方总公司(55%)、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和香港华高置业有限公司(25%)三方合股组建而成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线、电子线、通讯线、医疗线、汽车线、室内光缆、太阳能电线等项目,客户群体为全球客户,以外销为主,那么,对于,这样的一家外销型出口类企业,如何应用金融工具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与效果?本文在此做一个探讨。

一、汇率风险内涵分析

汇率风险即外汇风险,是指在不同类型的货币相互折算以及兑换过程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无法预见性的变动,而导致相关金融主体的实际收益、实际成本与预期收益、与其成本发生明显差异,进而导致金融主体可能蒙受经济损失。

从对金融工具利用的角度上分析,减少企业汇率风险的主要思路有事前规避和事后规避。其中,事前阶段强调的是对汇率风险的防范,主要对策是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事后阶段则强调对汇率风险的转移,主要对策是应用外汇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交易,例如掉期保值、套期保值等。

二、汇率风险主要类型分析

由于各个国家与地区所使用的货币不尽相同,加之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个国家与地区在货币汇率上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在国际经济往来事项中,有收付结算业务就意味着可能产生汇率风险。对于一个有涉外业务的企业而言,在参与经营活动、预测经营收益的过程当中,都存在不同类型的外汇风险。

根据汇率风险的产生过程,可以将其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以及经济风险三种类型。其中,交易风险是指在使用不同货币进行计价支付交易行为中,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导致经济主体蒙受损失;折算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对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处理中,在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的转换中,因汇率变动导致的经济主体蒙受损失;经济风险则是无法预计的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销售数量、成本、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的经济主体蒙受损失。

根据以上对汇率风险不同类型的分析认为:汇率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汇率具有波动性以及难以预测性的特点。在企业涉外交易业务中,外币需要与本币进行兑换,不同阶段货币的兑换汇率并非完全恒定的,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条件下就会产生一定的汇率风险。若企业未引起重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外汇风险就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三、汇率风险规避策略分析和运用

(一)远期结售汇业务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业务协议,对远期结售汇中的外汇币种、期限、汇率以及具体金额进行约定,要求到期按照协议约定办理结售汇业务。应用远期结售汇业务能够帮助客户有效规避参与出口业务中存在的汇率风险,锁定未来时点的交易成本以及收益,将不确定性转变为确定性。

深圳宝兴是以出口业务为主的公司,主要外汇品种有美元、港币等外币,我公司可对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进行尝试,由于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事先约定将来某一天向银行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的汇率,所以对于宝兴来说,由于未来一段时间收、付外汇业务,可以防范汇率波动风险,锁定汇率风险,确保货币保值,避免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使公司专注于生产经营,现以下例说明:

如2012年10月15日,由于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宝兴公司与**银行**分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公司在2013年03月28日,以约定汇率向该银行卖出美元100万(兑换成人民币)。2012年10月15日,根据某某银行协议的具体约定结汇事项如下:

美元金额 约定汇率 交割日

1,000,000 6.2835 2013-03-28

其中,约定汇率是按照**银行2012年10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价表上的报价列示。

1.合同日。2012年10月15日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账务上不做任何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2012年末,此远期结售汇未到交割日。随着即期汇率、美元、人民币的利率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12月31日,**银行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价表上交割日是2013年03月28日(或者接近日)的远期结汇汇率已经发生变化,成为6.2769,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远期结售汇协议的允价值变动计算过程如下:

由于人民币升值,会计处理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RMB6600元:100*(6.2835-6.2769)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远期外汇合同-公允价值变动 6600

贷:公允价值变动变动损益―远期外汇合同 6600

3.交割日。2013-03-28日,实际交割100万美元,交割约定汇率是6.2835,当日银行实际汇率是6.2001;

上一篇:基于组播的云终端高效升级机制探析 下一篇:编剧李樯:从电影节选手到“金马”评委